APP下载

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1号的选育

2012-02-23

中国蔬菜 2012年10期
关键词:陇薯天水市块茎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 741001)

1 选育过程

天薯11 号是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本所选育的天薯7 号为母本,以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庄薯3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天薯7 号株型直立,株高65~75 cm,花冠白色,块茎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生育期125 d(天)左右。庄薯3号株型直立,株高82.5~95.0 cm,茎绿色,叶片深绿色,花淡蓝紫色,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淡紫色,晚熟,生育期160 d(天)。

2001年杂交并收获实生种子,2002年培育实生苗并从中选出优异单株,编号为天02-3-4;2003年选种圃进行株系选择,2004年参加品种鉴定试验,2005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07~2008年参加了天水市马铃薯区域试验,2009~2010年参加了甘肃省马铃薯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甘肃省生产试验和示范,并进行品质分析和抗病性鉴定。201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定,定名为天薯11 号。截止2011年已经在甘肃天水、陇南、临夏等地示范推广0.37 万hm2。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鉴定和品种比较试验 2004年在本所中梁试验站试验田进行品种鉴定试验,4月20日播种,采用顺序排列,无重复,3 行区,小区面积13.2 m2,挖窝点播。天薯11 号产量为1 752.6 kg·(667 m2)-1,较对照小白花〔1 305.6 kg·(667 m2)-1〕增产34.2 %,居参试30 个品系的第1 位。2005年在本所中梁试验站试验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4月29日播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 行区,小区面积为20 m2,挖窝点播。天薯11 号产量为2 116.4 kg·(667 m2)-1,较对照天薯9 号〔1 550.5 kg·(667 m2)-1〕增产36.5 %,差异极显著,居参试10 个品系的第1 位。

2.1.2 区域试验 2007~2008年参加天水市马铃薯区域试验,共4 个试点,均在4月下旬播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5 行区,小区面积为20 m2,挖窝点播。两年8 个试验点天薯11 号平均产量为1 843.5 kg·(667 m2)-1较对照陇薯7 号〔1 442.4 kg·(667 m2)-1〕增产27.8 %(表1)。

表1 天薯11 号天水市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009~2010年参加甘肃省马铃薯区域试验,共7 个试点,4月中旬~5月上旬播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5 行区,小区面积为20 m2,挖窝点播。天薯11 号两年平均产量为1 502.4 kg·(667 m2)-1,比对照陇薯6号〔914.0 kg·(667 m2)-1〕增产64.4%;有10 个点次比当地品种增产,增产幅度为2.6%~169.3%(表2)。

表2 天薯11 号甘肃省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1.3 生产试验 2011年在渭源县会川镇、安定区青岚乡、临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张川县上磨良种场和秦王川园区进行生产试验。对照均为陇薯6 号(CK1),辅助对照为各试验点主栽品种(CK2)(会川为陇薯3 号、安定为新大坪、临夏为临薯16 号、张川为天薯9 号、秦王川为布尔班克)。采用对比法排列,2 次重复,小区面积不少于150 m2,种植密度和方式同当地大田生产。天薯11 号平均产量为1 484.5 kg·(667 m2)-1,较对照陇薯6 号增产14.4 %,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4.5%~11.9%。

2.2 抗病性

在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的大田自然发病条件下,天薯11 号病毒病、植株环腐病、块茎环腐病、植株晚疫病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天薯9 号,块茎晚疫病病薯率也低于对照天薯9 号(表3)。

2008、2011年在大田自然发病条件下,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田间抗病性调查,天薯11 号高抗晚疫病,中抗马铃薯X 病毒病(PVX),对马铃薯卷叶病毒病(PLRV)表现感病。

通过历年试验及专家田间检测,天薯11 号对晚疫病、环腐病的抗性较对照天薯9 号强。

表3 天薯11 号田间病害调查结果

2.3 品质

2007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测定,天薯11 号块茎干物质含量23.04%,淀粉16.80%,VC 301.11 mg·kg-1,粗蛋白3.24%,还原糖0.248%;对照天薯9 号块茎干物质含量22.30%,淀粉16.05%,VC 214.0 mg·kg-1,粗蛋白2.46%,还原糖0.220%。天薯11 号VC 和粗蛋白含量较高,品质优良,适宜于鲜薯菜用。

3 品种特征特性

天薯11 号为晚熟品种,生育期(出苗至块茎成熟)135 d(天)左右。株高65.0 cm,株型直立,植株繁茂,单株主茎数1~4 个,茎、叶深绿色,花冠淡紫色,花极少,无自交浆果。薯块圆形,黄皮黄肉,芽眼少、浅且紫色。结薯集中,单株块茎数4.8 个,块茎大而整齐,平均单薯质量130 g,大中薯率81.6%。食味佳,耐贮藏。每667 m2产量1 500 kg 以上,适宜甘肃天水、临夏、定西、平凉、陇南等地种植。

猜你喜欢

陇薯天水市块茎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三个好朋友
中晚熟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几个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甘肃省夏河县高寒阴湿区的对比试验
2020 年山旱地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品比试验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庄浪县山旱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