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工技术课程的应用

2012-02-20李锁牢崔慧娟党世宏

装备制造技术 2012年5期
关键词:理实理实一体化一体

李锁牢,崔慧娟,党世宏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

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培养目标上,应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要不断加强课程改革,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与普通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以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在大多数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

1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简介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课堂和车间为一体,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为一体,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一体,让学生有计划地按照教师确定的课题和学习要求,进行专门的理论结合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集“教、学、做”于一体,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是目前职教界公认的高职院校专业课堂教学最佳模式之一。

笔者在多年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中,不断进行“理实一体”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增强,电工职业能力得到提高,职业素养得到培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电工技术“理实一体化”的实施

2.1 教学内容的构建

教学内容的构建,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实施中,我们以企业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电工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技能点为核心,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包含若干任务,“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逻辑顺序,重构和序化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团队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构建了由5大项目,16个任务构成的教学内容。

2.2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要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培养双师型教师。“教授手上要有油”,“教师和师傅一体化”,教师必须既会讲,又会做,既是“理论家”,又是“实践家”,这是职业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学院主要通过“内培外引”来实现,一方面落实导师制、实施“传帮带”,教师下企业和实训室锻炼,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相互听课,互帮互学,共同实施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青年教师外出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聘请企业、行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来任教。

2.3 教学场所的建设

理实一体教学场所建设,是实现理实一体教学的重要保障。要实现实训室与教室的一体化,实训室与车间的一体化。学院建成电工一体化教室2个,学生可以做实验、实训、技能考证等。实训室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实训室按企业工作环境布置,营造企业工作氛围,为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创造条件。

另外,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稳定校外实训基地,以“合作育人,合作培养,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按照资源共享,校企双赢,学生受益的原则,实现校企一体化,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为相关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承担相关企业的电气设备安装以及在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4 学情的分析

学生是我们培养的对象,是教学的产品,也是教学的主体。做好学情分析,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理实一体”教学才能有效实施。课程组通过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形式,理清了学院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状况。目前高职学生的特点是: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差,基础参差不齐,缺乏自信心,单个完成任务的能力差,持久性差,喜欢协作,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学生不喜欢“满堂灌”、“岸上讲游泳”,学生更乐于“教、学、做”一体,应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和深化理论。

2.5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设计是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本课程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将完成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融为一体,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训练融为一体,做到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结合。强调学生如何做,以及如何做的更好,同时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组总结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在上述教学模式的教学团队,对每个项目和每节课都进行了课堂教学设计。

图2是项目——继电接触器电路安装与调试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学、做、评”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对学生进行激励,用学生完成任务获得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任务完成的多样性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教师的作用是精心组织、理论精讲、启发引导、操作示范、思路点拨、巡回指导和有效激励。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权威性转变为交流型、对话型、服务型、顾问型。

图2 “理实一体”课堂教学设计

2.6 成绩评价的改革

建立全面、科学、公平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有效的激励,形成一体化指标体系,采用“平时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结合、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具体指标为:

(1)学习态度和阶段性学习效果(20%);

(2)团队协作(10%);

(3)学生作品(20%);

(4)理论和实训考试(50%)。

3 结束语

理论探究和教学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与高职生的学习特点相适应、能获得满意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德能一体,理实一体,教练一体”,学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综合素养较高。目前,我们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今后将不断反思、总结和凝练,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1]徐建高.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91-92.

[2]陈志明.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体系研究[J].教师,.2011,(14):15-16.

[3]禹禄君.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64-66.

猜你喜欢

理实理实一体化一体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医学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新路径的探讨与实施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同频同向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雄浑豪迈于一体灵秀磅礴熔一炉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