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吊式水轮发电机组整体盘车对转动部分平衡的测定

2012-02-20钟厚德

装备制造技术 2012年5期
关键词:摆度盘车轴线

钟厚德

(南宁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挪威鲍利葛电站原有机组5台,经过改造扩容,增加了2台均由南宁发电设备总厂提供的单机容量为10 MW的发电机组,扩容后该电站总装机容量为95 MW,新增装的这2台发电机为悬吊式结构。

2008年9 月至2009年7月,笔者在原工作单位南宁发电设备总厂曾带领16人组成的专业队伍,承担出口到挪威鲍利葛电站的这2套10 MW水轮发电机组设备的安装工程。在安装过程中,针对1号机组在整体盘车时摆度出现异常的问题,对整个盘车过程的各次摆度记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排查了可能造成影响的部位,根据多年的安装经验,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并给予解决,使得盘车工作进行顺利,摆度亦合乎规范要求。

1 机组盘车的摆度超差问题

机组采取一次性整体盘车,机组联轴后参照GB/T8564-2003《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第9.5.7中条款c)推力轴承刚性盘车,各轴瓦受力应初调均匀,镜板水平偏差应在0.02 mm/m以内,并调整靠近推力头的导轴瓦的单侧间隙,一般为0.03~0.05 mm。

上导轴承为分块瓦共12块,在X、Y方向对称抱4块瓦。为了使4块轴瓦间隙均匀,分别在轴承瓦面与主轴轴承位之间垫上0.05 mm的薄铜片,对称打紧楔子板,并测量锁板到导轴承端面的距离H做好记录,然后松开取出薄铜片,再调整好原记录在案的距离H,用塞规检查各块轴瓦间隙基本都在0.05 mm的范围内。

机组调整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后,在X、Y方向,分别在上导、下导轴承位、联轴法兰、水导轴承位安放百分表监测盘车摆度,以原厂内联轴校摆的8个等分点作为基准(如图1)。

图1 内联轴校摆的8个等分点

启动高压顶起转动部分后,把第一点转到X标位置上。把百分表调对坐标上的点,开始第一次盘车。转动过程中觉得非常沉重,4条推杆用16个人合力来推,第一次盘车数据记录见表1。

根据GB/T8564-2003《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第9.5.7条表33的规定,机组轴线的允许摆度值(双振幅),参照本机组的转速属于250 r/min以下的机组,发电机轴允许的相对摆度为0.03 mm/m;水轮机轴允许的相对摆度为0.05 mm/m;根据摆度允许值,可计算出机组部位的允许值。

从第一次盘车记录的数据来看,1、8、7、6 点,百分表显示出的读数均为正值,而2、3、4、5的数值为负值。从这些数据分布看,总觉得有点异常,觉得这些数据总是一边倒。这轴线不是一条垂直线,象是一条斜线只是绕着抱轴的上导瓦转动而己。而且这些数据还有一个特点,正值由小到大,负值却是由大到小,轴线没有出现折弯点。类似这样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第一次盘车计算出各部位相对摆度数据记录(见表2)

表1 第一次盘车数据记录表 (单位:mm)

表2 相对摆度情况记录表(单位:mm)

从表2看,除了水导轴承位符合中标GB/T8564-2003规定的允许偏差值之外,其各部位都已超出规定范围。再从表1的盘车数据来看,纵使计算的相对摆度符合规定要求,笔者认为轴线也要进一步调整。

其实,目前这条轴线并非是一条垂直的轴线,是一条绕着上导轴承瓦旋转的斜线。见图2所示。

图2 轴线偏摆示意图

2 原因分析

2.1 寻找轴线偏摆原因的思路

出现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应从3个方面考虑:

(1)推力轴承瓦受力不均;

(2)推力头环键槽不垂直或是环键两端面不平行;(3)转动部分不平衡。

2.2 对可能产生轴线偏摆原因的分析

对可能产生轴线偏摆原因分析如下:

(1)推力轴承瓦受力不均的原因,可以排除。如果是受力不均,盘转时每点的数据都会变动,不会出现表1中的数据;

(2)推力头环键槽不垂直,或是环键两端面不平行,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当推力头受力以后,环键槽上端面和环键的上端面就会压平,这样推力头与镜板把合,就会形成一个斜面。盘车转动起来a面总是正值、b面则总是出现负值,上导的测点的数值正好与之相反;

(3)转动部分不平衡,也会出现与上述(2)相似的情形,如果出现的不平衡点在转子上或是在转轮上,都是会产生类似情况。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先用塞规检查推力头的环键槽与环键配合状况,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经检查,推力头上、下端面用0.02 mm塞规插不进,这证明推力头的配合是良好的。

再检查上导轴承瓦的间隙,上导轴承瓦上、下间隙均匀不存在倾斜现象。

各种可能产生偏摆的现象排除后,觉得问题应出在转动部分的平衡上。转轮在厂内已做过静平衡,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应当较小,而转子磁轭是在工地现场叠压,出现不平衡的机率也许就比较大。

2.3 对产生超差原因的确认

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校核转子平衡。因为,刚才检查导轴承瓦的间隙是在静压状况下进行的,现在启动高压顶起液压装置,把转动部分顶起来,让转动部分处于悬浮状态下,再检查上导轴承瓦的间隙。转动部分顶起来后,经过检查4块导瓦,X、Y方向轴上的分布点为第1点和第7点,这个方位的导瓦,上面间隙大,下面间隙小;分布点上的第3和第5点的这两块导瓦恰好相反,上小下大;导瓦上下间隙相差0.02 mm。这样,总算证实了偏差是受磁轭不平衡的影响所致。

3 问题的解决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下一步是要对转子磁轭添加平衡块。其方法有二:一是反复试验,做到平衡为止;二是先计算好应添加平衡块的净质量,一次添加完成。

利用静力平衡条件,计算出两端质量差t,设

两端质量分别为 t1、t2;

两端半径差为1.mm;

两半径分别为 r1、r2;

两端的净质量相等为T=45 000 kg;

转子直径为D=4 700 mm。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t1、t2的值

计算得应该加平衡块的净质量为19.1 kg,添加在分布点的7点和8点之间。

加好了平衡块,重新对各部位进行校核合格后,启动高压顶起液压装置,顶起转动部分。就在转动部分顶起来之时,奇迹发生了,转动部分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却自己滴溜溜地转动了起来。这一奇迹,是笔者多年来从未见到过的,就连刚才一起盘车时推得气喘如牛的外籍人士,看到了也感到有点神奇。

第二次盘车数据记录如表3。

表3 第二次盘车数据记录表

表3的盘车数据来看,无论是上导、下导、主轴法兰及水导各部位,都有了很明显的变化,转子添加了平衡块以后,轴线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转子要求进行动平衡,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监测到镜板的轴向摆度为0.04 mm,按国标GB/T8564-2003的表34镜板允许的轴向摆度属≤0.15 mm系列,故此,轴向摆度符合标准规定要求。再看表4计算出的相对摆度。

表4 相对摆度数据表

从表4分析,机组转动部分的轴线是一条很理想的轴线。因此,当转动部分在高压顶起时,会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自己就转动起来了。这与轴线的垂直和转动部分的平衡,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转动部分在标准及图纸和相关的技术文件里,都强调机组要进行动平衡的必要性。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转动部分进行平衡,是很有必要的。

4 结束语

在水电机组安装当中,发电机转动部分平衡与否,不只是影响在安装过程中盘车轴线找正,更重要是影响到机组的运行。

通过盘车检查上导、下导、水导轴承位的摆度,利用盘车测量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因此,盘车只是测定机组轴线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及寻找原因的一种手段,而正确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保证机组正常运行才是目的。

在机组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都要处理到符合相关规定和满足技术要求,确保机组可靠稳定运行,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和满意。

[1]GB/T8564-2003,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S].

猜你喜欢

摆度盘车轴线
基于MVMD与CMSE的水电机组摆度信号消噪方法
立式泵站盘车连续摆度测量法及分析处理系统开发
复杂建筑群项目的建筑轴线相关性分析
基于摆度规律与CAD相结合的导瓦间隙分配算法研究及应用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
水轮发电机组动不平衡问题分析及处理
大型透平设备盘车装置损坏的分析计算及防范对策
浅谈东汽自动盘车操作装置一般故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