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书的采编配合模式探讨

2012-02-15上海图书馆上海200031

图书馆建设 2012年5期
关键词:编目电子书供应商

陈 颖(上海图书馆 上海 200031)

网络时代,电子书已成为人们阅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读者获取电子书的途径获取却非常有限。一方面,由于电子书盗版猖獗,使互联网上免费的电子书资源成为部分读者的首选,但这种盗版电子书存在内容低俗、不完整、质量低劣等问题,严重影响读者的阅读;另一方面,当前电子书在出版发行方面还不够成熟,致使一部分不是很精通网络的读者无法找到想要阅读的电子书,影响了电子书的普及和发展。与此同时,虽然图书馆拥有大量优质的电子书资源,但是目前在电子书的采购和编目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读者对其的使用。因此,改变现有电子书的采编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电子书的馆藏质量及书目质量成为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电子书采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大图书馆的电子书采购主要以大型电子书库为主,其中比较热门的有方正、超星、读秀、书生等。在电子书的采购的过程中,图书馆一般以维护著作人的合法权益、保证电子书内容的健康和高雅为主要原则,着重考虑电子书数据库的质量和权威性、数据的传输速度、使用的便捷度和信息需求的满足量度等因素[1]。此外,图书馆还要顾及电子书与馆藏纸本书的关系、 成套电子书的完整性、电子书的具体格式等细节要素。因此,相对于纸本书的采购,电子书的采购要求采访人员了解更多的信息,从而做出相对科学的选择。

此外,图书馆在电子书采访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面对海量信息和越来越大的工作量,采访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常常会有所疏漏,造成采购资源的不完整、一些好书的漏选等情况[2]。其次,一些电子书供应商为了追求利润而盲目扩张数量、降低成本,使得电子书的总体质量有所下降,具体表现为电子书的内容选择无原则,有时甚至会出现以广告、宣传册、电话簿等充数的情况。再次,一些电子书在制作过程中被偷工减料,如只见封面不见内容、缺页、清晰度低等[3]。这些问题都会对采访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图书馆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在现有的情况下单凭采访人员的力量显然不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弥补。

2 电子书编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图书馆使用的电子书目录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电子书供应商提供的电子书MARC数据 国内的电子书供应商在出售电子书时一般都会提供相应的书目数据。有些图书馆直接将这些数据转入图书馆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读者可以利用OPAC系统查询数据,如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4]。这种方法虽然减少了编目人员的工作量,却给读者带来了不便——读者在登录图书馆主页后必须再进入电子书借阅的专门平台,才能进行电子书的检索、借阅,不利于一站式检索服务的开展。而且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往往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数据不完整、分类不准确、缺乏规范性等,这也给读者的检索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这样的模式虽然节约了编目成本,但却不利于读者对电子书的使用。

(2)将电子书供应商提供的数据通过相应技术转入图书馆编目系统,并经图书馆编目人员进一步完善后形成较为规范的数据,然后与本馆的MARC数据整合,在同一个数据库内供读者检索[5]。 虽然这种做法工作量较大,但数据的内容经过图书馆编目人员再加工后更加详实,规范程度也大大提高,能满足读者的一站式检索需求,相比之下更值得提倡。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供应商提供的书目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编目人员在编目过程中碰到很多具体问题(如字段的缺失、题名的不统一、特殊字符处理等)必须通过联系供应商才能了解和解决,而编目人员与供应商没有直接的工作联系,因此,这就需要采访人员的配合。

3 电子书采编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对于传统的纸本书,电子书的采访工作和编目工作的关联度更大。这就需要采访人员和编目人员密切配合、增强沟通,形成一套科学的工作模式,以使电子书的采编工作顺利开展。

在采访方面,面对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采访人员更应该博采众长,不仅要了解馆藏需求,更应该取多方面的意见,尤其是编目人员的专业意见,并从中筛选出精华。在具体的工作流程中,电子书购入图书馆后编目人员是其“第一读者”,因此编目人员完全有条件为电子书的采访工作提供帮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编目人员在编目过程中有意识地对电子书在使用上、内容上的不足加以关注时,就能及时发现采访人员无法发现的问题,如滥竽充数、偷工减料等。其次,编目员在编目过程中也能从书的内容及其他方面了解一些出版信息(如与此书相关或类似的图书,该领域内具有权威性的书刊、相关主题的书系、获奖书系等),而采访人员由于在购书前只能接触到相关的书目及介绍,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信息缺失。再次,编目人员在知识面、专业知识等领域有着和采访人员不同的视角,有的编目人员在某一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更关心这一领域的新书、好书,这也可以为采访人员的采购工作提供相应的线索。

在编目方面,虽然电子书供应商提供了相应的书目数据,但并不能够保证其数据质量,这些数据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ISBN不准确、分类不准确、信息不完整等。如果将这样的数据提供给读者,势必会造成读者对图书馆目录系统的质疑。这就需要编目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再加工,并做出必要的补充或更正。而在具体的编目过程中,编目人员对于很多问题无法判断或确定,如对ISBN的确认、对缺失信息的填补等,这就需要供应商提供具体的信息。同时,对于如特殊符号格式、特殊字段提供等可统一处理的问题,也需要供应商在提供书目数据时统一修改、完善。上述问题都需要采访人员向供应商提出并协商解决。采访人员和供应商有着较为密切的工作联系,并且采访人员作为专业人员了解编目工作的专业知识,因此由采访人员与供应商协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可行的。

4 电子书采编配合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采访工作中的采编配合模式 图书馆可以通过设立“信息交流平台”、建立编目人员荐书机制和定期召开采编沟通会等具体措施来实现采编工作的相互配合。首先,在图书馆内部系统建立相应的“信息交流平台”,由编目人员将一些有价值的出版信息、推荐的图书及编目过程中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通过平台及时反映给采访人员;采访人员在采访过程中定期查看平台上的内容,并对应这些信息及时检查自己的工作,找出遗漏,从而保证电子书采购的完整性和馆藏电子书的质量。其次,荐书机制由编目人员自报熟悉的专业领域,定期向采访人员提供相应信息,以使馆藏电子书更加专业、精深。最后,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不确定的、新出现的情况,图书馆及时召开采编信息沟通会,通过集中讨论来确定解决方案。该模式不仅为电子书的质量把关,而且为电子书资源建设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2)编目工作中的采编配合模式 电子书编目中出现的问题可分为个别问题和集中问题两大类。个别问题就是与具体的一条或几条数据有关的问题,如所编书目中有一条或几条数据的ISBN不完整;集中问题则是绝大多数数据共同存在的问题,如数据无版本项。对于需要个别解决的问题,编目人员可以及时记录碰到的问题,定期汇总,然后通过平台反映给采访人员,由采访人员及时查看后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再将信息通过平台传递至编目人员,最后由编目人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可以集中解决的问题,编目人员可以在整体考察电子书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后,根据相关编目标准确定整体修改方案,并就此与采访人员进行沟通,然后由采访人员与电子书供应商进行沟通并根据修改方案达成相应协定,同时要求电子书供应商承诺以后提供的数据也必须依据要求,以确保电子书供应商提供的基础数据的质量。例如,有的电子书供应商提供的数据只包括题名、著者、年代等简单信息,采访人员可请编目人员给出图书馆对电子书著录需要的基本要素,进而对供应商提出相应要求,以获得质量相对较高的书目数据,保证馆藏电子书目录规范、准确、完整,进而更加符合读者检索需求。

5 结 语

电子书资源已成为网络时代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让电子书资源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取决于电子书资源的建设和服务质量,其中电子书的采访与编目是基础。现代电子技术和网络使这两项工作在具体实践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网络时代电子书的采访和编目工作必须紧密配合,共同提高图书馆电子书资源的利用率,吸引更多读者回归图书馆。

[1]郑 建. 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初探[G]//2010年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南京:中国图书馆学会资源建设与共享专业委员会, 2010:172-174.

[2]段 俊. 新形势下建立图书馆采访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思考[G]//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趋势与对策:第三届全国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09:245-249.

[3]吴云珊. 高校图书馆国内电子书采购风险与对策[J]. 图书馆论坛,2011(2):91-94.

[4]贾延霞, 杨 慧. 中文电子图书的OPAC揭示与利用[J]. 图书馆杂志, 2011(3):32-34.

[5]巩林立. 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与OPAC系统整合初探[J]. 图书馆杂志, 2005(10):44-46.

猜你喜欢

编目电子书供应商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谈谈电子书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打造自己的电子书架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问题探讨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
电子书 等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