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对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治意义

2012-02-15聂潘荣林本福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败血症降钙素白细胞

聂潘荣 周 群 林本福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儿科,云南保山 678000

新生儿感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重症感染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因此早期诊断,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尚缺乏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常用的WBC计数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血培养虽为诊断败血症等严重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时间长,阳性率较低易污染,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一些新的感染标志物如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受到了临床学者的关注[1],本研究选取PCT为检测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指标,诊断新生儿感染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2月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治疗的92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按照出院诊断的感染程度分为重症感染组(37例)和局部感染组(55例),选取同期30例非感染性住院治疗的新生儿为对照组。

1.2 分组标准

重症感染组包括败血症22例,化脓性脑膜炎5例,重症细菌性肺炎10例,败血症诊断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为参考;局部感染组为无全身症状的局部感染,包括普通性肺炎25例,尿路感染7例,脐部炎症18例,肠炎5例;对照组排除各种感染,其中缺氧性脑病7例,高胆红素血症10例,早产儿6例,新生儿糖尿病或因妊高症等高危因素治疗的新生儿7例。

1.3 检测方法

新生儿在接受相应治疗前抽血,检测血常规、PCT,进行血培养。使用PCT检测试剂盒,采用血清半定量固相免疫检测,分为4个等级,>0.5 ng/mL认为PCT阳性。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3组新生儿相关数据均由SPSS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 ± 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新生儿一般情况比较

经统计分析,3组新生儿的实验数据来自正态总体,分析3组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3组新生儿治疗前WBC、CRP、PCT的检测情况比较

重症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比较发现,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PCT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WBC、P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PCT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3组新生儿治疗前WBC、PCT的检测情况比较(x ± s)

2.3 3组新生儿治疗前PCT阳性及分级情况比较

重症感染组新生儿中34例(91.9%)PCT阳性,局部感染组为31例(56.4%),对照组为3例(10.0%)。PCT分级的组间比较发现,重症感染组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及对照组,而局部感染组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新生儿治疗前PCT分级情况比较

3 讨论

PCT在体内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表达水平极低,但严重细菌感染尤其是败血症时,PCT表达水平会明显升高[2]。其特点为随感染进展持续高水平表达,感染控制后才缓慢下降。近年来国外学者将PCT监测应用于临床重症感染,作为诊断早期感染的新指标。

WBC计数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但是新生儿常会出现生理性粒细胞增多现象[3],其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并不理想。本次研究也发现,严重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白细胞计数的差异并不明显,分析原因在于严重细菌感染时,部分新生儿处于中毒性休克情况,其白细胞计数常常降低。另外严重的围产期并发症,如新生儿窒息、急性溶血性疾病、应激等状态都会导致白细胞计数变化。本研究还发现在对照组中有4例溶血性疾病新生儿白细胞数升高,但经血培养等检查后,并无感染征象。

本次研究中,重症感染组PCT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与其他学者临床观察的结论一致。感染新生儿PCT表达水平一般会升高,但局部感染时其升高并不明显,不超过2 ng/mL;而在重症感染情况下,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PCT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绝大多数超过2 ng/m L,甚至大于10 ng/m L,与临床诊断高度相关[4]。本次研究中PCT高表达的新生儿部分出现多器官损伤,全身炎症反应及体征明显。与WBC计数不同,全身重症细菌感染时,PCT水平升高尤为明显,作为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学者将PCT、CRP和白细胞计数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显示PCT的检测比CRP和白细胞计数的更具有诊断及判断病情程度的价值。本研究结果也发现,PCT是新生儿敏感的细菌感染标志物,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同,血清PCT水平升高程度也不同,重症感染组中25例(67.6%)新生儿的PCT处于2~10 ng/mL,3例(8.1%)超过10 ng/mL,而局部感染组29例(52.7%)为0.5~2.0 ng/mL,2例(3.6%)为2~10 ng/mL。相对于WBC计数受影响较多,PCT具有更好的诊断指导意义,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检测,区别是否为重症感染,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1] 任艳丽,杨长仪,陈涵强.降钙素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6):335-338.

[2] 郭靓,王占科.降钙素原生化特征及其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4):217-219.

[3] 李宝青,陈晓晴.儿童早期感染性疾病中低C反应蛋白合并高白细胞计数的原因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8):2571-2572.

[4] 冯亚群,胡祥华,梁亚勇.联合检测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1582-1584.

猜你喜欢

败血症降钙素白细胞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白细胞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热患者中的鉴别意义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降钙素原在脓毒症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降钙素原早期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