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条件的家庭还是首选洋奶粉

2012-02-11李开周

文史博览·文史 2012年11期
关键词:奶农乳粉石灰

李开周

近些年来,食品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牛奶行业,屡屡爆出质量丑闻。而在民国时期,奸商昧着良心制造“毒牛奶”赚钱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民国时候,条件稍好的家庭,都习惯用牛奶和奶粉给宝宝补充营养。只不过,那时候不叫奶粉,叫“代乳粉”或者“乳粉”,也有叫“母味粉”的。叫法跟现在不一样,成分是差不多的,质量也像现在一样,经常遭遇信誉危机。

据一个名叫加藤镰三郎的日本留學生说,民国北京的奶茶铺(牛奶配送站),没有一家不往牛奶里面兑水的,你想喝到真正靠谱的鲜牛奶,除非去奶农家里,而且还得亲眼看着奶农挤奶,因为奶农也往里面兑水,一斤牛奶当一斤半卖。

1934年7月18日的《宁波大报》副刊上登了一个笑话,说当地一个牛奶站的老板跟孩子对话,孩子说:“爸爸,你是不是把水掺到牛奶里了?”爸爸矢口否认。孩子坚持道:“刚才我亲眼看见了!”爸爸说:“傻孩子,我没有把水掺到牛奶里,我只是把牛奶掺进了水里。”

坦白说,兑水不算什么大问题,小孩子消化系统还不健全,喝了百分百的全脂牛奶很容易闹肚子,奶农和商人们往里面兑点儿水,等于做了稀释,只要那水是干净的,就不会出问题。可问题是,他们不光兑水,还兑别的东西。

民国时收购牛奶的机构还没学会检测氮元素,当时主要是靠目测,以及用鼻子闻。一般新鲜的、没有兑水的牛奶,都比较稠,不结块儿,也没有异味儿;于是奶农就往牛奶里兑豆浆,兑米汤,兑碱面儿,甚至兑刷墙用的石灰膏。碱面儿可以去除过期牛奶的异味儿,而石灰膏、米汤、豆浆什么的,则可以改善掺水牛奶的色泽和黏稠度。

奶茶铺的老板也睁只眼闭只眼,因为他们也卖过期牛奶,也往牛奶里兑水,即使奶农不放碱面儿和石灰膏,奶茶铺也会放的。

既然牛奶里面兑了这么多不靠谱的东西,那么最后加工出来的奶粉肯定也不会多么靠谱。看一下价格就知道,1925年10月5日广州《民国日报》第八版有“生隆昌”牌奶粉的标价,每斤只卖毫洋(民国前期广东通行的货币,比大洋购买力稍低)5分,而当时广州城内每斤面粉就卖到毫洋6分,奶粉比面粉还便宜,要说那是优质牛奶做的,谁都不信。

1934年3月,上海天一味母厂生产的天一牌奶粉上市,打出的广告是“卫生消毒乳粉”,意思是这个牌子的奶粉是干净无毒的,可以放心食用。有记者给这个广告加了一逗号:“卫生消,毒乳粉”。天一味母厂的经理大怒,以“诽谤国货”的罪名把记者告上法庭,记者反驳说:“国货乳粉有无毒的吗?”

这个记者一竿子扫尽所有国产奶粉,未免太偏激了些,但在民国人的心目中,洋奶粉比国产奶粉可靠一些,这是事实。只是洋奶粉的价格很高,像美国的克宁乳粉,在上海卖到8角大洋一盒。一盒是12两装,不到一斤(当时一斤是16两),比国产奶粉“生隆昌”贵了将近20倍!

贵是贵,有条件的家庭还是会首选克宁乳粉,那时候人家在中国打出的广告是:“到埠之后亦不拆包。”意思是原产原装,国内奸商没有投毒的机会。

(责任编辑/叶 筱)

(电子邮箱:wind.0116@163.com)

猜你喜欢

奶农乳粉石灰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抗议
石灰吟
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安全 加强监管少不了
喷奶粉
“史上最严”奶粉新政来了
乳粉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石灰土基层中投标及施工的石灰材料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