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活生生的历史扑面而来

2012-02-11亚闻

文史博览·文史 2012年11期
关键词:史迪威活生生远征军

亚闻

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曾说:“如果我能够向世界证明,中国士兵可以与任何盟国军队士兵相媲美,我将含笑离开人世。”

1944年,卫立煌将军统领中国远征军与美军顾问团并肩作战,渡过怒江,将日本军队驱逐出滇西,最终与缅甸的中国驻印军会师,重新开通了中国后勤补给运输线——滇缅公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滇缅反攻的战役中,中国将士们的非凡表现印证了史迪威将军对他们的信心。这场胜利确实值得大书一笔。

同时值得大书一笔的还有一支鲜为人知的部队,即美国通信兵第164照相连。他们用特殊的方式记录了这场战役,用照相机镜头将远征军战事定格成了23000幅照片。镜头里中国年轻将士的身影,血气方刚的脸庞,冲锋号吹响后的呼啸冲杀……让人感到震撼而难以平静。

影像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是任何文字与回忆都无法替代的。美国人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不仅组建专门的兵种来做这件事,而且1934年,罗斯福总统下令建立美国国家档案馆。这是负责收存所有美国官方历史纪录的政府独立机构,一直安静而忠实地记录着历史。

美国照相兵的专业态度和工作态度让人敬佩。美国战地记者卡帕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还不够近。每一位照相兵都够近了,想一想他们拍摄时的环境,有时一张照片上能同时看到近距离互相对射的敌我双方。当今天的中国人看到这些照片时,完全想象不到他们所经历的艰难险阻,甚至是死亡的考验。

这批沉睡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多年的照片,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们现在了解远征军抗日的唯一影像资料。照片还原了一个嗅得到硝烟、触得到军人体温的战争场面,无数的视觉细节重建使人零距离地目睹到近70年前的战争,为今天研究历史的人们提供了最翔实、最鲜活的文本,也成为一个国家为之保存的记忆。

在历史的长河里,抗敌父輩们是几粒不起眼的沙子,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刻,用自己的身躯筑建了一道大坝,使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没有灭亡。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抗战死士,是死过两次的。第一次死掉的是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另一次则是在所有人心里他们本应用生命换得的永生和记忆。

记忆没有了,他们的生命将是白白付出。

近百年来,我们的国家需要完整、真实地留存下记忆的,又何止于抗日战争。当活生生的历史扑面而来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猜你喜欢

史迪威活生生远征军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徐思平的两次演讲对知识青年参加远征军的影响
关于史迪威及其史迪威公路
盘“活”语文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要让学生在“活生生”的情境中“秀”自己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讨
制造出来的“史迪威神话”
中国远征军
无聊,跟Siri聊天
老兵还原中国远征军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