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1/4决赛失利因素探讨

2012-02-08朱俊民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主攻木村日本队

朱俊民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中国女排由于过去的卓越成绩,深受国人尊敬和关注。第30届伦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国和日本女排激战5局,决胜局以16比18输了最后1分,最终总比分2比3失利,输给了两年来从未在大赛中输过的日本队,12年来首次无缘奥运会四强。纵观整个比赛,可以说中国女排的表现尚可,只是关键赛点没有把握住,令人惋惜和痛心。总结失利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中国女排今后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本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与趋势。

录像观察法:通过比赛录像观察、记录比赛的过程和技术统计数据。

数理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效果分析研究。

分析比较法:对所记录的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对手比较得出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1.中日两国运动员身体条件、素质条件指标比较

表1 中日两国运动员平均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比较表

从身体条件和素质条件指标看,中国队的平均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均有绝对的优势。尤其中国队的两个主攻身高都在1.9米左右,而日本的两个主攻江火田幸子1.76米、木村纱织1.85米,日本队的两个指标明显处于劣势。

2.从表2两队的比分来看,双方战满五局,均以2分的分差决出胜负,可以说是势均力敌,全场比赛日本女排共得到117分,中国女排得到115分。两队在激战五局后中国队把握战机能力稍差,以2∶3惜败无缘四强。

表2 五局比赛比分情况表

3.技术统计附表1显示,发球直接得分两队相当,日本队比中国队多两个失误。但是中国女排的发球质量没有日本队高。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队发了26个飘球,日本队只有3个,发球质量不高,不能起到破坏对手一传、限制对手一攻的作用,使得日本队的一攻成功率非常高,日本队一传到位率是80%,而中国队一传到位率是60%。相比之下,日本队则敢于拼发球,其发球限制了中国女排的一传。发球没有威胁一直是本届中国女排的一大软肋。纵观整场比赛,中国女排在一传受限、快攻打不起来的情况下,更多地只能打4号位主攻这一点。此役主攻手惠若琪斩获26分、王一梅赢得22分,而两大副攻杨菁和徐云丽联手不过得到22分,接应张磊也只有10分进账,副攻、接应无发挥。相比之下,日本队则打得更为全面,其中主攻手木村纱织和江火田幸子均获得33分,成为日本队取胜比赛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二人的身高均不优越。

表3 发球技术应用统计表

4.进攻与防反效果分析

扣球方面(见附表1)得分相同,扣球失误中国比日本多三分。中国队球打得不够巧,虽然球下去感觉也很重,但是打不乱她们。拦网方面日本比中国多得一分,拥有绝对的身高优势,但她们却没有在网上架起一条拦防的长城。以往,中国队对日本队的比赛都是赢在拦网上,拦网得分每每高出日本队10多分,常常是活活将日本队拦死。然而,此情不见,拦网不力,让木村纱织、江火田幸子频频得手,远远高出中国队员的得分。本场比赛中国的发球和拦网的长处被抑制了,而日本快速的防反给中国队很大的压力。

5.教练、运动员对比赛的控制

(1)日本教练对比赛的控制

中、日之役,双方赛前都做了认真准备,但从比赛过程观察,日本队的准备显得针对性更强、实际效果更佳。在整场比赛中,日本队几乎每次发球都有针对性,其重点就是避开中国队的自由人张娴找接应队员张磊、或者曾春蕾。这样既可以牵制中国队的跑动进攻,也抓住了对手相对薄弱的一传环节。该队这样的策略贯彻得非常坚决。

(2)中国教练对比赛的控制

中国队也知道必须拼发球,但全队并不是很统一,因为怕失误,比赛中发飘球偏多。日本队和中国队一样,也是由一名主攻、自由人和接应主接一传。这场中日之争,对手接应一传到位率非常高,中国队球员还是一味地发球给她,正中对手下怀。因为一传有保证,日本队进攻的快节奏得以充分发挥,中国队的拦网很难奏效。而且日本队的进攻策略有所变化,就是即使一传到位,也多由两名主攻木村纱织、江火田幸子实施突击。她俩打得很快、很坚决,进攻点也比较多,而且越打越有信心,对此中国队场上队员显得不适应,教练组也一直未找到对策,以致于木村纱织、江火田幸子进攻分别拿下31分、32分,两者此项得分占到本队的77%。一场比赛中,一支队伍的两名主攻扣球得分都超30分,这在国际比赛中也十分罕见。

教练在布阵上也有问题,保守思想,不敢用新人。王一梅是很好的运动员,但她有伤跳不太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前面的比赛证明楚金玲可以替代她。

中国队用接应和主攻接一传,是落后时代的打法,接应接一传,首先导致全队二号位网上实力和后排进攻实力下降,接应接一传的这套体系,还影响了主攻四号位平拉开和六号位后三的速度,因为主攻位置上常常会被放上一个强攻手。在当今排坛,四号位强攻的成功率明显不如二号位,中国女排始终在走违背排球发展方向的道路。

(3)运动员对比赛的控制

中国队没有核心队员,每一局都是2分胜负,比的就是关键球,关键球看核心队员。中国队没有人能像木村纱织那样从前排打到后排,进攻、一传样样精通,双方核心队员的差距决定了这2分胜负的结果。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从雅典奥运会的金牌到北京奥运会的铜牌再到今天无缘四强,中国女排实力在下滑。而日本女排在真锅政义的带领下,打法上没有放弃自身原有的特点,依然重视防守、小球串联技术,速度上也坚持贯彻亚洲球队的快变为主的战术特点,两年来败在日本队手下的球队不断增加,日本队水平在迅速上升。

2.中国队发球质量低于日本队,日本队一传到位率高于中国队。日本队针对中国队的弱点拼发球,突破中国队的一传战术很成功。

3.中国队缺少核心队员对关键球的把握,进攻缺少方法,拦网长处没有发挥出来。

4.中国队教练临场布置保守,宁用有伤的主力而不敢用第二阵容,比赛出现问题时,没有清晰的思路加以解决。

(二)建议

1.跳发大力球是当今的主流技术,中国女排应加强发球攻击性的训练,保证发球的质量,减轻防守的压力。

2.提高一传的到位率,发挥网上的高度优势和集体拦网配合。

3.高快结合、灵活多变是中国女排的传统,中国女排在战术配合和使用上应以快速多变为核心,同时加强后排进攻能力的训练。

[1]钟贵钦,焦峪平.从第29届奥运会女排赛单项技术统计分析看中国女排的优势与差距[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1).

[2]刘买如,葛超.2006年世锦赛中国女排技术统计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

[3]冯金玲,赵宝椿,2010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队与前3名球队技术统计的比较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1,(3).

[4]张文革.2006-2007全国女排联赛决赛的思考——论提高女排防守水平的策略[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2).

附表1 两队比赛的技术统计表

猜你喜欢

主攻木村日本队
主攻奇异印花衣橱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一场比赛
江苏“聚焦富民”大打城乡居民增收主攻仗
明确主攻 补齐短板
《台声》画坊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队与日本队攻防竞技能力的比较研究
四省试点 主攻方向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