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资入股金融的成功标杆

2012-01-31谢智华孙玲

中国报道 2012年7期
关键词:中国民生银行民生银行事业部

谢智华 孙玲

民资入股金融的成功标杆

谢智华 孙玲

作为中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以客户需求为主导,不断创新商业运行模式,实现稳固的内涵式发展。

从 2008年6月开始关注小微企业,到2009年2月首度进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国民生银行在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领域从微不足道做到全球最大,仅仅用了不到3年时间。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敏锐的商业感觉、准确的战略定位和持续的创新理念。

2009年到2011年,中国民生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53.4%、45.25%、58.81%,名列中国银行业前茅。董文标说,“民生银行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并不是建立在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增长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资产回报和资本回报水平稳步提高的内涵式增长基础之上。”

5月26日,银监会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强调要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民间资本投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和稳步发展。

作为中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目前拥有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主要股东,无疑是民间资本入股金融行业的一个成功标杆。

既雪中送炭,也锦上添花

在此次银监会印发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落实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措施,根据民间投资的特点,积极开展融资模式、服务手段和产品创新,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得中国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快速发展,到2010年8月末,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贷款余额就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在中国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一直被认为是“高信用风险、高人工成本”的业务。20世纪80年代,中国各大国有银行给小商户贷款遭遇巨额不良贷款的惨痛经历,让银行业都不愿再涉足这一领域。

2008年6月,“5·12”大地震之后不久,董文标来到四川成都视察分行的业务开展状况。他发现,在一家装修得很好的支行网点前,冷冷清清,客户稀少,而在这家支行对面的一个商品批发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多年来的商业感觉告诉董文标,这样的市场一定有银行的商机,这样的小商户一定可以成为银行的客户。他马上安排中国民生银行副行长毛晓峰快速启动小微企业的调研工作。经过半年多的调研和准备,2009年2月20日,中国民生银行开始全面推出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同年,中国民生银行确定了“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的战略定位,把小微企业作为三大核心客户群体之一。

要成功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首先要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高信用风险、高人工成本”的传统难题。中国民生银行的办法是设计出一套全新的商业模式来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规划先行、批量营销、标准作业”的方式,实现零售业务批发做来降低人工成本,依据“大数定律”原则来确定贷款的违约概率,依据“价格覆盖风险”原则来确定贷款的价格水平。同时,中国民生银行开发了联保、互保等十多种担保方式来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减少对抵押品的依赖,改变了过去小微企业因为缺少抵押品而不能获得贷款的状况。

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得中国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快速发展,到2010年8月末,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贷款余额就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2010年下半年,中国的金融市场环境出现了较大变化。中国人民银行收紧货币供应,银监会也开始加强对银行存贷比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加大了银行的存款压力和资本压力。与此同时,多家股份制银行也看到了中国民生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的成功,纷纷进军这一领域,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竞争变得十分激烈。

面对市场环境和经营环境出现的重大变化,2010年10月,董文标再次创新,提出中国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要进行升级,要从单纯的小微企业贷款扩展到涵盖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结算和小微企业主家庭财富管理的小微企业全面金融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2011年6月27日,在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之际,中国民生银行推出了小微金融服务提升版2.0,在进一步丰富小微企业贷款产品的同时,推出了多项小微企业结算和财富管理的产品。到2011年年末,中国民生银行小微企业客户已经达到40多万户,其中贷款客户只有不到15万户,不少小微企业的流动资金通过结算沉淀为银行存款,减轻了民生银行的存款压力。

2011年年末,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先后批准中国民生银行发行500亿元人民币的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以缓解资本金压力和存贷比压力,这是获批的最大规模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

2011年6月27日,民生银行举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新闻发布会。

以客户需求为主导调整银行内部机构

事业部是国际先进银行普遍采取的组织模式,如何在中国银行业落地,一直是重大课题。国内各银行都认识到了事业部改革的紧迫性,但是由于缺乏改革的经验和基础工作,轻易不敢尝试。在董文标看来,“民生银行之前的增长是粗放型的、外延式的,并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时代全面到来的挑战,是‘空中楼阁’,没有坚实的基础”,事业部制是银行业未来的必由之路。

早在2006年,中国民生银行就对公司的销售架构进行了重组,完成了公司业务的集中经营,最终把246个支行的公司业务上收到分行的176个行业金融部,支行不再从事公司金融业务。这场改革曾在中国民生银行内部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业务集中经营模式的成功,让董文标有信心酝酿更大的改革。2007年7月,中国民生银行正式决定全面启动公司业务事业部制改革,成为中国银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

董文标提出,对公司业务的主要产品线和行业线实施准事业部制度,迅速做大做强主要的利润增长点,促进全行业务转型和协调发展。2007年9月,贸易金融部、金融市场部、投资银行部和工商企业金融部首批四家事业部挂牌成立。2008年初,地产、能源、交通和冶金四家行业金融事业部挂牌成立。

四家行业金融事业部从分行划走了将近40%的资产,把高风险的业务由“支行—分行—总行”三级经营、三级管理的体制变为事业部一级经营、一级管理。原来是分行的成熟业务、优秀员工要被事业部划走,这是一次重大的利益调整,难度可想而知。

实践证明,中国民生银行的选择是正确的。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海啸突如其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民生银行公司事业部专业经营的市场领域,包括房地产、钢铁、有色、煤炭、电力、汽车等,都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国内银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

“如果我们没有提前进行这种改革,不对这些高风险业务进行集中管理,还把这些风险分散在分行、支行和客户经理手里,你们想想在这场金融风暴中会有多大的隐患?”董文标说。

事业部改革,如何让客户更直接地受益?董文标举了个例子,“过去银行把任务层层分解,块块推动。客户贷款需要层层上报,一笔贷款至少要花一个多月。事业部改革后,例如房地产贷款,假设地产部对几百家房产商进行调查摸底后,评定只有30家符合民生银行的贷款条件,如果不是这30家中的来贷款,就可以快速拒绝;如果可以贷,一个星期左右就会办好,效率非常高。同时,地产部也会为客户提供很多专业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

董文标访谈录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

中国报道:中国民生银行的战略定位是“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这个定位是如何确定的?

董文标:2009年下半年,民生银行修订了五年发展纲要,确定民生银行要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

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就是支持中国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

最近几年,民生银行一直致力于推进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其中,80%以上的新增贷款都是面向民营企业。

做小微企业的银行,这是因为小微企业这个群体贷款难,但是让这个群体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非常必要。我们研究出一个商业模式,通过分行转型,专门做这一块的业务。经过3年多的实践,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客户达到60多万,累计贷款6000多亿元,户均贷款170万元左右,不良贷款率仅千分之一点多。这些小微企业的65%都属于服务业,还有35%左右属于产业链上的加工企业。

目前,民生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已经做出了品牌。

做高端客户的银行,是基于民生银行的自身条件。民生银行成立只有16年的时间,分支机构还不太多,因此必须想办法通过高端客户来提升民生银行的价值。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培养出了很多富人,所以,高端客户的市场非常大,我们正在逐步地把这些富人聚集起来,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中国报道:有专家提出现在银行赚钱太容易,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董文标:银行赚钱主要是靠规模的扩张。中国现在有110万亿的金融资产,利润只有1万多亿,利润率只有1%,任何行业的利润率应该都比银行高。

为什么说银行赚钱?在国家的投资规模较大的时候,银行加速了贷款配套,在这个规模下,银行确实是比较赚钱的。但是,看银行是否赚钱不能只看到一个点,而要看到整个区间。一旦不良资产显现,银行就不赚钱了。

目前,中国的存贷款利差在2%~3%之间,在国际范围内处于中低水平,在金砖五国中则是最低的。

中国报道:和国有银行相比,民营股份制银行在发展中是否面临不平等的环境?

董文标:现在基本上都差不多了,主要还是渠道问题,渠道很值钱。国有银行的渠道庞大,我们的渠道非常少。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我们想扩大网点规模很困难,在这些方面没有办法跟国有银行比。但是,民生银行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就是做特色银行,做效益银行。

中国报道:有人说中国经济的未来既不是国有经济的天下,也不是私有经济的天下,而是股份制的天下。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董文标:股份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越发展,就会要求公司治理结构越透明、公开、公平,所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公司将是市场深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大多数股份制公司都在强化和提升治理结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这些东西会更好、更完美。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报道:目前,对利率市场化的呼声很强烈。您怎么看待利率市场化?

董文标:利率市场化以后,我认为真正麻烦的是企业。利率市场化以后,资金在短期内会成为紧缺产品,银行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利差会更大,银行会赚更多钱。

中国报道:中国民生银行是我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些年的发展中,有哪些值得同行业借鉴的地方?

董文标:民生银行做得最好的方面就是持续的制度创新,比如事业部改革、分行的转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现在,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客户已经做到60多万户,我的预期目标是要做到100万户。分行打基础,事业部做楼阁,基础强大后,楼阁落到基础上,就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银行要有社会责任感,不仅要锦上添花,还要雪中送炭。

(实习记者徐豪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孙玲

猜你喜欢

中国民生银行民生银行事业部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徐工道路机械事业部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史玉柱回归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西安分行获评“厂务公开职代会五星级单位”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安装事业部运用MagiCAD深入实践BIM技术应用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