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全麻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2012-01-29于冬梅王志

中外医疗 2012年7期
关键词:入室麻醉学泵入

于冬梅 王志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 沈阳 110101)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在临床中开展广泛。以前该手术常用芬太尼和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我们将新型的超短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泵入用于此类的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行小肠疝气,鞘膜积液手术的患儿50例ASAI或II级,年龄1~4岁,其中体重8~20kg,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和(F)组,每组25例,所有患儿无心血管系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正常,Hb>100g/L。

1.2 麻醉与监测

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1~0.02mg/kg。入室前患儿已全部开放静脉。入室后建立EcG、Bp、HR、SPO2等监测。面罩吸氧,诱导时均给芬太尼2~4ug/kg,丙泊酚2~2.5mg/kg,罗库溴铵0.6mg/kg。气管插入后经妥善固定后,接Drger麻醉机控制呼吸,PetCO2VT8-10mL/kg,R15~20次/min,控制气道压<30cmH2O,PetCO2在30~35mmHg。R组丙泊酚10~20mL/h,复合瑞芬太尼0.05~0.1ug/kg·min持续泵入维持麻醉;F组吸入1%~2%异氟醚,并间断给予芬太尼维持麻醉。根据手术时间长短,追加半量罗库溴铵。F组手术结束前30min不再追加芬太尼,前15min停止吸入异氟醚;R组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泵入丙泊酚,手术结束时停止泵入瑞芬太尼。拔管指征:自主睁眼或呼之睁眼,自主呼吸VT6~8mL/kg;睫毛,吞咽反射恢复;带管观察5min以上;SPO2>95%。拔管前吸净口腔和气管内分泌物。记录入室时(TO)气管插管后即刻(T1)切皮(T2)气腹时(T3))术中时(T4),拔除气管导管时(T5)的呼吸和循环指标,记录停药至拔管时的时间,观察拔管时有无喉痉挛,拔管后有无呼吸抑制,躁动及呕吐等,术后随访有无明显疼痛。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F和R的血流动力学在入室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T1-T5)各时点,HR,SBP,DBP明显高于R组,(P<0.05)(表1),与F组拔管时间[(10±2)min]比较,R组明显缩短[(5±2)min。F组发生呼吸抑制5例,喉痉挛1例,呕吐6例。R组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喉痉挛,呕吐。苏醒期躁动R组(5例)和F组(4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疼痛发生率R组(9例)明显高于F组(2例)。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时手术持续短,要求麻醉具有较好的可控性。瑞芬太尼起效快,镇痛强,体内无蓄积,消除半衰期短,不论静脉输注时间多长,其血浆半衰期4min以内,而且与年龄无关。而且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中,瑞芬太尼消除更快[1]不仅有利于血流动力学调控,而且有利于术毕从麻醉中苏醒。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具有协同作用[2~3]考虑到患儿的清醒时间将随丙泊酚的输注而延长,而瑞芬太尼的停止输注半衰期3~5min,不随输注时间而变[4]因此麻醉后期,我们尽量降低丙泊酚的输注浓度,适量增加瑞芬太尼的输注浓度,依靠协同作用来保证麻醉深度。

本研究中,R患儿在拔管时间上,把关后清醒程度上明显优于F组,且F组各时点的HR,SBP,SDP,明显高于诱导前基础值,而R组无明显变化,说明瑞芬太尼达到一定程度能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5],R组全部患儿在术毕停药3~5min内清醒,有6例患儿几乎在术毕的同时自主睁开眼睛,在10min内达到拔管的标准。但在由于瑞芬太尼代谢快,停药后镇痛作用迅速消失,在疼痛刺激下大部分患儿出现的明显躁动,在术后随访中也观察到患儿由于疼痛哭闹的问题,表明使用瑞芬太尼应该注意到术后镇痛的问题。但在本组中未发现有呕吐的病例,是由于丙泊酚具有较长时间的镇吐作用。F组患儿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较R组延长,并且有5例患儿发生呼吸抑制,在手术室观察并对症处理后安返病房;术后随访有4例呕吐但却不严重,多发生手术后6~7h,经对症处理好转,术后随访无躁动发生。因此,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静脉泵入已与维持循环稳定,且恢复快,更适于腹腔镜的麻醉。

参数文献

[1]张建敏,王芳,吕红,等.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123~125.

[2]余粮胜,李东来,黄海波,等.瑞芬太尼钯控输注用于甲亢患者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麻醉[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542~543.

[3]Milne SE,Kenny GNC,Schraag S.Propofol sparing effect of remifentanil using closed-loop anaesthesia[J].Br J Anaesth,2003,90:623~629.

[4]潘能熊,桂波,曹晓飞.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252~253.

[5]高秀红,毛瑞芬.不同的剂量的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12:967~969.

猜你喜欢

入室麻醉学泵入
麻醉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
持续泵入刀口冲洗对于预防封闭负压引流堵管的应用研究
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泵入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作用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