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医疗设备使用安全

2012-01-27袁卫英刘建新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9期
关键词:热效应生物体医用

袁卫英 刘建新 苏 磊

医疗设备的整体质量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医疗科技的多层次、精密化发展,使越来越多的高、精、尖医疗设备充实到了医疗卫生机构,先进的医疗设备在临床的诊断、治疗、教学及科研等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每年因医疗设备安全问题所引发的医疗事故也越来越多,因此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成为医院日常医疗工作中的重点,同时也要求医疗设备操作人员既要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又要了解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及应对措施[1-3]。

1 医疗设备产生的能量种类

(1)射线:影像类、化疗、放疗、同位素等设备在工作时可产生各种强、弱的射线,因射线没有阀值,无论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都会产生叠加效应,因此需最大程度地减少射线量。

(2)电流:电流分为高频电流和低频电流。高频电流是借助于电弧放电使在生物体表面上出现极强的电流密度,生物体表面接触电流的部分会在瞬间达到沸点,因此需防止电击和烧伤。低频电流是在等值以下的电流,一般不会有任何影响,但要注意当作用于生物体时需监测其生命体征[5-7]。

(3)微波:微波是直流电或50 Hz的交流电通过特殊件所产生的,会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因此在对生物体使用微波时需要注意其对生物体细胞的损伤。

2 医疗设备产生的危险种类

2.1 电流产生的危险

电流产生的危险为电击,小电流的医疗设备操作不当会对操作者及患者造成微电击,如果输出电流过大,所供给的能量超出治疗或者手术的正常需要的水平,会出现强电击的意外作用。要防止电流产生的危险,就必须正确的使用仪器,很好了解治疗用仪器的特性,确保输出电流的准确。

2.2 射线产生的危险

射线使用不当将会出现能量分流,即应当集中的能量流向非治疗方向和部位而发生危险,对于能量分流的处理需要及时切断分流路径或设置安全有效的分流路径,便可防止这种危险的产生。

2.3 微波产生的危险

微波主要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生物体的热效应是指由微波引起的生物组织或系统受热而对生物体产生的生理影响,如若控制不当会对生物体的组织细胞产生损伤。微波的非热效应是指除热效应以外的其他效应,如电效应、磁效应及化学效应等,在微波电磁场的作用下,生物体内的一些分子将会产生变形和振动,使细胞膜功能受到影响,使细胞膜内外液体的电状况发生变化,引起生物作用的改变,进而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因此,对生物体使用微波治疗时需准确控制微波频率及时间。

2.4 其他危险

使用易燃气体的医疗设备需做到防火防电,以防爆炸燃烧,并且需在急救设备的使用科室及手术室设置备用电源及替代急救装置,以便发生停电和设备功能停止时及时应对,保障生命安全。另外应对机械性危险,如发生设备管路破裂、堵塞等机械性损伤事故时,应有应急报警和保护装置。提高医疗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避免人为操作失误所造成的危险[8-9]。

3 对医疗设备所产生的能量及潜在危险的安全使用管理

医疗设备作为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特殊产品,其安全性毋庸置疑,在使用医疗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安全须知。

(1)医疗设备必须由专人进行管理,严格执行保养制度,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安全检查,在确认设备性能正常后方可使用。

(2)医疗设备操作人员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

(3)医疗设备运行环境必须符合设备运行要求,不得随意拆卸设备,如发现安全隐患或故障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处理。

(4)对医疗设备定期进行质量安全控制检测,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并对设备的使用维护做好登记[10]。

4 结语

目前,医院使用的医疗设备种类繁多,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操作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前,必须熟悉所用设备的性能和工作原理,严格按操作规程去执行,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在安全使用医疗设备的同时创造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陈毅文,医用电子仪器安全问题的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0(13):119.

[2]高军,姜俊.高频电刀安全使用要点及注意事项[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11):91-92.

[3]张玉林,宋娟,相玉香.浅谈医用电子仪器在临床上的安全性[J].医疗装备,2007,20(12):44-45.

[4]郑国祥.谈谈医用电子仪器的安全性[J].医药世界,2007(1):88-89.

[5]孟雅琳.医用电子仪器使用中的用电安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6,12(1):62.

[6]王西民,舒晓玲.医用电子仪器的安全性[J].医疗装备,2000,13(2):38-39.

[7]顾宁.浅谈医用电子仪器的安全防护[J].江苏卫生保健,2006,8(2):17.

[8]赵甘永.浅谈医用仪器设备的安全与预防[J].医疗设备信息,2005,20(4):78-79.

[9]魏继航,陆洁.医疗仪器的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4,1(2):37-38.

[10]陆峰.在线医疗仪器的管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8):910.

猜你喜欢

热效应生物体医用
掺杂半导体硅材料电阻率测量的光电效应和热效应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生物体的氧感受与适应
覆盖方式对土壤热效应和食葵生长的研究
化学反应热效应类试题解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配合物在生物化学中的作用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