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工作坊”在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实践①

2012-01-26蓝岚黄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工作坊医学院校英语专业

蓝岚,黄江

(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E-mail:margaretlanlan@yahoo.com.cn)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设置和翻译教学模式都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创新。“翻译工作坊”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下面笔者介绍此种教学方式的由来和发展,论述教学方式的操作步骤及其对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师提出的要求,并以课堂教学为实例,介绍教学方式的实践与自己的思考。“翻译工作坊”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职业化翻译人才的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我国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同时也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化翻译人才的需求趋势。

1 “翻译工作坊”的由来和发展

“工作坊”一词译自英语的“workshop”,最早用于教育与心理学研究领域。20世纪60年代,美国风景园林师、设计师兼教师出身的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rplin,1916-2009)首次将此概念引入到都市计划中,用以指代提供各种不同立场和不同族群的人们进行思考、探讨及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1]。Gentzler提出,翻译工作坊(Translation Workshop)是“类似于商业性的翻译中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者集中在一起进行翻译活动”[2]。长期以“翻译工作坊”形式从事教学的李明和仲伟合教授认为,“翻译工作坊”就是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进行见仁见智的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通过不断协商,最终议定出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同的译文的一种活动[1]。

“翻译工作坊”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中国最早设立翻译系的香港中文大学为例,英汉/汉英翻译工作坊不仅是翻译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也是翻译硕士生的必修课程[3]。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荣誉讲座教授的金圣华教授提到,“翻译工作坊”这门必修科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研习理论之余,能有真正实习的机会,以免在翻译的领域中只知纸上谈兵,而不会布阵行军[4]。“翻译工作坊”在内地的高校中也被广泛利用,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李明教授2010年出版了专著《翻译工作坊》一书。其他高校如华东师范大学,其翻译教学团队在改革翻译教学、将汉英翻译课程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实践中认识到,“必须改变教学模式,把课堂变成翻译工作坊,用讨论式和互动式的教学代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译品为取向的教学模式”[5]。我国的翻译教学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建立了从翻译专业本科到翻译专业硕士和博士的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翻译教学的改革却未完全跟上,很多高校的翻译课程教学还在使用原来英语专业“以译品为取向的教学模式”。“翻译工作坊”是翻译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

2 “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概述

根据金圣华教授的介绍[4],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硕士班的“翻译工作坊”内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Drill,即集体练习,好比新兵入伍后的操练,为上战场做出准备;第二阶段是Presentation,由学生个别翻译自选的篇章,并在课堂上择取其中若干片段轮流报告,每一篇都由另一个同学担任Commentator (评述员),对翻译的策略、取向、技巧等加以评论;第三阶段则为最后的总结,学生可以就翻译这篇作品时所遭遇的“疑难杂症”提出问题,与全班同学及教授一起探讨,共商对策。

在本科教学方面,广外的“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采用所承接的翻译项目材料作为学生翻译的原始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在课前进行小组讨论并完成翻译任务,拿出小组经过共同讨论和协商之后的最终译文。主要的步骤有:布置作业、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取长整合、上交作业和老师批阅等步骤[6]。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所批改的最终译文中翻译问题的典型性或普遍性,有意识地指定某一小组到讲台上将这些问题展现出来,并组织全班同学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1]。华东师大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大致相同,但更强调教师在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文本的某个特点或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上,同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传授翻译的技能和理念[5]。华东师大还通过建立网站和创建“翻译第二课堂”等方式将“翻译工作坊”延伸到了课外。笔者2010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专业观摩过一节实际上运用了“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汉英翻译课:几组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并制作好PPT,课堂分别上台讲解自己对同一本汉语小说英译的看法和自己的译法,教师随后分别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7]。

3 “翻译工作坊”对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师的要求

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缺陷有很多。在传统的翻译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在讲解某个翻译技巧的时候,先通过几个例子来印证,之后从课外或书上找些练习让学生做,以参考译文为标准,由教师指出学生翻译中的若干错误[8]。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是在被动地听老师讲;学生只负责写完自己的作业,他们所经历的翻译过程并不是今后踏入职场后所要面对的真正过程,翻译教学没有融入“翻译市场的相关因素”[9]。“翻译工作坊”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为学生提供的是“工具”而不是结果,授给学生的是“渔”而不是“鱼”[5]。教学模式的优化不仅意味着学生可以学习到更系统的翻译知识和练就更实用的翻译技能,也意味着教师要面临更多更新的挑战。由于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内容除包括一般英语专业教学内容外,还包括医学相关内容,这也为教师采用“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其所翻译的内容(包括简要医学文献)应能达到出版水平。在“翻译工作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面临的是比传统教学模式更为多变的状况:不再气定神闲地讲评烂熟于心的参考译文,只是偶尔回答学生的提问,而是要做好时刻看到、听到不同学生的不同译本并立刻在心中做出评价的准备。如果教师自己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很难应对课堂上复杂多变的情况。由于受到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一般英语专业的教师主动接触医学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对医学翻译这一特定领域的知识了解得相对较少,而医学院校英语专业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人才[10],教师的医学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必须加强。

其次,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翻译教学理念。从备课来看,“翻译工作坊”看似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量,不用再“恨铁不成钢”地讲评作业,只用认真倾听、评价并组织讨论。但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教师在课前的付出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多得多。从对学生的评价来看,由于“翻译工作坊”是“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学生平时课程成绩的构成就不止“作业”、“出勤”和“课堂表现”几项,而是要把“课堂表现”一项进行细化,加入学生“课前准备”、“译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项目表达能力”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评价实际上是一个形成性的评估[11]。

最后,教师必须具备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既然“翻译工作坊”要授给学生的是“渔”,那么教学就应该涉及从“鱼讯”、“渔场”、“渔具”到“渔利”等的方方面面,教师也要是一个真正的“渔夫”才行[12]。教师必须了解国内外翻译行业的形势和各种不同类型翻译项目的运行机制,最好是能长期从事翻译任务,以便能把最新的行业资讯带回给自己的学生,这些资讯是毕业后要真正踏入翻译行业的学生必需的知识。而那种闭门造车、呆在象牙塔中的教师,最终是难以培养出职业化翻译人才的[1]。

4 “翻译工作坊”应用于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实践和思考

“翻译理论与实践”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期待的一门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英语专业的认同感和对他们对职业的选择方向[13]。相对一般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设置应有自己的特点[14]。笔者近年来尝试将“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所担任的医学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汉英翻译课程。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翻译工作坊”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将翻译课堂拓展到了课外。

以一次作业为例,教师同时给出两篇约350字的短文供学生翻译,一篇为哲理性散文,一篇为从中医视角论述食物的科普性说明文。两篇短文各有难点。学生以自然班级的小组为单位,分组完成。要求学生在1周内选题、讨论、翻译、定稿、制作PPT和选定主讲人。课堂展示由3~4名同学主讲,学生的课堂展示的内容和步骤见表1:

表1 学生课堂展示的步骤和内容

在主讲学生讲解和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随时就译本翻译的任何问题提出疑问。译文展示的过程成为一个类似“译文答辩的过程”,学生为此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实践证明,“翻译工作坊”使学生跳出了原来个人只管自己完成翻译、缺乏同伴交流的作业模式,在完成作业的各个阶段加强了对翻译文本以及翻译工作本身的思考。一些学生在PPT展示中描述自己作业完成的过程的收获时总结道:“增强学习交流,学到每个人不同的翻译方法”、“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翻译乐趣多”等。

但是在实践“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中也出现一些共性的问题。首先,学生的“应试取向”非常明显。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都将八级考试作为冲刺的目标,考试考什么,他们就愿意练什么。由于近年来八级考试的汉译英试题多选文学性较强的散文题材,学生在选择任务时不自觉地排除掉了一些说明性文体和应用性(如涉及医学内容的中等难度说明文)的翻译内容,影响了翻译能力的全面提高。其次,学生合作的时间和效果没有充分的保证。高年级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不止一门课的老师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作业,分组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这些都加大了任务完成的难度。在每一小组中也会有一些不愿辛苦参与却想“搭车”拿高分的同学影响组员的工作情绪。出现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教师对翻译任务的限定、改善分组方式以及与同年级其他教师协调商定解决。要想真正发挥“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优点,最重要的是不把这个“工作坊”局限在课堂和学校中,而是把它扩大到社会,让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真正走向翻译这个职业,成为一个“职业人”。这些都是今后我们继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5 结语

通过以上我们对“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分析与实践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职业化翻译人才的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我国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同时也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化翻译人才的需求趋势[15]。翻译产业的迅速发展为翻译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国内对于翻译学人才的需求除一部分进入高端的研究外,更多的是应用型人才,即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翻译实操能力[16]。随着翻译行业的专门化发展,医学领域的翻译人才也将成为翻译市场的特色和奇缺人才,“翻译工作坊”模式的优点对加速这一专门人才的发展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该教学模式也特别值得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教学借鉴。

[1] 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 (4):32-36.

[2] Gentzler,Edwir.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ories[M]. London:Routledge,1993.

[3] 刘靖之.香港的翻译与口译教学[J].中国翻译,2001(5): 36-43.

[4] 金圣华.齐向译道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 张春柏,吴波.从翻译课堂到翻译工作坊——翻译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2):70-73.

[6] 李明.翻译工作坊(汉译英)[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3.

[7] 蓝岚,黄江.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笔译课程考察概况[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 (9):290-291.

[8] 苏莹.从“我得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英语专业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探析[J].大家,2011 (16):178-179.

[9] 刘和平.论本科翻译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翻译, 2009(6):34-41.

[10] 蓝岚,黄江.医科院校新办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3):418-420.

[11] 蓝岚,黄江.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评估与测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7):230-232.

[12] 蓝岚,蔡连芳.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翻译课程教师个案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9): 288-289.

[13] 蓝岚.平行文本在医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应用[N]//医科院校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6-28.

[14] 蓝岚,黄江.医学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设置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7):95-96.

[15] 宋平锋.浅谈“翻译工作坊式”翻译实践教学模式[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40-143.

[16] 黄越.工作坊模式在英语专业翻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临沂大学学报,2011,33(4):62-64.

猜你喜欢

工作坊医学院校英语专业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云南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艺术管理国际工作坊暨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