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元理论在语文阅读思维能力考查中的运用初探

2012-01-25肖中

中学语文 2012年15期
关键词:现代文乔治创造性

肖中

三元理论在语文阅读思维能力考查中的运用初探

肖中

斯腾伯格认为,人的思维能力分为分析性、创造性和应用性三种思维能力。当前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思维能力考查分为对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这一能力倾向导向下的试题是否达到了高考甄别的最优化?论文从实证的角度把三元理论引入语文阅读测试中,试图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高考阅读测试探索出一套在理论上可行并在实践上可操作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办法。

三元理论 高考语文 阅读测试 思维能力

高考应注重思维品质的考查,这在考试界已成为共识,但如何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哪些思维能力应该引入考查范围则还未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甚至思维能力的考查至今还没有独立的表述,只是在考查其他的能力专项中蕴含着思维能力考查的因素。这从历年的考试说明和高考试卷中得到印证。从能力角度来说,考试说明规定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查: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从1984–2011年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分析,分析综合能力和理解能力一直是考查的核心。这一能力倾向下所选拔出来的人才是否达到了甄别的最优化呢?如果是,为什么学生在学校时成绩最优秀的,到了社会上往往不是最优秀的;而社会上出类拔萃的人才,也往往不是在校时的成绩最优秀者?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学校的教育内容与教育评价与社会的实际需要严重脱节?如果是,那么,脱节在何处?

创立三元思维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人的思维能力有三种:一种是分析性思维能力,一种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一种是应用性思维能力。这三种思维能力各有各的用处,不能相互替代,却可相互促进。每个人所具有的这三种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人长于分析性思维能力,弱于创造性思维能力或应用性思维能力,有人却相反。斯腾伯格批评美国的学校教育过分关注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评价,而忽略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应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评价,造成在学校分析性思维能力强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或应用性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得宠,创造性思维能力强或应用性思维能力强而分折性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失宠的现象。而实际上,学生走出校门后,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应用性思维能力至少与分析性思维能力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我们中国学校教育是否也存在这一问题呢?甚至有过而无不及呢?这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更值得我们高考命题专家的深思,因为高考承载为高校选拔优秀各级各类人才的重任,而高校又是为国家建设输送人才的摇篮。因此高考能否选出真正国家需要的人才,各类优秀人才能否真正在高考中被筛选出,高考命题可谓任重道远。

斯滕伯格将分析的、创造的、实践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定义为成功智力。他指出,“为了取得人生的成功,人们需要干好事业所必需的技能。然而许多教育实践似乎只培养了一个方面——分析性思维能力,很少甚至没有注意到对人生的成功恰恰是十分重要的另外两个方面——创造性和实践性思维能力,而成功人士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都运用了这三种思维能力。在某一种思维技能上的杰出,并不足以保证人生的成功。

斯滕伯格的思维三元理论认为,分析性思维涉及分析、判断、评价、比较、对比和检验等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包含创造、发现、生成、想象和假设等思维能力;实用性思维涵盖实践、使用、运用和实现等思维能力。

一、学生所体现出的三种思维模式的特征

斯滕伯格在三元智力理论研究中证明,每个人所拥有的分析性、创造性、实用性三种思维模式不是平行的,总有一种较其它两种突出,而这三种思维模式突出的学生所呈现出的特征也不相同(如下表所示):

分析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实用性思维成绩好 成绩中等或偏差 成绩中等或差考试分数高 考试分数中等 考试分数中等或偏低喜爱学校 在学校里觉得受到限制 对学校感到厌倦被教师喜爱 经常是教师眼里的一大麻烦 教师眼里的思维混乱的学生适应学校 对学校适应不良 对学校适应不良听从指示 不喜欢遵守指令与规则 想知道任务和指导的用处能看出观念上的错误 喜欢想出自己的观点 喜欢将理论在现实中加以应用天生的批判者 天生的好出点子者 天生的有常识的人经常偏爱接受指示 喜欢我行我素 喜欢在实际工作中寻找自我

在这些特征里面,分析性思维强的学生无疑在当前的学校中被视为优等生,同时也可看出,传统的学校教育只注重分析性思维这一种思维模式,而更多地忽视了其它两种思维模式培养。这样的思维品质的考查就流于一维化。

在高考语文阅读考查中,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或者说是这种现象的延续。对照三种思维能力模式,纵观1984年以来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也是分析性思维能力考查一统天下,从考试说明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文阅读考查部分考查的是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大部分。其中理解、分析综合、评价都是分析性思维的范畴,鉴赏则有创造性思维的成分,实用性思维的成分却不见踪影。

从历年全国卷现代文阅读试题分项统计表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实践中,思维考查的类型基本集中在理解、分析综合两种,应用只是在1987年、1992年涉及一点点,评价鉴赏在1987年、1990-1992年、1998年-至今则比较稳定,除了2002年未考查之外,每年都考查到了,但所占的分值却只有4-6分,只占这一大题总分的13%-20%,而其中大多数还只是评价题,也属于分析性思维能力的考查范畴,真正考查到创造性思维能力题的却没有。因此尽管考试说明提供了一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可能,却未进入实践操作的层面。实用性思维能力考查在1987年和1993年分别出现过:

如1987年全国卷:按照规定的要求改写文中(1)a、(1)b两处画线的句子,改写时要求内容和语气与上下文衔接。(2分)

(1)a设问改直接陈述

原文: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

(1)b将“把”字句改成不用“把”(或“将”)的句子

原文: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

又如1993年全国卷第29题:下面四句名言中。哪两句与《青菜》的旨趣最为接近?(4分)

A.没有美德就没有幸福可言。——(法)卢梭

B.植物的生命要从它的绿叶中显示出来。——(意)但丁

C.观察和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中就是智慧。——(俄)冈察洛夫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中)李白

这两道题,无疑都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从思维品质角度看,应属于实践性思维考查范畴,然而试题本身却并不一定是着眼于这一思维来设的题目,更有可能是巧合而已。另外这两道题也不是非常纯粹实用性思维能力考查,“实用性”不是特别强,更像是半成品的加工组装。

人们常说的有些大学生“高分低能”就是因为这类学生分析性思维很强,而其它两种思维较弱的原因所致,因此考试成绩很突出,但创造性思维不足,实践应用能力差,于是就显得“高分低能”。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与评价包括考试,侧重于分析性思维能力的测试,对实际工作也同样需要甚至更需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应用性能力很少测试甚至根本不测试。现在的学校教育与评价包括考试,基本上是一些实际工作中用不上的死知识。考试的题目大多是结构良好的问题,而实际工作生活中真正的问题大多是结构不良的问题。所谓结构良好的问题,就是可以清晰而具体地列出一步步的解决方案,比如考试时不管多么难解的题目,都可以清晰而具体地列出一步步的解题过程。而结构不良的问题则是无法列出这些具体步骤的。一个人适应解决结构良好的问题,未必适应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另外,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包括考试题目,不管多难的题目,解题条件都是现成的,甚至是不多不少地摆在你面前的,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解题条件是要你自己去寻找的,你找来的是不是真是解题条件是需要你自己判断的。因此,一个人适应解决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包括考试题目,未必适应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由此可见,仅以分析性思维能力考查来选拔人才实在是不科学的,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高考要成功,非得探索出一套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选拔办法不可。

为此我们的考试应让每一位学生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去竞争,不能只让分析性思维强的同学在选拔考试中占优。因此,把成功智力引入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测试,即在现实中存在需要,也在理论上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实践上斯滕伯格教授也提供了操作经验。

二、三种思维方式在现代文阅读考查中的应用

(一)三种思维能力在现代文阅读测试中命题角度与对学生的引导

当评价着重分析性能力时,命题就侧重:A、比较和对比;B、分析;C、评价;D、批评;E、问为什么;F、解释为什么;G、解释起因;H、评价假设

当评价着重创造能力时,命题就侧重:A、创造;B、发明;C、设计;D、展示;E假设;F预测

当评价着重实践性能力时,命题就侧重:A、应用;B、使用工具;C、实践;D、展示在真实世界里的情形。

(二)三种思维模式命题示例

现代文阅读分析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实用性思维贾宝玉和林黛玉有哪些方面相似 请为 《红楼梦》另写一个结尾,为贾和林能够团圆研读《霍乱时代的爱情》:分析主人公的爱情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的异同为什么相爱的人有时却彼此折磨?有没有办法避免?研读 《霍乱时代的爱情》:根据自己的读后感创作一首爱情诗研读《霍乱时代的爱情》:让学生思考——应当怎样增进与恋人之间的关系?

(三)三种思维模式在现代文阅读测试中运用的实证研究

对象:南康市第二中学高三(5)、(6)班两班共计学生240人

目标:测试学生三种思维的呈现结果和当前学生学校成绩之间的情况

材料:2010年全国卷(1)现代文阅读试题和艾瑞恩·亨特《彩票玫瑰》

艾瑞恩·亨特《彩票玫瑰》内容概要

乔治伯杰斯受到他的母亲及其男友斯蒂夫严重虐待。甚至乔治的老师克瑞斯曼也认为他很愚蠢,因此用对待愚蠢的孩子的方式对待他。乔治的应对方式是退缩进一个安全、隐秘的世界——一个长满了美丽的美国的花园,就像他珍藏的书里所描绘的一样。

一天,仁慈的西姆斯夫人在工作的杂货店举办了一次抽彩,乔治赢了一小株玫瑰。在一次被斯蒂夫特别残酷地毒打之后,乔治开始同西姆斯先生和夫人生活在一起。他们是乔治的邻居,家里没有小孩,一直喜欢他。可是由于这对夫妇没能力收养孩子,乔治只好去一个由玛丽安杰拉姐姐开办的“男孩之家”生活。

玛丽安杰拉解决聪明地分派他的“公关男孩”提摩西去做乔治在学校的向导。两个孩子成了亲密的朋友。在这所学校里,乔治找到了一个种植他抽彩得来的玫瑰的理想地点——学校接对面哈伯先生的花园里。哈伯的父亲克里尔先生解释说,他的女儿可能不喜欢新种玫瑰花,因为自从一次车祸夺去了她的丈夫和儿子的生命之后,这片花园就成了她不可侵犯的避难所。果然,当哈伯夫人在她的花园里看见乔治的玫瑰时,非常生气,把乔治的这些玫瑰从花园里连根拔起。于是,他失去了乔治的信任。

从与玛丽安杰拉姐姐、提摩西和克里尔先生之间的友好交往中,乔治学会了信任他人和相信自己。逐渐地,她原谅了哈伯夫人以前的愤怒,他们的关系使他们每个人得到了爱和相互理解。

针对以上小说,我为此提供了考查三种思维模式的三道试题:

1.分析性思维能力评价问题:你认为玛丽安杰拉姐姐为什么选择提摩西做乔治在学校的向导?

学生的答案样例:

好:我认为提摩西是一个友好的,善解人意的男孩,比起其它的男孩,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他很安静,温和,能够给予需要的人无限的同情。(能看出提摩西的性格,说明有很强的分析能力)

基本答案:因为玛丽安杰拉姐姐知道他们会成为好朋友。(每用分析来支持自己的判断)

不完善:因为提摩西是乔治的朋友。(他们还没成为好朋友)

2.创造性思维能力评价问题:假设克里尔先生给克瑞斯曼小姐写了张便条,告诉她关于她过去的学生乔治的一些新情况,这张便条上可能会说些什么?

学生的答案样例:

好:简短的便条会描述乔治在学习和社交上的极大进步,而不提及他对克瑞斯曼小姐的极度憎恨。还会恰当地提到乔治的文学水平和写作进步以及他所阅读的书籍。(能用推理的方法对书中的描述做出引申)

基本答案:他没有参与到班级中去。(它表明了对材料的理解,但没有进一步延伸)

不完善:乔治做得很好,他学会了如何阅读,每天都有很大的进步。(只反映了故事的部分和表面事实,而忽视了乔治在学业上的整体进步)

3.实践性思维能力评价问题:怎样帮乔治适应“男孩之家”的新家,你对他有什么建议?

学生的答案样例:

好:正如先前所描述的,你应当耐心对待你的同伴,多与别人相处,如果你得到了友谊,适应新环境会更容易而且可能会充满乐趣,因为这个住处比你过去的住处好得多。最重要的是,你应该对这一个家的每一个积极方面保持乐观,要合群。(通过描绘乔治的弱点,表明了学生对材料的充分理解)

基本答案:尽量交朋友,爱别人,回报你的将会是爱。(对材料的有基本的理解)

不完善:相信别人,不要害怕(没有指出阻碍乔治适应新学校的那些个性缺点)

(题目来源于斯滕伯格的 《成功智力教学》——三元教学和评估的构建)

实验结果:学生做2011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所得的成绩和学生的平时成绩相关性为95%,说明分析性思维能力培养在学校教育中一统天下,而在测试三种成功智力的现代文阅读测试的三道题中,则呈现另外一道风景,结果却是:在分析性思维能力考查题中,答得好的优等生占82%,中等生占13%,学校成绩不良的学生占5%;在创造性思维能力考查题中,答得好的优等生占48%,中等生占30%,学校成绩不良的学生占22%;在实用性思维能力考查题中,答得好的优等生占50%,中等生占21%,学校成绩不良的学生占29%。

结果分析与建议:从实验结果看来,呈现以下几个样态:一是每个人的这三种思维能力确实有强弱之分,有的强于分析性思维,有的强于创造性思维,有的强于实用性思维;二是在三种成功智力的结合中,综合能力更强,与学生平时的学业成绩有较大的相关性,说明我们以前的高考还是把大多数优秀人才选拔到高校去了,但是一些偏向于创造性思维和实验性思维而分析性思维稍弱的考生则在这种竞争中处于弱势;三是我们的优秀人才观应做一些修正,如何让创造性思维和使用性思维占优的学生也能像分析性思维占优的学生能更多地脱颖而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四是不要专门以一种思维能力为目标,(即不要试图设计出纯粹分析性、创造性、或实践性思维的试题)在以某一种能力或最多两种能力为重点的同时,尽力提供一个三种能力兼备的框架。五是使评价和教学相匹配,确定高考现代文阅读成绩在所有的三个方面都得到了评估;引导学生发展所有的方面,让所有的三种能力得到大致相等比例的重视。

江西南康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现代文乔治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重点】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科普)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吓人的成绩单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游乐场(上)
乔治和他的斧子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