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弓形体病预防与治疗

2012-01-25李万和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期
关键词:弓形虫体内脏

李万和

(黑龙江省富裕县家畜疫病防治院,富裕 161200)

猪弓型体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该弓形体体长4~7μm、宽2~4μm,边缘薄锐、一端钝圆、一端较尖,象单个的桔瓣样(新月型),核位于钝端附近。如用姬姆萨氏液染色时胞浆染成淡蓝色,核呈紫红色。近年来,随着鼠、猫等动物增多,对弓形体对饲料污染严重,而随着养猪业不断发展,猪弓型体病发病概率有所增加。

1 发病情况

2004年5月6 日,黑龙江省富裕县铁砖养猪场有4栋母猪舍,其中有2栋猪舍养产仔母猪20头,共产仔猪160头,其中8~15日龄共8窝共64头乳猪发病。发病第1 d死亡8头。

2 临床症状

乳猪发病急促,体温升高、多在40.5℃~41.3℃之间,呈稽留热,后期降到36℃以下,死前挣扎、口流白沫,个别病重的体温维持在36.5℃达2~3 d仍可治愈。

病猪背毛干枯、色泽暗淡、精神沉郁、发抖喜卧、不吮乳,有的后躯发软不能站立、吮乳困难、表现呼吸困难、胸腹式呼吸明显,个别仔猪出现咳嗽,病初大便干燥,呈颗粒状,后期为黄色软便,个别病猪体温升高到41.5℃。

3 病理剖检变化

3.1 病理解剖

血液稀薄,心包液增量,胸腔、腹腔积有数量不等的橙黄色清亮的渗出液。气管内充满白色的泡沫粘液、肺膨大、切面多汁、叶间质增宽、充积清透胶冻样的液体、肺膜下实质内散布灰白色的坏死灶,有夹杂的陈旧出血斑,肝脾和肾均出现类似病灶,但散布稀疏而量少,坏死灶略大而浅表,界限清楚。肾脏病灶中央灰白、周围有红晕。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成索状,触之如硬橡皮样,外周呈髓样肿胀,切面常见绿豆大小致密而灰白色的坏死灶,部分猪只心腔扩张、心肌软脆、肝略肿大、有出血斑块、胃底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性溃疡、全身肌肉脱水无光泽。

3.2 病理组织学

(1)肺膜增厚、膜下充满一层粉红色水肿液,并夹红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渗出细胞,使肺膜下间隙扩张,使小叶间质增宽。肺胞腔隔,因毛细血管充血、结缔组织水肿而增厚、上皮细胞肿胀,终未和呼吸性支气管腔内可见渗出液和红细胞等渗出细胞,在其周围常出现坏死灶,并有淋巴细胞,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2)肝脏实质内散布一些坏死灶,在病灶周围可见虫体,肝细胞颗粒变性,有的严重脂变。

(3)肾小管上皮颗粒变性,管腔内可见蛋白液,肾实质可见小坏死灶,灶周围的肾小管间隙明显出血。

(4)脾脏中央动脉周围的淋巴小结淡染,淋巴细胞减少,红髓中可见大小不一的坏死灶。

4 实验室检查

4.1 内脏触片镜检

取肺、肝、脾、肺门和肠系膜淋巴结制成触片,瑞氏染色后镜检,可见月芽形和香蕉形等形态的弓形虫滋养体,胞浆浅蓝色,核呈红色。腹水中亦可检出,但不经离心,虫体较少。

4.2 人工发病试验

采用新鲜病死猪内脏材料,如腹水、淋巴结、肝、脾等,采取腹腔接种,14 d后对鲜死鼠的胸腹水和内脏进行检查,发现病变明显,镜检可查到大量的虫体。

5 防治

预防: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或磺胺噻唑等药物拌入饲料中喂猪,按照使用说明和体重给药。

治疗:第1次肌肉注射2.5 ml/头,间隔12 h后,肌注1.5ml/头,连用4 d。用药2 d后停止死亡。

6 小结与讨论

本次仅幼龄仔猪发病的原因可能是母畜源抗体不足、产前双重感染和饲养管理不当有关。如环境卫生差、猫鼠活动,仔猪免疫力弱等。母体在怀孕后期或临产前隐性发病而感染胎儿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内脏触片查虫是以肺脏为佳,虫体清楚,背景清晰,而分离虫体则以具有病变的肺和淋巴结较易成功。

近年来猪弓形虫病在大中小型猪场养猪户中不断的发生,但根据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对症用药治疗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养猪户减少经济损失近几十万元。如:中草药、磺胺类药物和恩诺沙星、阿奇霉素等对不同病程阶段的对症治疗,在疗效上都收到了较好的满意效果。同时也有待于我们兽医科技人员去进一步深层探索。

猜你喜欢

弓形虫体内脏
2018-2019年石家庄市弓形杆菌致病基因的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降低弓形换位线圈换位尺寸偏差研究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
商周弓形器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