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合性肠损伤的CT诊断

2012-01-23万明军叶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21期
关键词:气腹肠壁肠管

万明军 叶波

肠及肠系膜在腹腔具有相对的活动性,其损伤在腹部钝性伤中均比较少见,发生率低于肝脾肾等脏器,在腹部钝挫伤检查中易被忽视,造成误诊或漏诊;而肠及肠系膜损伤可引起肠道穿孔、肠系膜血管断裂、并发致命性腹膜炎,如不及时诊断后果严重,甚至死亡[1]。这就需要更好了解肠损伤的CT表现,及时、准确诊断,为临床及时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本文收集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3月间经手术证实的16例肠损伤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自2007年5月至2012年3月间经我院手术证实的16例肠损伤病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为5~65岁,伤后检查时间0.5 h~1 d,其中:车祸伤9例,坠落伤5例,击伤3例。临床表现轻重不同,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和腹膜刺激征。

1.2 检查方法 16例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使用Philips MX 8000 2层 CT扫描机,120KV,170~200 mAs,螺距 1.0~1.5,层厚5~6.5 mm,512×512矩阵,扫描范围从肝上缘至耻骨联合。由于为急腹症,所有病例均未作增强扫描,亦未作胃肠道检查前必要的准备。

2 结果

2.1 肠破裂8例,其中:十二指肠、空肠破裂各2例,回肠破裂1例,结肠破裂3例,多肠管破裂1例,主要CT表现为腹腔内肠管外积气,腹腔积液,肠系膜血肿,肠壁增厚。肠管外积气多位于前腹壁下肝前缘、剑突下隐窝,也可位于肝门区、肠系膜间。腹腔积液,位于肝脾周围、网膜内、结肠旁沟、肝肾隐窝、腹膜后及盆腔内。

2.2 肠壁内血肿5例,其中十二脂肠、空肠各2例子,回肠1例,主要CT表现为与肠管走行一致或相邻的类圆柱形高密度影,相应肠管管腔不同程度受压、变窄或消失。

2.3 肠壁水肿11例,其中单纯肠壁水肿2例,9例合并肠管其他损伤,主要表现为肠管壁增厚,密度减低。

2.4 肠系膜血管断裂5例,其中肠系膜上动脉2例,肠系膜下动脉2例,多血管断裂1例,主要CT表现为腹腔内积血,部分为凝血块,肠系膜血肿。

3 讨论

急性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占腹部钝性伤的5%[2],而肠道破裂及肠系膜损伤诊断一旦确定,应立即进行手术[3],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关系手术效果,所以早期及时准确诊断非常重要。螺旋CT检查虽然不能直接反映肠管破裂部位及血管断裂情况,但一些间接征像仍能较准确的反映肠管的损伤情况,相对于超声及立位DR片来说仍是一种较好的检查方法。

3.1 闭合性肠损伤的CT表现 ①气腹:是诊断肠破裂的一种特异性较高的征像,多位于前腹壁下肝前缘、剑突下隐窝,也可位于破裂孔邻近的肝门区、肠系膜间或肾前间隙内,呈弧形或小圆形,量可多可少,与破裂孔的大小及位置有关,用宽窗观察效果较好。气腹在排除气胸、纵隔气肿及膀胱破裂后,多可提示肠破裂,但肠破裂并不一定有气腹存在,本组8例手术证实肠破裂患者CT检查有1例未见气腹,这可能与破裂口较小,外伤后肠痉挛、肠内容物或血块堵塞有关[4]。②口服造影剂外溢:亦为诊断肠破裂的重要征像,但急诊外伤患者,往往病情较重,不宜作相关检查。③腹腔积液:是肠管损伤发生率最高的征象,本组16例肠损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但确不是肠损伤的特有征象,腹腔实质性脏器破裂亦可引起腹腔积液,二者也可同时发生。如发现腹腔积液,应考虑到肠损伤的可能性,特别是排除实质性脏器破裂后。腹腔积液可位于肝脾外缘、结肠膀沟,也可位于网膜囊内、腹膜后、肝肾隐窝及盆腔内,根据量的多少,可位一个间隙或多个间隙。积液的CT值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以及有否肠内容物的溢出及溢出多少,大多以液体形式存在,也可以凝血块或血肿存在。④肠壁内血肿:多发生于小肠,结肠少见,本组5例均发生小肠。急性期表现为与肠管走行一致的类圆柱形高密度影[5],边界多较清晰,光滑,形态多不规则,相应段肠管不同程度受压、管腔变窄,甚至不能显示;随着血肿吸收,可表现为边缘呈环形高密度和中心有融冰样高密度片状影,CT表现较有特征性。但本病临床相对少见,以往文献报到较少,在实际诊断中易被忽视而漏诊,熟悉CT表现,则可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性,以避免漏诊或延误诊断而引起肠管进一步损伤。⑤肠壁水肿:表现为肠管壁增厚,多大于5 mm,密度减低,呈条形,可位于一侧管壁,也可位于两侧。肠损伤患者术后证实大多合并肠壁水肿,但CT表现往往不太典型而忽视,这可能是因位急腹症患者不能作常规检查前必要的肠道准备,肠内容物较多,有时与肠壁分界不清。⑥肠系膜血肿及水肿:表现为肠袢结构消失、肠管变形增厚,肠系膜增厚纠集、形态不规则,网膜囊积液混浊,局限性密度增高。⑦肠系膜血管断裂:CT平扫并不能直接显示肠系膜血管断裂,只能显示血管断裂引起的腹腔积血,而外伤性腹腔积血原因较多,诊断肠系膜血管断裂DSA仍是金标准。

3.2 CT检查在肠损伤中的价值 目前肠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仍是CT,CT不但能发现肠损伤所引起的腹腔积液、血肿及肠系膜及肠壁水肿,更能发现肠破裂特异性较高的征像:气腹。常规X线立位片也可作为气腹的检查方法,但如果气体较少,膈下脂肪垫较厚时,易出现假像延误诊断治疗。超声对肠损伤引起的腹腔积液较敏感,对气腹诊断价值不大,而肠损伤特异性较高的征像气腹,腹腔积液并不是肠损伤的特有征像,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损伤均可引起腹腔积液。所示临床怀疑肠损伤的患者,应首选CT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与治疗,防止漏诊或误诊引起并发致命性腹膜炎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1]Xeropotamos NS,Nousias VE,Ioannou HV,et aI.Mesenteric injury after blunt abdominal trauma.Eur JSurg,2001,167:106-169.

[2]周荣康主编.腹部CT诊断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288-297.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7:421.

[4]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248-1249.

[5]郑婷,郭召友,等.十二脂肠壁内血肿的CT诊断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3:404-405.

猜你喜欢

气腹肠壁肠管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免气腹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对呼吸循环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