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顽固性失眠的护理体会

2012-01-23张彩凤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失眠症情志耳穴

张彩凤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河南开封 475000

祖国医学认为,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作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失眠患者进行综合调护,其安全、可靠的疗效受到广大失眠患者的信赖,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失眠的病因病机

失眠的病因虽多,但以情志、饮食或气血亏虚等内伤病因居多,由这些病因引起心、肝、胆、脾、胃、肾的气血失和,阴阳失调,其基本病机以心血虚、胆虚、脾虚、肾阴亏虚进而导致心失所养及由心火偏亢、肝郁、痰热、胃失和降进而导致心神不安两方面为主。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失眠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失眠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1-2]。

2 失眠的预防与护理

对于失眠患者的护理,要注重心理上的开导,调达情志,纠正其看待事物的错误态度,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睡眠环境,对于失眠患者的治疗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者应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按时睡觉,在睡前半小时用温水加醋泡脚,并进行足穴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改善。晚餐应注意饮食的搭配,不可过于油腻,不可食用过饱或过饥影响消化功能,进而影响睡眠;睡前2 h内不饮用浓茶、咖啡和酒等刺激性饮品,并注意睡觉前不要做过量的脑力和体力活动。睡前可喝杯牛奶,或进行适当的阅读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使心境平和,以提高睡眠质量。

2.2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调节卧室的光线和温湿度,减少噪音,保持空气新鲜,被褥干净、枕头高度软硬适宜,去除可能引起不安全感的因素。同时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

2.3 保持七情调和的心境

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通过亲切的语言引导患者,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减少过度思虑,保持心情舒畅。在睡觉前精神放松,情绪安宁,避免外来精神刺激。同时,可播放轻柔舒缓的轻音乐,促使患者尽快入眠[3]。

2.4 选择有助于睡眠的饮食习惯

失眠患者应注意调节饮食,以谨合五味为原则,保护和促进脾胃运化。指导患者多食豆类、鸡、鸭、猪肝、猪心、鱼类、蛋类等;中药食疗可用黄芪粥、党参粥、红枣粥、山药粥等以益气生血,养心安神;睡前不宜饮咖啡、饮料、浓茶、酒等兴奋刺激之品;不进行剧烈的运动,睡前饮水不宜过量;晚餐不宜过饱;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少食辛辣刺激、肥甘及油煎烙烤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2.5 中医特色疗法的正确运用

2.5.1 针灸治疗 针刺、艾灸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大脑皮质功能恢复生理平衡。根据不同症型可选用神门、三阴交、内关、太溪等穴进行治疗。

2.5.2 穴位按摩 可按揉涌泉、睛明、百会、足三里、印堂等穴位,使阴阳得到平衡,有效地防治失眠症。采用按摩方法,可使紧张和亢奋的神经功能得到松弛和安抚,进而增强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促进入睡和熟睡,同时也可以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并可减轻和消除症状[4]。

2.5.3 耳穴按压或耳穴埋豆疗法 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失眠症有较好疗效。多选择耳穴皮质下、交感、心、肝、脾、内分泌、神门等穴位疗效较好。

2.5.4 针灸、按摩和中药汤剂配合运用 根据症型不同,其实证者常用朱砂安神丸、龙胆泻肝汤、黄连温胆汤、保和丸等加减,虚证者常用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归脾汤、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一般情况下,笔者选择针灸、按摩和中药汤剂配合运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5]。

3 结论

失眠症的治疗应做到系统规范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6]。对失眠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可从多方面、多角度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采取综合护理方式,包括生活起居、心理、饮食护理和中医调护,对患者实施优化护理,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对提高失眠症患者的疗效和促进疾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7-8]。

[1] 吴雅文,姜亚军.失眠的中医辨证治疗[J].新疆中医药,2006,24(3):78.

[2] 许兴涛,于峥,杨建宇,等.浅谈中医药治疗失眠症[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8):71-72.

[3] 魏杰,李廷欣,李良 .失眠的辨证施护 [J].河北中医,2001,23(2):215.

[4] 金学兰.失眠的护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1(15):160.

[5] 单莉.耳穴压豆结合情志调理在住院患者失眠护理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1,26(4):774.

[6] 倪明慧.老年住院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32):95.

[7] 刘蓉.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初探[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19):97.

[8] 刘英.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失眠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7):105.

猜你喜欢

失眠症情志耳穴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