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护理要点

2012-01-22江雪英浙江衢州市中医院324002

中国乡村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脑出血静脉护理

江雪英 (浙江衢州市中医院 324002)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中医归“中风”范畴。本病以突发昏迷,一侧肢体瘫痪,语言障碍,视力障碍,大小便失禁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本病的救治过程中,正确的护理很关键。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出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 常规护理

1.1 意识 脑出血患者由于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使脑功能发生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我们可通过简单的问话、针刺皮肤、压眶反射等来判断有无意识障碍及障碍的程度。如患者意识逐渐转清,提示病情好转;如突然转向昏迷,提示病情加重,有再出血或发生脑疝的可能,故动态观察甚为重要。

1.2 瞳孔 脑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是脑疝,可以从瞳孔大小、是否对称及对光反应等改变得到证据。如患侧瞳孔由大变小或两侧瞳孔不等大、烦躁不安、抽搐等,说明病情加重,应积极报告医生,给予抢救治疗。

1.3 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或呕吐物,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取下义齿,舌后坠者应拉出,以免阻塞气道。

1.4 体温 严密观察体温变化。脑出血患者的中枢性发热,系因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所致,常需在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50%酒精擦浴及安宫牛黄丸,必要时戴冰帽。

1.5 脑疝的预防 当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时,说明有颅内压增高,此时应谨防脑疝的发生。使用20%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后应严密观察电解质及肾功能。及时正确的做好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是救治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关键之一。

2 口腔护理

每日用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清洗口腔;口腔污秽腐臭,可用复方佩兰漱口液清洁口腔;口唇干者以凡士林外涂;牙龈出血、红肿者可用银花、甘草、黄芩、五味子等煎水清洗;口疮者可用锡类散、冰硼散或养阴生肌散局部涂敷;抽搐者用牙垫垫于牙齿咬合面,以免咬伤口舌;张口呼吸者要用两层湿纱布盖于口鼻部,避免口腔及呼吸道黏膜干燥。

3 眼部护理

注意保护眼睛,昏迷患者常有眼睑闭合不全,可定时滴眼药水或用生理盐水湿纱布遮盖眼部等,以防止角膜干燥而发生角膜溃疡或炎症。

4 饮食护理

脑出血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气血亏虚,加之风、火、痰等诸多致病因素的影响,身体各器官功能更加衰退。应根据患者病情辨证用餐:痰瘀互结、清阳不升者,饮食应清淡、低盐、低脂;痰湿重者,可给薏苡仁粥、山药粥以健脾渗湿;肝阳偏亢者,可饮用鳖甲汤及核桃仁、芝麻糊、菊花茶等;久病不愈、气血亏虚者,可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猪肝、鱼、瘦肉等。进餐不应过饱,过饱饮食会造成食滞,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不能进食者可鼻饲给予流质饮食,每次鼻饲量掌握在100~150ml,间隔不少于2小时,温度以接近于体温为好,如需同时服用中西药,宜间隔2~3小时,以免出现药物间不良反应。

5 大便护理

大便燥结者可口服大黄、番泻叶,也可用开塞露,必要时戴手套掏取。针灸可使肠蠕动增加,也可以达到通便的目的,常用穴位有大肠俞、天枢、足三里、照海等,实秘者采用泻法,虚秘者采用补法。脐周按摩也可促进肠道蠕动,方法为患者仰卧或半坐卧位,腹部自然放松,操作者用手的大小鱼际肌在患者脐周沿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10~15min,亦可采取穴位按摩于支沟、足三里穴,每日2次,每次50~100下,具有通调腑气的作用。

6 情志护理

中医学认为,情志能够致病,亦能解病。七情是发病的内因,通过情志护理去除致病因素,对疾病的康复非常重要。临床中正确运用语言技巧,对患者采取诱导方式,介绍中风的病因、病机及防治常识,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及时疏导患者焦虑、忧郁、恐惧、孤独等不良心理,以助五脏之气得以通畅和调适。对不同体质性格的人,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对素体阳亢、常与人争吵、稍有不顾就发怒生气的患者更应耐心,注意态度和语气,劝导患者遇事要冷静,只有情绪稳定才能气机通畅,很快康复,要提醒家属及探视者共同做好开导工作。情志护理对昏迷患者的苏醒也十分有益,脑出血昏迷患者是因出血压迫了大脑皮质和网状结构而出现症状,其脑细胞并未完全死亡,只是功能被严重抑制,随着出血的逐渐吸收,对神经的压迫也可慢慢解除,脑细胞的活力可开始恢复。此时如能给予适度地刺激,可加速脑细胞的代谢过程。因此在给患者做护理操作时,应在其耳边轻轻呼唤他的名字,告诉他此次操作的目的、作用和方法,以及会有哪些不适,请他配合,同时家属也应定时地进行各种方式的精神交流,如播放熟悉的音乐、歌曲,定时或不定时地和其拉家常,谈他平日感兴趣的一些人和事,反复刺激他的听觉神经,像建立条件反射一样,促其尽快苏醒。

7 生活环境护理

中医认为,百病发生都与“六淫”相关,“风”为百病之长,脑出血中医称为“中风”,所以一定不能让风直接吹患者的身体。“寒”气最容易致病,各经络均可为寒气所伤,从而伤害人体的阳气,而阳气为人体生长、发育、繁殖之根源,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所以平时病房温度不能调得过低,冬天要注意保温防寒,平时护理操作时尽量先做好保温措施,避免患者在寒气中暴露过久。“湿”气过重可造成患者经络阻滞,使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躯体康复,甚至会加重病情,有条件的病房要把湿度控制在50%~60%的范围。暑、燥、火太过则会伤及人体津液,使血气不足,从而不能荣养五脏六腑。具体还得辨证施护,如阳虚、寒证病人温度偏高些,湿度偏低些;而阳亢、热证病人,温度宜偏低些,光线偏暗等。总之,患者宜在空气清新、光线柔和、室温适中的环境下生活,以防“六气”致病,加重病情。

8 预防并发症

8.1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中风病因机制为气虚血瘀痰阻、脉络瘀阻、清窍脉络不利所致。由于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以致气血瘀滞于脉络,易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应避免在患肢进行静脉输液及深静脉穿刺等操作,以免造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而且拔针后按压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局部形成血栓。需长期输液时,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反复穿刺,使用对静脉有刺激性的药物时更应注意。

8.2 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 早期留置胃管,观察胃液颜色及PH值变化,暂禁饮食,静脉给予止血药,积极补液,维持水、电平衡,同时也可以使用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的中药。如临床中可用牛奶100ml加入中药三七粉、白及粉,胃管注入。

8.3 预防褥疮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需绝对卧床,由于血液循环障碍,不能正常供给皮肤及皮下组织所需的营养,以致组织溃烂、坏死而形成褥疮。对脑出血患者要常规使用气垫床,经常翻身,及时清洁更新污湿的被褥及衣服,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对已经出现的褥疮,初期皮肤发红者,每2h翻身1次,用滑石粉、50%酒精或红花油做局部按摩,注意动作轻柔,防止皮肤破损;中期渗出较多者,可使用思密达外敷于渗出处或涂以甲紫,以有效减少渗出、促进吸收;晚期溃疡形成后,可使用鸡蛋内膜敷于溃疡面,以有效控制溃疡的发展,促进伤口愈合。

8.4 预防肺部感染 督脉为阳脉之海,统摄诸阳,督脉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共有53个穴位,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拍打可以刺激穴位,促使气血流通和调节脏腑,对于咳痰困难者,有助于痰液排出,还可以帮助排出肺泡中的废气,从而预防感染。

8.5 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脑出血患者常有尿潴留及大小便失禁而致易致泌尿系统感染。尿潴留者可针刺关元、气海等穴位,冷、热交替敷膀胱区,刺激膀胱收缩,促进排尿,也可用小腹部按摩或用小茴香肉桂粉与葱白捣成泥状敷脐部等方法刺激膀胱收缩引起排尿反射或留置导尿管。持续导尿者应每日清洁外阴l次,如有污染及时清洗。适当增加补液量以增加排尿,达到膀胱冲洗的目的,必要时用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冲洗膀胱,每日1次。男性尿失禁患者可接尿壶或阴茎套将尿液引流贮尿瓶内,保持床铺干燥,定时取下阴茎套,使局部干燥,防止尿道炎、包皮糜烂。女性尿失禁患者要及时更换尿布,每次小便后用温水擦洗会阴部。大便失禁者应注意做好肛门及会阴部卫生,可涂保护性润滑剂。

8.6 预防废用综合征 功能锻炼可以起到益气活血、舒筋活络、濡养脉络的作用。恰当适时的功能锻炼可预防脑出血患者废用综合征的发生,并对患者下一阶段的康复尤为重要。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操作者由医护人员协助或指导家属进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活动瘫痪肢体的肌肉,防止关节肌肉失用性萎缩。在变动体位后应及时将肢体置于功能位上以防关节畸形。病情稳定后进行床上被动运动,运动的强度由小到大,每日按摩肢体1~3次,每次每个肢体5分钟以上,按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包括关节各个方向的被动运动。

猜你喜欢

脑出血静脉护理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