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地区3岁以下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012-01-15邓丽娟张磊程桂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辅食益生菌儿科

邓丽娟, 张磊, 程桂平

沈阳地区3岁以下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邓丽娟, 张磊, 程桂平

目的 调查3岁以下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整群抽样方法调查501例0~3岁婴幼儿家长有关婴幼儿排便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发生率为9.2% ,1岁年龄组发生率最高;人工喂养、辅食添加不合理、遗传因素、精神因素与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相关,与性别无关。结论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预防应从添加辅食时开始关注,调整饮食结构、均衡饮食、定时排便、适宜的运动、服用益生菌等能够预防便秘的发生。

便秘; 调查; 相关因素; 儿童,学龄前

便秘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症状,虽非危及生命,但可降低儿童的生活质量。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功能性便秘逐渐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的常见问题[1]。为了预防便秘的发生,笔者对0~3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功能性便秘的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情况,为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06/09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做定期体检的0~3岁儿童529例,1例女婴因患先天性肛门狭窄被排除,27例因资料不全被排除,实际纳入分析501例。其中男264例,女237例。年龄~36个月,1个月至1岁组187例,~2岁组164例,~3岁组150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6年北美儿科胃肠肝病营养学会制定的婴儿和儿童便秘的诊断治疗意见[2]:大便次数每周<3次,大便干硬成团块或有排便费力史,持续2周以上。

1.3 纳入标准 (1)体检健康儿童;(2)年龄1个月至3岁。

1.4 排除标准 (1)患有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及全身其他系统疾病;(2)资料不全者。

1.5 调查方法 儿保医生于2012-06/09对居住在辖区内所有0~3岁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同时填写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质量);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辅食添加(时间、次数、添加种类、添加量);(2)排便情况:包括大便次数、性状、硬度、气味、大便量(便条的粗细)、一次排便时间、排便时是否疼痛、费力和便血、是否定时排便、憋便、解除排便方式(开塞露、肥皂条、益生菌、调整饮食结构等);(3)遗传因素(父母有无便秘史);(4)精神因素(环境改变、看护人改变)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发生情况 在被调查的501例婴幼儿中,46例被诊断为功能性便秘,发生率为9.2%。其中男27例,女19例,男女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P>0.05),说明便秘发生与性别无关。

2.2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发生与年龄的关系 见表1。

表1 年龄、性别与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发生情况[n(%)]

表1结果说明,便秘发生与年龄有关,1岁年龄组发生率最高,随年龄增长发生率逐年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6个月时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发生与喂养方式的关系 见表2。

表2 6个月喂养方式与功能性便秘的关系

表2结果表明,与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组相比,人工喂养的便秘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发生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在诸多因素中,添加辅食不合理、父亲或母亲有功能性便秘史、婴幼儿生活环境改变或看护人改变与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发生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P<0.01)。

2.5 解除排便方式 选用开塞露1例,肥皂条3例,口服益生菌16例,调整饮食结构24例。

3 讨论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小儿功能性便秘发生率大致为0.3%~8.0%,占儿科门诊患者的3%~5%,占儿科消化门诊的25%,28%~50%便秘儿童有家族史[3]。本次调查501例3岁以下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的发生率为9.2%。功能性便秘的诊断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标准,2006-05-20/25洛杉矶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美国消化疾病周(DDW~2006),会上专家小组发布了最新修订的罗马Ⅲ标准,共建立2个儿科分类,新生儿/幼儿和儿童/青少年罗马Ⅲ诊断标准[4,5],国内目前均参照此标准。

婴儿从出生开始排不成形便到规律的成形便要经历一定的生理过程,其排便是否正常与进食量、食物成分及肠蠕动有关。因食量不足,经过消化后肠道中剩余残渣少而引起的便秘很少发生,多是因为食物中含蛋白质高,特别是牛奶中酪蛋白含量高,容易在肠道中形成大的皂块而引发便秘。本次调查发现,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喂养有关,人工喂养发生率较混合喂养和母乳喂养发生率高与此有关。本调查还发现,1岁年龄组发生率最高,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越来越低,这与刘伟等[6]对上海市闵行区0~24个月婴幼儿的调查相一致。说明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功能性便秘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机体而产生的,辅食添加过早,过多的添加高蛋白、高钙饮食、饮水少、蔬菜水果摄入量少均易引起便秘,突然的生活环境改变、看护人的改变造成婴幼儿精神紧张,引起便秘。父母亲遗传因素对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强调预防为主,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证实了婴幼儿排便习惯训练在婴幼儿便秘防治中的作用[7],但尚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来支持。益生菌作为肠道的有益菌对缓解便秘起到一定的作用,其中的双岐杆菌的代谢产物乳酸和乙酸可使肠道pH值降低,有利于肠腔维持酸性环境,使肠腔内渗透压增加,水分分泌增加,肠蠕动加快,促进排便,起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本次调查有35%的家长使用益生菌,大多数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添加辅食、适宜的排便训练来缓解便秘、极少数使用开塞露缓解便秘。

综上,本次调查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发生率较高,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功能性便秘的发生。

[1] Pashankar DS,Loening-Baucke V.Increased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evaluated in an academic medical center[J].Pediatrics,2005,116(3):e377-380.

[2] Constipation Guideline Committee of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 and Nutrition.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constipatio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recommendations of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 and Nutrition[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6,43(3):1-13.

[3] 江米足.小儿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分类标准[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9):1353-1356.

[4] Hyman PE,Milla PJ,Benninga MA,et al.Childhood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neonate/toddler[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519-1526.

[5] Rasquin A,Di Lorenzo C,Forbes D,et al.Childhood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Child/adolescent[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527-1537.

[6] 刘伟,肖丽萍,李云,等.上海市闽行区婴幼儿轻度胃肠功能紊乱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2):917-921.

[7] 黄凯娴,孔卫乾,黄向晖,等.162例婴幼儿便秘与排便习惯建立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686-4687.

110016沈阳,辽宁省人民医院儿科(邓丽娟,张磊 );妇产科(程桂平)

邓丽娟(1963-),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营养性疾病的防治,E-mail:syydlj@163.com。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6.042

R256.35

B

1674-3865(2012)06-0567-02

2012-10-28)

张小冬)

癫痫专栏

猜你喜欢

辅食益生菌儿科
益生菌与水产动物肠道健康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益生菌?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宝宝教你判断辅食何时添加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益生菌网
——中国益生菌信息与技术交流平台
中国益生菌网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
分龄宝宝辅食添加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