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敏煎加味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疗效观察

2012-01-15郭凯王红娟陈艳霞肖和印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儿科过敏证候

郭凯, 王红娟, 陈艳霞, 肖和印

过敏煎加味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疗效观察

郭凯, 王红娟, 陈艳霞, 肖和印

目的 观察过敏煎加味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过敏煎加味;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7d后观察两组疗效,1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 观察组治疗7d总有效率为90%(27/30);1个月后随访,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治疗7d总有效率为33.33%(10/30);1个月后进行随访,总有效率为83.33%(25/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次数及咳嗽程度、其他中医症状积分较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1月随访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煎加味治疗儿童CVA临床疗效较好。

哮喘; 咳嗽; 过敏煎/治疗应用; 中医药疗法; 儿童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ht asthme,CVA),是以咳嗽为特征性表现的支气管哮喘[1]。1981年Cloutier等[2]首次报道小儿CVA病例,其临床特点不是表现为反复喘息,而是以顽固性咳嗽为主。文献报道9%~75%的CVA患儿发生喘息,平均有约30%最终进展为典型支气管哮喘[3]。该病多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易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常表现为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常伴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表现,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贻误治疗,使病情迁延,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另外抗过敏类药物不宜长期口服,也限制了对本病的有效治疗。笔者采用过敏煎加味治疗CVA,在改善咳嗽症状的同时,减少本病反复发作,起到未病先防,即病防治的目的,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儿科门诊2011-09/2012-09就诊的 CVA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7.80±34.78)个月;平均病程(5.17±6.67)个月;证候积分(15.1±3.52)分。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67±26.59)个月;平均病程(4.85±2.80)个月;证候积分(13.63±3.77)分。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均符合2008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CVA诊断标准[4]。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咳嗽中风邪犯肺(风热咳嗽、风寒咳嗽)辨证标准[5]。

1.3 纳入标准 (1)符合CVA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咳嗽风邪犯肺辨证分型标准;(3)年龄>3岁;(4)能配合完成治疗疗程者;(5)家长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出现严重喘息症状者;(2)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者;(3)长期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吸入激素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给予过敏煎加味口服。基本方:银柴胡、胡黄连、白芷、防风、钩藤、乌梅、五味子、蝉蜕、荆芥、紫苑、百部、炒白术。根据入选病例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加减,风寒咳嗽金沸草散加减,风热咳嗽桑菊饮加减。用量根据患儿年龄、体质等斟酌,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100mL,7d为1个疗程。

1.5.2 对照组 口服开瑞坦+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开瑞坦用法:<30kg,每次5mg,每日1次;>30kg,每次10mg,每日1次;睡前口服,疗程7d。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用法:3~5岁,每次5~10mL;~14岁,每次10~15mL;每日3次口服,疗程7d。

1.6 观察指标 治疗7d时观察咳嗽症状(次数及程度)积分及相关中医证候积分,1个月后进行随访。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的疗效标准拟定[6]。(1)临床痊愈:咳嗽平时基本不发作,发病程度较前明显减轻,咳嗽发作次数、发病程度积分总和减少≥95%;(2)显效:咳嗽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病程度较前减轻,咳嗽发作次数、发病程度积分总和减少≥70%;(3)有效:咳嗽发作次数有所减少,发病程度较前有所减轻,咳嗽发作次数、发病程度积分总和减少≥30%;(4)无效:咳嗽发作次数及发病程度均无改善,咳嗽发作次数、发病程度积分总和减少不足30%。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包,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7d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7d临床疗效比较[n(%),n=30]

表1结果说明,治疗7d后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1个月随访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1个月随访临床疗效比较[n(%),n=30]

表2结果说明,观察组随访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中医证候、咳嗽次数及咳嗽程度、其他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咳嗽次数及咳嗽程度、其他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n=30)

表3 两组中医证候、咳嗽次数及咳嗽程度、其他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n=30)

注:与治疗前比较,at=2.455,2.185,2.046,P=0.02,0.00,0.018,均<0.05;与对照组比较,bt=1.238,1.125,2.198,2.950,2.640,1.565,P=0.012,0.023,0.017,0.032,0.048,0.026,均<0.05。

项目 组别 疗前积分 疗后积分 随访积分中医证候 观察组 15.10±3.52 5.53±1.72ab 2.43±1.85b 3.03±1.38 2.23±1.22 1.70±0.99对照组 13.63±3.77 9.60±2.46 6.80±1.77咳嗽次数及程度 观察组 12.00±3.35 4.93±1.48ab 2.23±1.81b对照组 10.60±3.16 7.37±2.16 5.07±1.36其他中医证候 观察组 2.93±1.34 0.60±0.62ab 0.20±0.41b对照组

表3结果说明,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次数及咳嗽程度、其他中医症状积分较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1个月随访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儿童CVA病因复杂,受遗传和双重因素影响,其中过敏体质与本病关系密切。本病实际上是以咳嗽为主症的支气管哮喘,其病机是以持续气道炎症反应与气道黏膜高反应性为主要病理改变[7]。可归属中医“咳嗽”范畴,但病机与哮喘相似,治疗亦可从“哮”入手[8]。对本症的治疗更多的学者主张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及H2受体拮抗剂单一或联合激素、抗生素[9]。但由于小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支气管管腔狭窄、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痰液不易排出。若过多地服用中枢性镇咳药,容易造成痰液大量潴留在呼吸道内,引起气管阻塞,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现象,甚至继发细菌感染。若一味地治标,将使病情发展,最终可能发展成为哮喘,严重地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10]。

古代医籍中无CVA之病名,因而对其病因病机论述较少,但医家们辨治咳嗽的经验对治疗此病有所启示。《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河间六书·咳嗽论》“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风为六淫之首,其他外邪多随风邪侵袭人体,故咳嗽常以风邪为先导”;《诸病源候论》中将“风咳”列为诸咳之首;《临证指南医案·咳嗽》曰:“肝阳化风,旋扰不息,致呛无平期”,均说明风邪在咳嗽中的重要地位。现代医家认为其病因病机为内有伏痰,遇感触发而呈反复发作,应从风从痰论治,治当祛风解痉、化痰止咳[11]。

过敏煎原方出自名中医祝谌予,主要治疗过敏性鼻炎及荨麻疹,笔者根据东直门医院李素卿教授及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肖和印教授临床使用该方加减治疗CVA的经验进行总结。方中银柴胡味甘性凉,清热凉血;防风味辛甘性温,祛风胜湿;乌梅味酸性平,收敛生津;五味子味酸性温,敛肺生津;紫苑、百部可润肺降逆止咳;蝉蜕、荆芥可祛风解表、通窍宣肺;钩藤可熄风止痉;炒白术健脾益气,顾护脾胃;甘草味甘性平,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寒热共济,有收有散,收者顾其本,散者祛其邪,故对咳嗽变异性患儿有良效。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乌梅能抗过敏,可以因为非特异性刺激,产生更多游离抗体,中和侵入体内的过敏原;五味子能够扩张气道,缓解由于气道痉挛引起的顽固性咳嗽[12]。氯雷他定是抗组胺药,单独使用效果较差,而长期应用易出现抗药性,而降低疗效;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以麻杏石甘汤为组方,用于治疗小儿肺热咳喘。

本研究以过敏煎加味治疗CVA 30例,在中医证候和减少咳嗽次数、缓解咳嗽程度方面均有明显疗效,表明该方治疗儿童CVA临床疗效良好,尤其是远期疗效更优,值得推广使用。

[1] Johnson D,Osborn LM.Cough variant asthma:a review of the clinical literature[J].J Asthma,1991,28(2):85-90.

[2] Cloutier MM,Loughlin GM.Chronic cough in children:a manifestation of airway hyperreactivity[J].Pediatrics,1981,67(1):6-12.

[3] 洪建国.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儿童慢性咳嗽 [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6):431-434.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3-753.

[5]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5-66.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1-62.

[7] 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3,1(4):249-251.

[8] 陈树宝.儿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0-120.

[9] 陈雪峰.罗红霉素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4,10(6):53.

[10] 全国儿科哮喘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1998,26(12):747-751.

[11] 洪冰.中医辨证加西药治疗成年过敏性咳嗽46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6,26(7):31-32.

[12] 袁安冬,李红涛.过敏煎合二陈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和对血清IgE值的影响[J].光明中医,2007,22(7):53-54.

100102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儿科

郭凯(1981-),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E-mail:liangweilong1208@126.com。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6.036

R562.2+5

B

1674-3865(2012)06-0555-03

2012-10-31)

黄伟)

调查研究

猜你喜欢

儿科过敏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过敏8问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远离季节性过敏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人为什么会过敏?
花粉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