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X线摄影在儿科检查中图像质量和曝光量分析

2012-01-15徐明张景云于新设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儿科剂量

徐明, 张景云, 于新设

数字X线摄影在儿科检查中图像质量和曝光量分析

徐明, 张景云, 于新设

目的 对儿童数字X线摄影(DR)与模拟X线摄影在图像质量和曝光量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DR在儿科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分别对患儿胸部、腹部以及四肢进行模拟X线摄影和DR,对两组图像质量、曝光量以及小病灶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R在图像质量、小病灶检出率上均高于模拟X线摄影,且曝光剂量低于模拟X线摄影。结论 与模拟X线摄影相比较,DR图像质量和小病灶检出率更高,更符合影像诊断要求;曝光剂量更低,对儿童的辐射剂量更小,更有利于在儿科X线检查中应用。

数字X线摄影; 图像质量; 曝光剂量; 儿童

20世纪90年代,数字X线设备被欧美等发达国家陆续研制出来,并迅速应用到临床各科X线检查中。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的优势在于免去了使用化学药品冲洗胶片的时间和麻烦,而且数字化的照片便于传输和后处理。与模拟X线摄影成像相比,DR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动态范围大、信息量多、成像速度快、工作效率高[1]。目前,DR在临床内科、外科、妇科等各科的摄影检查中应用广泛,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更丰富的影像信息。为此,笔者将DR与模拟X线摄影在儿科中的图像质量和曝光剂量进行比较,讨论DR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09/2011-09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儿科病房住院的612例患儿的影像资料,按影像资料分成两组,试验组305例,其中男160例,女145例;年龄1~5岁。对照组307例,其中男165例,女142例;年龄1~5岁。试验组全部来自DR的患儿病例,其中胸部摄影为123例、腹部摄影为56例、四肢骨骼摄影为126例;对照组均来自于模拟X线摄影的儿童病例,其中胸部摄影为125例、腹部摄影为54例、四肢骨骼摄影为128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及摄影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胸部摄影为肺炎患儿病例,腹部摄影为肠梗阻患儿病例,四肢及骨骼系统为小儿骨折与脱位患儿病例。

1.3 排除标准 (1)非小儿肺炎;(2)非肠梗阻及非骨折与脱位患儿病例。

1.4 方法 选择4名医学影像诊断专家分别对两组照片质量进行评价;DR设备选用型号为RAB-60的Kodak Direct View DR及配套影像工作站;模拟X线设备选用日立500mA普通X线设备,高速增感屏与柯达胶片组合,配套全自动洗片机。根据图片质量分为甲级片记3分、乙级片记2分、丙级片记1分,计算两组甲、乙、丙级片各自的总分。

1.5 图片质量判定标准 采用《全国放射科QA、QC学术研讨会纪要》为标准[2],

1.6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及曝光剂量。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并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以±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方差分析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 试验组图像总评分为(882.75±15.44)分,对照组为(714.75±17.40)分,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6,P<0.01)。两组图片质量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图片质量比较

表1结果表明,试验组在小儿肺炎、肠梗阻以及小儿骨折和脱位等儿科常见病的诊断方面,图像质量均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曝光剂量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胸部、腹部、四肢曝光剂量比较(±s,mAs)

表2 两组胸部、腹部、四肢曝光剂量比较(±s,mAs)

注:与对照组比较,at=16.79,16.01,15.36,P<0.01。

组别 n 胸部 n 腹部 n 四肢试验组 123 9.45±2.28a56 15.04±2.61a126 7.41±2.38a对照组125 14.43±2.39 54 23.33±2.82 128 11.89±2.28

表2结果显示,在曝光剂量方面,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与成人相比,儿童对X线辐射的敏感性高,身体结构的天然对比度较差,而且病情变化较快。因此,对儿童进行X线摄影时要求有更小的曝光剂量、更少的曝光次数,并注意放射线的防护。

与屏-片系统X线曝光剂量比较,DR的曝光剂量应选择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由于DR的探测器质量和图像后处理软件不同、滤线器的栅比不同,加上小儿患者年龄、体质和投照部位的组织结构及厚度等的不同,在曝光量的选择方面应该根据具体的设备参数和儿童身高、体质量、组织厚度等因素全面的进行考虑。曝光量过大和过小都是不合理的,对儿童进行DR,其曝光量应该在屏-片系统曝光量的1.3~1.5倍范围,才能保证数字图像质量达到最佳[3]。临床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情况下尽量减小曝光剂量,减少对儿童的X线辐射。DR图像后处理功能可以根据具体部位和临床诊断的需要对图像的对比度进行调整。因此,DR能够做到以最小的曝光剂量获得最满意的影像。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在显示病变的清晰度及曝光剂量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由于DR系统的成本较高,限制其广泛的应用,相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更新,高清晰度、低辐射量的影像设备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音。

[1] Child PL Jr,Christensen GJ.Digital radiography:an improvement?[J].Dent Today,2010,29(8):100-102.

[2]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会.全国放射科QA、QC学术研讨会记要[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134-138.

[3] 袁聿德,陈本佳.医学影像检查技术[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

110101沈阳,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

徐明(1977-),男,讲师。研究方向:医学影像技术的教学及应用研究。

张景云,110101沈阳,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6.035

R144.1

B

1674-3865(2012)06-0553-02

2012-11-21)

张小冬)

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儿科剂量
·更正·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中国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