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疮净”佐治儿童疱疹性咽峡炎80例疗效观察

2012-01-15刘艳晨刘宏权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佐治咽峡炎口疮

刘艳晨, 刘宏权

“口疮净”佐治儿童疱疹性咽峡炎80例疗效观察

刘艳晨, 刘宏权

目的 观察“口疮净”佐治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静脉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静脉滴注及退热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服用自拟中药“口疮净”,日1剂,频服,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退热、疱疹及溃疡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39例,有效41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退热时间及疱疹或溃疡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疮净”佐治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疱疹性咽峡炎; “口疮净”/治疗应用; 利巴韦林/治疗应用; 传染病; 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为一种儿童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甚至拒食。近2年来均有流行[1]。清远市中医院儿科试用自拟中药“口疮净”联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该病,在缩短发热时间,促进溃疡愈合,提高疗效等方面取得满意效果,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认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清远市中医院儿科2011-03/2012-09门诊及住院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8个月至7岁,平均3.1岁。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6个月至6岁,平均2.8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2)初诊病程2d以内;(3)无其他并发症;

1.4 排除标准 (1)单纯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及手足口病患儿;(2)就诊前已治疗者;(3)不能坚持服药;(4)同时应用其他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芜湖康奇制药有限公司)10~1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同时给予退热、补液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辅以自拟中药“口疮净”(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板蓝根、黄芩、淡竹叶、蝉蜕、玄参、麦冬各6g),取汁150mL,日1剂,频服;高热者加石膏6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3g,呕吐者加竹茹6g,流涎者加黄连1g,无汗恶寒或风寒化热者加荆芥5g。用药期间宜清淡半流饮食,避免辛辣、生硬刺激性食物,多饮水。5d为1个疗程。

1.6 疗效评价标准 (1)显效:用药24h内体温正常、不反复,3d内疱疹或溃疡消失;(2)有效:用药24~48h内体温正常、不反复,3d内疱疹或溃疡大部分消失;(3)无效:用药48h体温不降或升高,3d后疱疹或溃疡不消失[1]。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珔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t=4.94,8.57,P<0.05。

组别 n 退热平均时间 疱疹或溃疡愈合时间观察组 80 2.0±0.5a 3.4±0.3a对照组50 2.7±1.1 4.6±1.2

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溃疡及疱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时期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侵袭1~7岁儿童,大多数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偶尔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流涎,重者影响吞咽功能,婴幼儿可表现为拒食、哭闹,于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可见2~4mm大小的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一般病程4~6d,重者可至2周,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尚无特殊治疗,仅限于对症[2]。目前西医多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该病,其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对多种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对流感、腺病毒肺炎,甲型肝炎、疱疹、麻疹等有防治作用[3]、但静脉给药后,药物主要集中在红细胞内,半衰期长达40d,而达到呼吸道表面浓度很低,并且全身用药对血液及肝功能有不良影响,因此临床评价不一[4]。近年来国内有不少儿科工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属“感冒”范畴,小儿肺脏娇嫩,不耐邪扰,脾常不足,易受损伤,其病变部位在肺脾二经,多由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热毒上攻,结于咽喉所致,治以清热解毒、利咽消肿[5],由于热病易耗津伤阴,加上小儿阴常不足,因而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清热时要兼顾养阴。本方“口疮净”中金银花、连翘、黄芩能清热解毒,清肺胃之热;板蓝根、蝉蜕除热,凉血,利咽;竹叶清热生津除烦;麦冬滋阴生津,使津液上乘而咽窍得养;玄参养阴清热、泻火解毒。诸药合用,各逞其长,共奏清热利咽,滋阴生津之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3],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均有抗菌、抗病毒作用,黄芩中的有效成分黄芩甙可发挥抗过敏、消炎退热的功效。

本研究表明,“口疮净”在佐治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上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退热时间,促进疱疹及溃疡愈合,缩短病程,减少患儿痛苦及输液的副反应,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疗法;且中药为纯天然制剂,毒副反应小,家长易于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好,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1] 高海燕.银尔通佐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50例临床观察[J].药物与临床,2011,1(13):111-112.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7.

[3]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3.

[4] Graci JD,Cameron CE.Quasispecies,error catastrophe,and the antiviral activity of ribavirin[J].Virology,2002,298(2):175-180.

[5] 徐润珠.自拟清解利咽汤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48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2):39.

511500广东 清远,清远市中医院儿科(刘艳晨);133700吉林 敦化,三三零五职工医院中医科(刘宏权)

刘艳晨(1966-),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E-mail:hsyfaw@yahoo.com.cn。

10.3969/j.issn.1674-3865.2012.06.028

R766.11

B

1674-3865(2012)06-0540-02

2012-11-07)

张小冬)

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佐治咽峡炎口疮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Meta分析
口疮试试中药含漱
夏季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多发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羊口疮治疗方法
冤狱
凉膈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