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搜商:网络信息时代的学习者必备能力

2012-01-12曾细桃钟志贤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主义关联

曾细桃,钟志贤

(1.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6;2.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6)

搜商:网络信息时代的学习者必备能力

曾细桃1,钟志贤2

(1.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6;2.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6)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图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高效地搜索所需信息的能力即搜商,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力。本文从关联主义的理论基础来审视搜商,阐述搜商提出的背景、概念、时代意义,以及搜商的构成要素,最后总结出提升搜商的几点建议。

搜商;关联主义;网络信息检索

为反映人的智慧水平,便有了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的概念,它主要检测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注意等能力,还曾经一度把它与成功挂钩。经过一段时期的验证,人们发现单凭高智商在很多情形下还不能取得成功,而对情绪的操控能力、毅志力、抗挫折能力等,反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于是,美国心理学家洛维和梅耶在1990 年提出了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的概念。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高度发达,人类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变,靠智商和情商已不能全面预测人的成功与否。新环境要求人具备新能力,在这种情形下,一种全新的智力商数:“搜商”(Search Quotient,SQ)便浮出水面。随后,它的重要性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成为与智商、情商相提并论的第三大能力。

一、搜商的概述

(一)搜商提出的背景

1、网络信息时代学习的新变迁

微机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标志着人类已步入网络信息时代。网络给知识的共创和共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信息资源正以指数级的形式填塞着网络。一方面使得互联网络呈现出“富资源”的状态,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使信息资源以繁杂无序性、离散性、冗余性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网络信息时代学习者,面对浩瀚凌乱的信息海洋,如何准确定位所需信息资源,并通过相关的工具和技巧来高效获取,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挑战。信息资源的极度丰富性使任何一个人穷其毕生精力也无法掌握某一领域的全部知识,造成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往往具有局部性、碎片化的特性。怎样有效地搜索知识碎片并在它们间建立起关联,拼凑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图,这也是网络信息时代需应对的学习变迁。

如何高效地传播和存储信息也是当今学习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最终发现网络技术工具和存储设备便是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案。如感测工具是人类感官获取信息的延伸,通信工具是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功能的延伸。这些工具和设备不仅使人们方便、快捷地使用信息,也极大地减轻了认知负担,把人们从背诵、识记等低阶思维中解放出来,投身于批判、创新、问题决策等高阶思维活动当中。在如此情形下,若还有人以“过目不忘”、“学富五车”的本领而炫耀,必会贻笑大方。此等事务早已被物化的人工产品所代替,当下时髦的是注重提升信息搜索、挖掘、整合和创造的能力。

2、网络信息时代学习的新理论

面对已发生巨变的环境,如何确切地解释当下的学习,原有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三大理论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关联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诞生了,它是时代召唤的产物。早在2005年,Siemens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其中Connectivism也译为联通主义),他在该文中系统提出了关联主义的思想。关联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个连接专门节点或信息资源的过程,学习即创建网络[1]。可以说,搜索专门节点或信息资源的能力反映出学习的能力。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科学地解释了网络信息时代学习的新变化,折射出适应新变化所需的能力要求,也为后来搜商概念的出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关联主义视角下的搜商

1、搜商的概念

中搜CEO陈沛是最先提出搜商概念的人之一,他认为搜商是人们借助工具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即搜索智力。他觉得搜商人类古已有之,从问路、查地图、翻阅资料到使用搜索引擎都是人类搜商的体现。搜商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人们所有搜索行为的智力,也称“泛搜商”。[2]狭义的搜商是从步入网络信息时代,特别是网络搜索引擎出现以后才提出的,是指人们运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的浩瀚数据海洋中寻找到所需信息的能力。本文的搜商是指在网络信息环境中,根据信息需求,选择适当的搜索工具来搜寻所需信息,从而求解特定问题的系列能力的融合。

中外的一些研究人员也曾提出与搜商相类似的概念。Elliont Masie曾形象提出指尖知识(Fingertip Knowledge)的概念。它是指应用诸如Google之类的搜索引擎、其他各种社会性网络以及企业、单位和机构内部的局域网,迅速快捷地检索和获取信息的知识与技能。我国也有人把利用搜索工具与所需信息建立连接,并通过辨别、分析、综合和生成等转化为知识,从而提升自己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学习模式命名为 “搜索式学习”(Learning through Information Retrieval)。[3]虽然提出的概念不尽相同,但它们所指的核心能力却不约而同,都指信息的搜取能力。本文采取搜商一词,基于这一喻指能很好的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当下它与“智商”、“情商”同等重要。

2、关联主义视角下的搜商

搜商是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孕育的,就必须接受同时代的学习理论——关联主义的检验。关联主义理论中,“连接专门节点或信息资源”、“知道从何处寻找信息”、“培育和维护各种连接、善于与外源建立有效的连接”这些都是搜商的直接体现。从关联主义的视角来看,搜商是指人们为获取信息源,在互联网络的环境中,搜寻所需系列节点从而初步建立起连接的能力。搜商蕴含的关联主义相关原则如表1所示:

表1 搜商蕴含的关联主义相关原则

(三)搜商的时代意义

从以上的阐述中可以看出,搜商是应对新变化的法宝,它是网络信息时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其时代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搜商是网络信息时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作为网络信息时代公民,面对浩瀚凌乱的信息海洋,唯有牢牢抓住搜商这叶扁舟,才能避免“在信息的海洋里忍受着知识的饥渴”,方可快而准地航行到信息节点的目的地。针对知识储量局部性、碎片性的特征,我们要能够搜寻到散落于互联网各角落的系列信息节点,并把它们有机关联起来,才能窥视领域的大致全貌。节点的搜寻,关联的建立,这些都离不开搜商。

2、搜商是学习力的重要表现

网络信息时代,知识的半衰期日益缩短。大学四年当中学到的知识到毕业时早已过时,如今招聘市场上的许多工作,几年前都根本不存在,学习的速度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如何适应变化如此迅速的社会?我们应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衡量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点之一在于能否找到新知识源。信息时代的学习已与传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不同,课本与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互联网络成为获取知识的良好途径。从关联主义的角度来看,新时代的学习模式如图1所示。图中各节点的内容如表2所示。

图1 网络信息时代的学习模式

表2 学习模式图中各节点的内涵

学习即创建网络连 接的过程,其中的网络连接包括内外网络的连接。内网连接主要发生在人的大脑当中,即通过不断优化或重建神经网络来建立起个人知识网络的过程。外网连接就是与外部节点建立起知识网络连接的过程,外部节点构成的网络主要包括社会网络和互联网络,具有“从关系中学”、“分布式学习”的显著特点。人们可以从现实或网络中的教师、朋友那获取知识,也可以把部分认知负担下放到网络或人工制品中,如网络存储空间、共享资源网站、工具设备等等。同时,个人与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知识互长的关系统一体。人们将个人知识网络带入学习共同体,从而丰富了集体知识;学习共同体也为个人的知识学习提供回馈,使学习者得以继续学习。此外,学习还蕴藏于实践之中,包括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

网络信息时代搜商已成为重要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足不出户便能知晓整个世界”,“无师便能自通”等等这些情形在网络信息时代就能轻易的实现。于是,搜商对学习力的重要性也就日益突出,渐渐成为了衡量终身学习能力的指标之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搜商即个人知识网络中系列节点的搜寻和建立连接的过程,实质上是试图建立起一个跨越时间、空间、人与人工制品等多维度的信息集合。

3、搜商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能力之一

信息素养是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工具来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生产、使用交流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4]信息素养的核心能力是信息能力,即信息的搜寻、使用和评价的能力,这些与搜商的含义不谋而合。因此,可以说,搜商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能力之一。

早在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就曾联手开发了《面向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tudentLearning,ISSL),并得到广泛推广。在该标准中包涵了以下几条: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地评价信息;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5]这几点无一例外都是在强调搜商对于21世纪学生的重要性,是信息素养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二、搜商的构成要素

综合李卫红(2011)、丁韧(2011)等人对搜索能力的相关论述,得出搜商主要由搜索的意识、搜索的技能、信息评价能力三个要素构成。这三者不是独立运行,而是有机的融合,达到一体的地步。如图2所示。下面只是为阐述的方便性,而暂时分割出来单独介绍。

图2 搜商的结构

(一)信息搜索的意识

信息搜索的意识是指人们能够意识到搜商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作用,当有需求时,会把搜索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并能够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快速而准确地搜寻所需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还能意识到不断提高搜商的必要性和具有主动提升的自觉性。良好的信息搜索意识是成为高搜商学习者的前提条件。信息搜索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信息的敏锐性、定位与搜寻。信息搜索意识弱的公民,往往对信息需求不强,问题求解的渠道单一,提升搜商的动机弱。

(二)信息搜索的技能

搜索技能是搜商的核心要素,高搜商的学习者往往是通过高效的搜索技能突显出来的。搜商的技能又包括:信息需求表达能力和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需求表达能力是指公民对自己的信息需求在头脑中有个清晰界定,并能够通过使用一些关键词或搜索语句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的能力,是一个隐性信息需求显性化的过程。信息获取的能力是指根据自身特定的信息需求,通过一定的搜索方法和策略,准确、快速地搜索出有关联的全部信息节点。搜商技能的评价准绳是:“全、准、快、便、省”,即检全率、检准率、检索快捷、检索方便、检索效益,其中最主要的是“全”和“准”。[6]

(三)信息的评价能力

信息的评价能力并非是一个单独过程或最后阶段,而是贯穿于前两个要素当中。信息的评价是对整个搜索过程中的信息的质量进行评价,再根据现阶段搜索效率的情况,决定是否要变换搜索方法和策略,起着诊断、甄别与剔除的作用。

信息评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行 “评”,即对信息辨识。当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观点臧否不一,虚假欺诈资源充斥网络,因此有必要对信息的真实性与可信性进行辨识。生存于网络信息时代,想要高效搜索到所需信息,必须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能透视信息变幻莫测的表层皮囊,还原信息的本质面目。简而言之,对信息进行辨识就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二是进行“价”,即对信息估价。通过对信息进行辨识,确定了信息是真实可信,也并不代表就是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很可能是一些无关信息。这时还需要具备区分重要信息与非重要信息的能力。这里还涉及到对搜索到的信息与所需信息的吻合程度进行衡量,它是信息身价的主要判断标准。除此以外,信息价值的高低,还与其现时性、流动性和权威性有关。信息估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去粗取精的判断过程。

三、搜商的提升

搜商的提升主要从信息搜索的意识、搜索的技能、信息评价能力这三个方面来改进。当学习者的搜商得到提升后,还要警戒几种不良现象,做个独立自主、有信息伦理的高搜商的人。

(一)提升相关的思维能力

搜索的意识和信息评价这两方面的能力主要涉及于思维层面,关键在于平时养成对信息的感受力、洞察力和判断力,逐步提升自己的信息捕捉能力和深度挖掘能力。要提升搜商,就必须要提升相关的思维能力,两者是相互对应的,如表3所示:

表3 搜商中所需的思维能力

(二)提升信息搜索的技巧

搜索技能评判的两条主要原则是“全”和“准”。下面从提升“检全率”和“检准率”两个方面的相关技巧进行总结,如表4、表5所示。

1、提高检全率的技巧

表4 提高检全率的技巧

2、提高检准率的技巧

表5 提高检准率的技巧

(三)注意事项

当我们认识到搜商对生存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学习者是何其重要,并开始不断提升自己的搜商后,我们还需要警惕一些现象。如:“网络依赖症”、“网络人质”等。它们的“症状”是,一遇到问题便上网搜索,一离开网络便六神无主,毫无主见,浑身不自在,甚至有些人达到“三不境界”:不记忆任何资料、不思考任何问题、不撰写任何文案。[7]自从网络信息丰富和搜索工具普及以后,任一领域的信息,学习者便可从网络中轻松获得,不需翻阅厚重的书籍或咨询严肃的学者,只需短短的几秒钟,在键盘上敲击几下便可知道答案。长此以往,学习者锻炼了手指却荒废了大脑,信息不流经大脑,从一只手进,另一只手出,大脑思考的区域和功能便日益萎缩,最终变成了网络信息的“吸血鬼”和“寄生虫”。

所以要成为一个高搜商的学习者,便要能做到科学合理地利用搜索,不要成为它的奴隶和附庸,要清楚认识到任何东西过分依赖的形成,便是丧失独立人格的过程。利用工具是为了提升效率,卸载人脑认知负担,而不能完全取代人脑的思考与创造,唯有大脑而不是电脑才是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源泉。

四、结语

网络信息时代,搜商已成为一种终身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也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能力之一,因而有必要对搜商进行全面研究。先洞悉时代变迁对学习的新要求,为搜商的提出交待背景,再从关联主义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搜商的内涵。接着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搜商的三大要素:搜索的意识、搜索的技能、信息评价能力。最后从思维层面和技巧层面总结出提升搜商的一些建议。然而,搜商三大要素只是个较笼统的表述,各要素之下又包涵哪些具体的子能力,各子能力能否在关联主义理论中找到支撑,子能力间是什么关系结构,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更深入阐述搜商,提升终身学习力。

[1]George Siemens.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 [J].Instructional technology&distance learning,2005,(02).

[2]陈沛.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怀诗,曹惠娟.检索式学习:意义、方式与发展[J].开放学习,2009,(04).

[4]钟志贤,汪维富.Web2.0学习文化和信息素养2.0[J].远程教育杂志,2010,(04).

[5]AASL,AECT.Information LiteracyStandardsfor Student Learning [EB/OL].[2012-02-15].http://www.ala.org/AASL/ip_nine.html

[6]王颖春,影响网络信息检索效率的因素与对策[J].现代情报,2007,(09).

[7]崔逾瑜,石小利“搜索引擎依赖症”悄然浮现[N].湖北日报,[2009-03-18].

G40-057

A

1008-3537(2012)03-0061-05

2012-06-03

曾细桃,女,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教学设计;

钟志贤,男,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江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一类岗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远程教育、教学设计。

刘石玉

校 对:里 仁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主义关联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新写意主义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近光灯主义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奇趣搭配
信息时代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