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资源管理能力现状调查研究——以江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2012-01-12陈芳芳钟志贤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利用网络管理策略协作

陈芳芳,钟志贤

(1.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6;2.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6)

大学生网络资源管理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江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陈芳芳1,钟志贤2

(1.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6;2.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46)

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进行网络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而网络学习策略是影响网络学习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本文以教育技术专业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网络资源管理的五个维度(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以及寻求他人支持策略和网络协作小组的构建和管理策略)上了解其基本现状,在对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教育技术专业大学生网络资源管理策略能力提出了培养途径的一些建议。

大学生;教育技术学专业 ;网络资源管理策略

一、网络资源管理策略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一)网络资源管理策略的含义

网络学习策略是指为了优化学习者网上学习的过程,提高网上学习效果而进行的一系列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包括在网上学习从准备到评价的整个过程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和调控方式等。目前对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多数仍依据国外迈克卡等人(Mckeachie etal 1990)的三因素结构,即划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1]

其中资源管理策略是学习者通过对学习环境和资源的调配以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它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以及寻求他人支持策略和网络协作小组的构建与管理策略。[2]

(二)资源管理策略的重要性

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具有以下四大显著特征,1)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需求成为新的生产力;2)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3)适应变化与创新是生命线。4)协作是最主要的生存与发展方式。[3]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的需求也不一样,数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学习中的听、说、读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能够适应网络学习,并能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总之一句话,一个强的学习能力是关键,学习能力是指 “个体所具有的能够引起行为或思维方面比较持久变化的内在素质,并且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才能形成和发展”,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4]

作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大学生,需要有很高的信息素养,这就这要求教育技术专业的大学生要有很强的网络学习能力。在网络资源管理方面,教育技术学学生群体应该是大学生群体的引领者。

而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应具备如以下几个能力:①深入而扎实地学习教育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以后从事教学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②具备教学设计能力。③具有教育信息处理的能力。④具有构建、维护舞台教学系统的能力。⑤教学软件制作的能力。⑥信息化教育科研能力。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⑧管理能力,能够对教学系统、资源、信息、项目、知识进行信息化管理。[5]

以上八种能力,不仅印证了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同时也给所有大学生一个适应未来教育的一个启示。针对以上八种能力,除了在平时要多加锻炼外,我们还必须拥有一个好的学习策略,因此,网络学习策略是网络学习者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而已经成人的大学生来说,已经预备有自己的思想方法,而对于整合资料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相对固定,因此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在大学期间很难提高,但是在网络资源管理策略方面还是可以提高的。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网络资源管理策略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

二、江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网络资源管理能力现状

(一)研究方法及过程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在借鉴和参考了《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学习问卷调查》[6]、《时间管理倾向量表》[7]和曹杨等2010年在《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上的文章《远程学习者自我效能感探析》[8],设计了《江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网络资源管理策略能力调查问卷》。

问卷将网络资源管理策略划分为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寻求他人支持的求助策略和网络协作小组的构建与管理这五个维度。并将五个维度进行细分,时间管理倾向细分为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9],其中本研究主要针对时间监控观进行了调查。努力管理策略细分为动机归因(其中又分为稳定性维度、内在维度和可控性维度)和自我效能论(认知效能感、技能效能感、情感效能感)[10,11,12],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又细分为实际空间和网络学习环境[13],寻求他人支持的求助策略又分为常规的求助、非正规求助、有帮助的活动降低对成绩的期望、改变目标[14],网络协作小组的构建与管理又细分为小组构建策略、小组集体效能激发策略、小组协作学习策略、小组团体评定策略[15]。针对每一个维度进行题目设置,经过筛选,最终将问卷设置为24道题,其中选择题23道,简答题1道,排序题1道。

本问卷采用的是随机抽样的方式,以江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为抽样对象。涉及其专业有四个年级,其中大一有39人,大二有69人,大三有46人,大四有66人,总人数为220人。鉴于该专业学生,大三有参加支教的,大四有已经签约工作或者去找工作不在学校的,本人于2011年3月,在江西师范大学,对该专业的四个年级在校生发放了180份问卷。回收问卷164份,回收率为91.11%,有效率为89.44%,因此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真实有效。其中按年级和性别进行了分类。使用Excel软件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同一年级里,男生和女生的所做问卷的差异不是很大,因此,在调查分析中,只针对所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性别上的分析。其他则只对各个年级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基本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经常利用网络学习的学生在各个年级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0.25%、40.32%、52.17%、37.84%,从总体上来说,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频率在增加。同时,我们发现很熟悉利用网络查询资料所占比例由一年级的23.07%上升到四年级的48.65%,利用网络查询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男生和女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基本上相近。

2、时间管理能力

在时间管理倾向的调查中,主要是从学习前的设置目标、计划情况,时间的优先级问题,时间的分配这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1)学习前设置学习计划情况

表1 利用网络学习前设置计划情况调查表

根据表1可以得出,四个年级中超过60%的学生都会在学习前设置学习计划,其中约占一半的人会偶尔偏离学习主题,但从总体上说,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在学习前设置学习计划的情况还是越来越好。

(2)学习前设置自己的学习目标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四个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会在学习前设置自己的学习目标,但是大二年级的学生对设置学习目标的人数只占本年级的2.66%,非常的小。而对于“不会,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定”则随着年级的增大,比例也在不断地加大。

对于目标能够达到的程度来说,没有根本不能达到的,但是能够全部达到目标的人数却十分少,都分布在大二,所占比例为6.45%,但是随着年级的增大,能够大部分达到目标的比例也在增加,其中大三年级比例最高,为73.91%。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在网络学习中目标的达到程度调查表

(3)利用网络学习期间时间的优先级情况

在学生对时间的优先级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克制自己不在网上查阅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资料,“基本能”和“不太能”所占的比例更高,但随着年级的增长,不太能克制自己在网上查阅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资料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少,基本能的整体上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在时间管理的优先级随着专业的不断深入还是有所提高。

(4)学习期间的时间分配情况

学习期间的时间分配在网络学习中十分的重要,在网络学习中时间的分配调查结果中,可见大一大二大四这三个年级中用于学习与用于与学习无关的时间比在1/3以下的人数占各个年级人数的比例分别是46.11%、61.29%和62.16%差不多,而大三相差比较大,只有26.16%。在网络学习时间分配合理性的调查中发现,大二、大三分别有59.68%、56.52%觉得自己的时间分配是合理的,而同样的情况下,大一、大四学生所占比例稍微偏小,分别是46.15%、45.94% 。

(5)时间效能感的调查

图1 时间效能感调查结果

在时间效能感调查中发现,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时间效能感不是很强,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的学生所占比例不足10%,相当一部分人时间安排不合理。大二、大三的学生觉得网络学习时间合理的人数比不合理性的人数更多,而大一和大四情况则刚好相反,这说明大二和大三在时间效能感方面更强。当然,还是有少部分人认为他们的学习时间没有固定,学习累了就做别的。

3、努力管理能力

所谓努力管理(Effort Management,EM),是指学习者在远程学习中,为达到学习目标,对自身努力因素的激发、实施、维系与调控过程。[16]本调查主要从学生的动机归因和自我效能论两方面来了解学生的努力管理能力现状。

(1)动机归因调查

动机归因包括稳定性维度、内在维度和可控性维度。利用动机的6个原因对3个维度进行调查,这6个原因是能力的高低、努力程度不够、学习任务有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的影响。其中能力高低、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其他的都是不稳定;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身心状态属于内在,其他外在;努力程度属于可控,其他不可控。在调查中,利用的是排序进行调查,排序分为6个空,从左到右每一空的分值依次是 6、5、4、3、2、1 , 对每一项的分数进行统计,得出表3。

表3 网络学习中的动机归因调查表

从动机归因来说,各个年级的动机归因情况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在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来说,不稳定因素的因素所占比例相对比较大,而内在因素来说,都会偏向于内在因素多一点,而在男生与女生的比较中,发现男生在外在因素比例高一些,对于可控性来说,基本都在20%左右,说明不可控因素归因会比较多一些。

(2)网络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调查

自我效能感包括了认知效能感、技能效能感和情感效能。在认知技能的调查中,发现四个年级中将近一半的学生认知技能感都不是很强。但在运用网络进行学习方面,随着年级的增长,所接受的练习越来越多,更能够在网络学习中把握重点。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网络学习中认知情感调查表

在网络学习中,技能效能感现状的调查中,随着年级的增大,训练的加强,技能效能感也在不断地增强,由大一的64%提升到大四的92%。普遍认为不能有效使用计算机或其他媒体资源和技术手段来完成学习任务的理由是:自制力不强,资源太多,技术差,对许多媒体资源及技术手段都不太了解,对网络资源把握不行。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网络学习中技能效能感调查表

针对情感效能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压力程度和利用网络学习的效率这两个方面来进行题目设置。在对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压力程度调查数据中各年级有46.15%、46.77%、65.22%和67.57%的学生面对的压力偏向于一般,大二和大四各有3%的学生觉得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压力非常大,可能大一新生刚入学以及大三基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原因,在大一和大三学生中没有认为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有非常大压力的。在调查中,很明显的发现各个年级将近七成的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效率一般,在各个年级中,利用网络学习效率很好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2.82%、19.35%、8.7%、2.7%,而利用网络学习效率很差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0.51%、14.52%、13.04%、24.32%,远远超过效率很好的比重。同时,在大一和大二还有将近两成的同学觉得一点效率都没有。

4、学习环境管理能力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的调查中,从物理环境的选择和网络学习环境两方面进行调查。

(1)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时物理环境的调查

在物理环境的调查,主要是针对它是否有利于学习来设定的,一般来说,安静的、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学习。从调查中发现,69%的学生选择在宿舍,其次是在机房(18%),10%的学生选择在家里,3%的学生选择在网吧。考虑到在大学里学生在家时间比较少的情况,但从大体上来说,实际空间的管理随着教育技术专业的学习要求的提高,会选择比较方便和安静,适合于学习的环境进行学习。

(2)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时网络学习环境的调查

对网络学习环境喜爱程度的调查,主要是考虑的网络学习环境能否给学生带来海量的并且有用的资源,是否用于便捷的交互能力等等,如果越快捷越方便,那么学生就会越喜爱。在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大一新生刚接触网络学习,选择“一般”的学生有42%,还有13%的学生不喜欢利用网络学习。大二的学生比大一学生喜欢利用网络学习环境的人数多了16%,可能是刚接触这个专业或者大学的学习,对网络学习有好奇心。从整体情况来看,大二较大三则变化不是很大,大四学生由于就业的压力,可能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学习的机会变少,所以在比例上有所下降。如图2所示:

图2 网络环境的喜爱程度

5、寻求他人支持的求助策略

寻求他人支持的求助策略中,分为了常规的求助、非正规求助、有帮助的活动、降低对成绩的期望、改变目标。

在对网络学习中问题解决途径的调查中,选项 “教师”为比较正规的求助,“同学”为非正规求助,“自己”为有帮助的活动,“避开此问题,继续往下学习”为降低对成绩的期望,“不再学习此过程”为改变目标。调查结果显示,各个年级大体都求助同学和自己,大一新生求助自己的情况比其他年级都高,将近77%。大三求助同学的情况比其他年级要低15%左右。大三和大四学生比大一大二学生更倾向于求助教师。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网络学习中问题解决的渠道

有关网络学习中问题解决的方式的调查:在网络学习中,大一新生更倾向于面对面方式和打电话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在大二,几种方式被使用的概率都相差不大。大三通过QQ及时寻求帮助的最多,占39%,其次是面对面交流35%。大四面对面方式解决问题占最多为27%,这就说明即使在网络学习中,学生还是更倾向于利用面对面方式解决问题。

6、网络协作小组的构建与管理能力

网络协作小组的构建与管理策略中,包括了小组构建策略、小组集体效能激发策略、小组协作学习策略、小组团体评定策略。问卷由逐渐递进的方式,设置三个题目对运用网络协作小组的构建与管理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与其他同学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经历调查中可以发现,大6%的学生有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经验,大二则由26%,大三则有49%,大四可能是即将毕业找工作的原因,偏少了一些,只有19%。因此,随着年级的不断增大,与其他同学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经历也越来越多。

学生在网络协作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难,其中主要的困难是:小组成员分工不合理,在网络协作中有些成员会逃避或观望,小组学习气氛不好,不积极。在以上几个主要困惑中,让大一、大二学生觉得最困惑的原因是:很难组建一个协作小组;大三学生觉得最困惑的原因是:小组学习气氛不好,不积极;大四学生觉得最困惑的原因是:小组成员分工不合理,在网络协作中有些成员会逃避或观望。(如图4),因此可以说明在网络协作学习中,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是进行网络有效学习的关键。

图4 网络协作小组的构建与管理分析

三、大学生网络资源管理策略能力培育途径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增大而增多。因此,大学生网络资源管理策略能力的培养十分的重要,那么怎么样进行培养呢?以下针对调查的资源管理策略能力的现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对资源管理策略能力的培育途经提出几点建议:

(一)教师引导学生网络资源管理能力的培养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大二年级的网络资源管理策略能力调查情况普遍比其他年级都好,在大一到大二的过渡中,网络资源管理策略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大三有下降趋势;学生的时间管理策略能力普遍比较低,从四个年级中利用网络学习能基本达到学习目标的人数占本年级人数的比例分别是43%、51.61%、79.91%、54.05%。说明还有将近一半的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活动中了;四个年级能够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或其他媒体资源和技术手段来完成学习任务的人数占本年级人数的比例分别是64.10%、74.19%、91.30%、91.89%,说明随着年级的增大,学生的网络技能效能感在不断的加强。但是,还存在许多媒体资源及技术手段都不太了解,对网络资源把握不行的情况;在寻求他人支持的求助策略中,发现学生问到问题的基本解决的渠道是同学和自己,而通过教师进行问题解决的比较少,说明教师与学生有缺乏沟通;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出现了沟通问题和逃跑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针对大一到大二阶段,学生的网络资源管理策略能力在提高,但是大三却有下降趋势的问题。教师在学生大三期间应该多与学生一起上网查询资料,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思路。了解大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引导。

2.针对学生在时间管理策略能力方面的不足,教师可以在课堂提供限时的任务,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前,指导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承担监督的角色;学习结束后,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或者测验方式去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针对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反映的存在许多媒体资源及技术手段不太了解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个别的辅导,并组织小组互助学习。

4.针对在寻求他人支持的求助策略出现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应该加强沟通,可以通过找学生聊天,组织交流活动等,当然,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沟通。

5.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倡多组织学习协作小组,教师加入到学生的学习协作小组中,指导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组员无法沟通、分工不合理等问题。可以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提高互相团结的意识。[17]

(二)学生加强自身网络资源管理能力的锻炼

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仍旧有很多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偏离学习主题,达不到学习目标;在网络学习中存在很多担忧,比如资源太多,计算机操作水平太差,对许多媒体资源及技术手段都不太了解等情况;在遇到问题时没有及时寻求帮助,解决问题,而是采取回避态度;小组协作学习中出现组员间交流和任务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网络学习前,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应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在学习和娱乐之间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同时可以组织小组结伴学习,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2.在网络学习时碰到的操作错误情况进行归因总结,在平时加强训练,掌握信息搜索方法。

3.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的解决,解决渠道可以是向教师、同学等等,同时加强自身问题解决的能力。

4.加强与同学间的沟通,积极配合教师组织的小组协作学习活动。

结 语

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网络学习成为普遍而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面对这种信息成几何增长的时代和以学习者个人自主的学习方式,要使学习者能够在网络学习中保持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热情成为可持续性,拥有一个网络资源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其能力现状并不理想。这种现状也为提高学习者的网络资源管理能力,让学习者更加投入学习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途径。而恰巧调查表明这种能力确实是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而改变的。如果大学生要想在新时代网络学习中做到游刃有余,可以很大程度上去提高网络资源管理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依靠学习者自身的努力和长期的锻炼,同时也需要学习者周边环境的支持,在网络资源和学习氛围的前提下,大学的教师也应该加强网络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知识的渗透和网络学习资源管理策略运用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习中执行和监控的运用,使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包括计划学习时间、安排学习内容、运用各种交互式手段,组建网络协作小组,使他们成为有效的学习者,将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1]董艳.网络学习中资源管理策略的文献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2):15-18.

[2]董艳.网络学习中资源管理策略的文献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2):15-18.

[3]钟志贤,陈江鸿.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素养的视角[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4]齐天骄,庄国土.略论我国大学生基于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储备[J].中国远程教育,20107 39-41.

[5]齐天骄,庄国土.略论我国大学生基于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储备[J].中国远程教育,20107 39-41.

[6]邱婧玲.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定位的理性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51—55.

[7]李娟.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学习问卷调查表[EB/OL].http://www.xzedu.net.cn/ktoblog/9906/archives/49691.aspx,2011-5-9.

[8]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N].心理学报,2001(4):338—343.

[9]曹杨,张小多,王清.远程学习者自我效能感探析[N].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23-27.

[10]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N].心理学报,2001(4):338—343.

[11]董艳.网络学习中资源管理策略的文献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2):15-18.

[12]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3]曹杨,张小多,王清.远程学习者自我效能感探析[N].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23-27.

[14]杨莉莉,李爽.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及其应用模式[N].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35-39.

[15]董艳.网络学习中资源管理策略的文献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2):15-18.

[16]董艳.网络学习中资源管理策略的文献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2):15-18.

[17]钟志贤.论远程学习者的努力管理[J].远程教育杂志,2010(2):99—105.

G40-057

A

1008-3537(2012)03-0055-06

2012-07-03

陈芳芳,女,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教学设计;

钟志贤,男,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江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一类岗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远程教育、教学设计。

刘石玉

校 对:里 仁

猜你喜欢

利用网络管理策略协作
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验证房地产灰犀牛之说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信息技术课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策略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
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果初探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