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快海南游艇码头建设的对策建议

2011-12-24邓少辰

新东方 2011年5期
关键词:游艇码头服务业

邓少辰

关于加快海南游艇码头建设的对策建议

邓少辰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实施,为海南游艇经济的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游艇俱乐部、游艇码头作为游艇经济的核心内容,加快其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围绕加快海南游艇码头建设的重要意义,对游艇码头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加快海南游艇码头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现代服务业;海南;游艇码头;建设

加快游艇码头建设,是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海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更是海南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之举。

一、加快海南游艇码头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游艇产业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已逐渐成为当下我国最具魅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主要由游艇设计、游艇制造、游艇消费服务及其关联性行业等构成,其中,游艇消费是游艇产业生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游艇俱乐部、游艇码头等为游艇消费提供经营服务的行业则是游艇经济的核心内容。

(一)海南拥有的优势资源为游艇码头的开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海南作为一个热带岛屿,1823公里绵延的海岸线,占全国的10.13%,自然岸线就长达1227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67.3%;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3;大小港湾84处,可开发的就达到68处,四周多为优质沙滩。四季气候宜人,依托南海诸岛,海岸类型多种多样,岛屿景色秀丽,林木葱郁,自然景观壮丽。与东南沿海其他城市相比,四季水温适宜,是游艇运动最佳地区,游艇码头建设适宜区。其次,海南地处东南亚中心,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是中国同东南亚各国交往最便捷的大门,地理区位条件优越。再次,《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游艇码头建设,为游艇码头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良好的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使海南有望成为中国发展游艇经济的“出发点”,更为海南游艇码头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游艇码头作为游艇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好好发展起来,不仅是海南高起点切入游艇产业的需要,更是夯实游艇产业发展基础的必然要求。

(二)加快游艇码头建设有利于推动游艇旅游,促进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海南旅游业已逐步成为领跑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高。2010年,海南累计接待过夜国内外游客2587.34万人次,同比增长14.98%;实现旅游总收入257.63亿元,同比增长21.68%;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2.02亿元,同比增长16.49%;旅游业增加值13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8%。然而,随着休闲度假旅游不断呈现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的发展趋势,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海南全省景区(点)5A级2个、4A级10个、3A级14个,除南山景区外,大部分局限于游览自然景观,缺乏文化内涵;不同地区开发雷同产品,同一地区开发同类产品,缺乏竞争优势。

邮轮、游艇作为中高端旅游产业,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游艇旅游,在旅游产品开发中注入海洋文化元素,打造品牌化特色旅游正当其时。近年来,国际上游艇旅游一直保持着8%~9%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国际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速度。着力规划建设好海南游艇码头,对于夯实游艇休闲旅游基础,深度开发潜水、垂钓、冲浪、帆船、海底观光和海上游等旅游项目,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结合游艇会所高端服务,吸引私家游艇聚集,带动游艇会展、运动赛事、商贸活动等丰富游艇旅游内涵,从而促使旅游产品形式更加多样,不断完善旅游度假功能,推进旅游模式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化,实现海南旅游业调结构促发展,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扩大。

(三)加快游艇码头建设有利于构建游艇消费服务产业链,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

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的服务业发展由弱到强,特别是国际旅游岛政策效应进一步推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946.25亿元,比2009年增长19.6%;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6.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0%,比2009年提高3.2个百分点。但是,在产业结构上,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邮电业为主的三大传统行业仍然占居主导地位,增加值达到388.81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1.08%,而在美国、印度等国,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不到30%。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虽有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房地产业因其所具有的高回报率等特性而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服务业中的比重逐年提高,2010年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19.83%;然而,2011年上半年,受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全省房地产业同比下降3.4%,成为影响全省服务业乃至整体经济增长减缓的主要因素。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依然迫切。

近年来,游艇产业之所以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游艇产业是增长稳健、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对经济发展有极强的拉动作用。据国外有关研究报告显示,在游艇上每投资1美元,就可以带来6.5-10美元的经济效应。而游艇码头作为游艇产业的发展基础,汇集了劳动、资金、技术,涵盖了房地产业、旅游业、酒店餐饮业、造船修船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等,为游艇消费提供休闲娱乐、商务社交、水上运动培训、保养维护、特种保险、信息服务、游艇租赁、游艇代管等多种服务,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链的载体,是服务业的一个集合元素。开发建设好游艇码头,使各相关配套行业依托于游艇码头蓬勃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从而辐射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四)加快游艇码头建设有利于发展游艇制造业,培育高端旅游装备制造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0年,全省工业创出近年最好水平,经济总量持续扩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工业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工业增加值380.76亿元,同比增长17.6%,拉动全省GDP增长2.7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4.80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同比加快11个百分点。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仅占全国的0.2%;全省规模以上增加值中,轻工业占83.10亿元,重工业占271.70亿元,结构趋重的特征明显。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仍然是海南发展工业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游艇制造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区域发展迅速,成为各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角色。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游艇制造)被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4月,豪华游艇开发制造及配套产业被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游艇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游艇制造涉及原材料工业、游艇船体制造、游艇装配三方面,包括新型材料、玻璃纤维、树脂、涂料、电子仪器、仪表、动力、推进系统等几十个配套工业;游艇制造的下游产业,包括游艇运输、游艇维修、燃料加注、零部件供应等一大批相关行业。而在游艇产业链构成中,游艇制造业则是游艇码头的配套产业,开发建设游艇码头有利于构筑以游艇为核心产品,以制造工业、材料工业、电子工业为发展着力点的游艇制造产业链,积极培育游艇装备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南游艇码头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游艇码头建设步入快车道。已建成的游艇码头有三亚鸿洲、海口美源、海口港等3个,共有泊位212个。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码头一期72个泊位,2010年投入使用,游艇出入境查验点设施配套齐全,成为海南首个出入境游艇专用码头。在建游艇码头泊位270个,主要是三亚亚龙湾瑞吉酒店游艇码头70个泊位,及海口新埠岛游艇码头200个泊位。规划并开展前期工作的游艇码头项目有海口美丽沙游艇码头、陵水清水湾游艇码头、三亚凤凰岛游艇码头和半岛帆船港游艇码头等。此外,有260多家与游艇产业相关的企业在海南登记注册,游艇俱乐部(游艇会)达到34家。

政策效应成为海南游艇码头建设的“助推器”,尽管如此,海南游艇码头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规划滞后、布局分散、人才匮乏、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突出,开发建设面临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规划滞后,游艇码头开发建设布局缺乏科学性合理性。2007年,海南游艇产业开始萌芽,但至今仍没有一部游艇码头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出台引导码头建设的整体发展。随着游艇经济的不断升温,利益驱动凸显,一些市县纷纷抢滩发展游艇产业;一些地产商瞄准了游艇业与地产业联姻的巨大利润空间,纷纷投资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建设,游艇项目层出不穷,一些游艇码头仅10余个泊位,规模较小,零星分布在海口、三亚、琼海等周边沿海;有一定规模的游艇码头主要分布在海口、三亚两个滨海城市。全省游艇码头大多以房地产为主题,为高档旅游房地产、酒店项目或豪华俱乐部所有,占据了城市生活旅游岸线。目前,全省还没有一个公共游艇码头,公共岸线被侵占,岸线资源未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同时,游艇会建设规模较小,且游艇服务维修、培训、销售平台等功能还不完善。

二是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游艇码头开发建设缺乏行业管控。目前,海南省没有专门的行政主管部门统筹管理游艇活动和游艇业的发展。一个游艇码头建设项目,要涉及海洋、国土、交通、港航、海事、海关等多个部门,没有统一的行业主管部门审批管理;对游艇码头占用岸线管理权限模糊,界限不清,房地产项目也能审批并占用岸线,与港口生产性岸线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效开发使用形成鲜明对比;依附房地产项目的游艇码头,尚存在是否实行一关两检、口岸服务,以及经营范围变更等行业监管的问题和隐患。其次,海南尚未制定游艇码头建设管理办法。游艇码头没有统一规范的建设标准,水域面积使用不规范,造成水域资源浪费;码头基建程序不规范,防风抗风能力低,存在安全隐患;对游艇码头建设规划用地、用海没有专项管理规定,目前,全省大部分优质岸线资源被占据,导致游艇码头用地面临一定困境。

三是游艇码头建设管理人才匮乏,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游艇码头是游艇业发展的基础,又是一系列服务业产业链的载体,游艇码头的开发建设管理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而海南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尚未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经过系统专业培训的人才匮乏。近几年,海事部门培训的也多为游艇驾驶员,而这批人员基本上也都是由客轮或货轮驾驶员退休后转接来担任的,非游艇专业驾驶员。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相关管理人员稀缺。

三、加快发展海南游艇码头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海南游艇码头的开发建设既面临诸多难题,也拥有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关键是要抓住机遇,解决好怎么加快发展的问题。要发挥自身优势,借鉴先进经验,破解发展难题,促使游艇码头建设逐步迈入新的阶段,推动游艇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尽快出台总体规划,科学开发建设游艇码头

开发建设,规划先行。要加快海南游艇码头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步伐,尽快出台,促进游艇码头良性发展。规划编制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科学规划的原则,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考虑发展层次、发展阶段、发展布局,协调好游艇码头、渔港、客货运输港之间的互联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推进游艇码头的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一是聘请国内外一流的规划机构,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发展理念、丰富的发展经验,融合海南本土特色,对海南优势水域资源进行统筹布局,明确各市县游艇码头的发展定位,把《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扎扎实实地做好政策落地,作出具有科学性、战略性的长远规划,以此来指导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海南游艇码头的开发建设,提升现代服务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是注重游艇码头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港口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保护区规划,以及与产业规划、专项规划、项目规划的衔接和统筹协调,避免相互脱节、各自为战,以利于游艇码头发展目标的整体推进、全面协调发展及稳步提升。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保障总体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严肃性与持续性,在基本面没有出现实质性逆转的情况下,绝不因一时一事一人而随意改变。

三是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游艇码头开发建设总体规划,把保护岸线资源、自然生态置于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以此指导游艇码头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保障自然资源得到节约、高效、可持续利用,促进游艇码头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绝不可以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利益和政绩。

(二)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规范监管游艇码头开发建设

游艇管理是国家赋予海南先行先试政策中的重要内容。海南已出台《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在11项游艇管理政策上实现突破,着力解决游艇“进不来”“不能动”、出入“不方便”等问题。这既是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研究完善游艇管理办法,创造条件适当扩大开放水域,做好经批准的境外游艇停泊海南的服务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海南试水游艇管理的创新之举。要进一步加大游艇管理的创新力度,进一步发挥海南特区立法权的优势作用,尽快制定游艇码头规划建设及经营管理规定,特别是对游艇码头建设中涉及的“渔船搬迁”、规划用地、用海等问题,要从保障民生的高度,制定规范管理办法,解决好渔民的生产、生活以及渔业的发展,土地、海洋资源利用等问题,促进游艇码头和谐发展。要修订完善现行的相关法规规章,加强游艇码头建设中涉及的水域资源、海洋生态环境等的保护管理。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整合现有管理资源,遵循科学配置原则,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的游艇管理职能机构,明确管理责任主体,规范监管。

(三)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游艇码头开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充分发挥海南现有旅游专业中职及高等院校的优势,实施校企合作办学,针对企业需求培养专业游艇人才;积极发挥省级和市县旅游部门、海事部门、交通部门等游艇管理相关部门的培训体系作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游艇业管理人才;鼓励社会、个人兴办优质游艇专业培训机构;支持企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针对自身需求培训紧缺技术和服务人才。同时,要加大对游艇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的投入,提高师资数量与质量,夯实教育基础。通过多渠道、全方面的培养,为游艇产业输送优秀人才。此外,做好人才引进规划,采取项目带动措施,大力引进优秀高端游艇人才,不断增强游艇码头开发建设、游艇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力度。

(四)用好用活政策优势,构建以游艇码头为基础的特色产业体系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使海南游艇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要结合海南自身特点,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加快建设游艇码头,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游艇产业体系。要按照“两大一高”原则,加快培育游艇制造业,带动相关上游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游艇俱乐部、游艇租赁、游艇会展、游艇水上运动等核心产业;努力发展大型公共游艇码头建设;限制发展游艇地产业;鼓励发展游艇旅游,建立各业协调发展机制,促进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努力构建具有海南本土元素的游艇产业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F592

A

1004-700X(2011)05-0031-04

中共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猜你喜欢

游艇码头服务业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海岛游艇
海岛游艇
游艇盛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游艇业寒暖展会知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