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兴未忘告乃翁

2011-12-24傅治平

新东方 2011年5期
关键词:帝制振兴中华先驱

傅治平

振兴未忘告乃翁

傅治平

1894年,深感“天下安危,匹夫有责”的孙中山先生面对着列强蹂躏、生灵涂炭的破碎河山,在檀香山发起成立了第一个反清革命团体——兴中会,并在其亲自起草的章程中明确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从此,“振兴中华”的口号,振聋发聩,唤醒了中华民族曾经的自豪感,喊出了民众压抑已久的心声,成为最大限度团结海内外仁人志士的大旗,成为穿越历史时空的号角,激励着成千上万的华夏赤子,为着中华的崛起而前仆后继。

于是,我们听到了鉴湖女侠的呼应——“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于是,我们听到了陈天华在劲敲“警世钟”,唤醒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猛回头”;于是,我们听到了“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武昌总督府的枪声……孙中山、黄兴、蔡元培等革命先驱领导下的辛亥革命摧枯拉朽般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存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探索救国兴邦道路打开了新视野。中华民国成立后,经过维新与保守、革命与保皇的激烈较量,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民当家作主,谁也不能、不敢觊觎皇帝宝座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全民族共守的铁则。

然而,取消了帝制只是振兴之路的开端,推翻了帝制的革命先驱最终未能现实中华振兴的历史重任,最终,被称为中华民国的“国父”的孙中山先生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愿,激励着接受辛亥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继续顽强探寻救国救民道路。

在探求中华振兴之路的漫漫征途上,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团结了包括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中国革命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带领中华儿女共同努力、不断奋斗,不仅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勇往向前、继续奋斗。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对辛亥革命所作的告慰: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奋斗,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谱写了中国发展的辉煌篇章。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激励孙中山一生奋斗不止的警言。正是这种与世界同行、与时代共进的精神,推进了中国的三大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而今天中国人民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崛起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中华伟大复兴日,国庆未忘告乃翁!

猜你喜欢

帝制振兴中华先驱
循着先驱足迹 跟党走向未来
勇闯火星之登陆先驱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孙中山的实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王力书法作品
宛希俨:大革命运动的先驱
致敬先驱 传颂经典
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
辛亥革命组画
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应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