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招商须“冷”思考

2011-12-23卫思宇

西部大开发 2011年11期
关键词:招商引资招商政府

县级政府要尽快转变角色,去掉急躁冒进的虚火,少些表面上热闹的、轰轰烈烈的花架子,多把心思放在适度改善基础设施、创建服务型政府、提升人文品位上;放在营造重诚信、讲规则、有秩序的投资环境上。这才是招商引资的长久之计!

我国经济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调整,县级政府应把握这个大好机遇,加快发展,赢得新的县域竞争。在新一轮的开发建设中,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已成为县级政府的共识。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招商引资热潮中,我们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一些县级政府热衷的“全民招商”和“形象工程”要保持冷静的思考。

笔者认为,发展是第一要务,但不能把招商引资当成是唯一要务。不少县级政府不分轻重缓急,不问分工职责,不讲成本,不计效益,要求所有单位、部门的领导全部出动招商,而且把招商引资任务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指标,层层分解下达,人人背负任务,没有完成的写检查甚至扣工资、被免职甚至下岗。还有不少地方盲目追求招商数量,为争引项目,拿国家、地方和百姓的利益做筹码,大搞优惠战,招商门槛越降越低。

全民招商也好,政府招商也好,招商的“戏台”越搭越大,“曲目”越编越杂,其结果是劳民伤财。县政府垄断资源,“一把手”指点项目,招商引资成了迎合“一把手”意图的“拍脑袋”工程。

笔者认为,招商引资是一种市场经济活动,资金和项目流向何处,应由市场说了算,政府不该越俎代庖。实践证明,投资商看重的是综合投资环境,关注的是企业发展空间,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对待这样一种纯市场行为,政府如果强行以行政手段去运作,问题杂陈,结果难说。

某县的“一把手”曾问笔者:“难道政府在招商工作中就无所作为了?”笔者回答:“不是这样!”当务之急是县级政府要尽快转变角色,去掉急躁冒进的虚火,少些表面上热闹的、轰轰烈烈的花架子,多把心思放在适度改善基础设施、创建服务型政府、提升人文品位上;放在营造“重诚信、讲规则、有秩序”的投资环境上。这才是招商引资的长久之计!

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这本是“筑巢引凤”的一剂“灵丹妙药”。然而,在一些县级政府却严重走了样。不少贫困县不顾当地实际,盲目照搬大城市的做法,热衷于搞所谓的亮化、美化工程;热衷于大搞城市公园建设,招致部分干部和群众的种种非议和不满。

建设“高标准”的投资环境,看似能为招商引资装点门面,吸引眼球,实际上却导致了建设成本增高,百姓负担加重,群众利益受损。某贫困县为改善投资环境欠债十几亿元,不仅难以引来“金凤凰”,引来的“金凤凰”也飞走了,这种不正常的做法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有不少县级领导热衷于搞一些华而不实,浪费钱财的“形象工程”,一是为公,二也为私。他们美其名曰为“双赢”工程:在政治上可以显示个人才华,体现个人价值,树立个人形象,得到提拔重用;在经济上,可以增加“收入”,获得实惠。

这里特别提出的是,不少县“一把手”,大搞“拍脑袋”工程,最为恶劣的后果是随意大面积侵占耕地。大家明白,土地是农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加快发展,建设开发区,搞工业园,甚至建主题公园,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有关土地法规和中央最新的指示精神,科学论证,全面规划,有序进行才行。对已经征用的土地,有关部门也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治理:查一查土地征用是否经过了审批?有无违法违规占用的现象?被征被占土地的农民是否得到了妥善安置?那些醉心于“全面招商”、“跨越发展”的“一把手”也当扪心自问:不考虑当地实际,盲目兴建开发区,工业园,主题公园,进行全面拆迁行不行?不经过科学论证,不审视客观需要和当地经济的基础、承受能力,动辄就搞“拍脑袋”工程行不行?

尽管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少县还特别落后,老百姓还比较贫困,“一把手”千万不能头脑发热,忘乎所以,不顾县情、民情,搞那些不切实际的“大工程”、“大开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县,人口多,底子薄,这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存在的基本县情。“一把手”办一切事情,都要求真务实,首先考虑还有多少贫困人口?多少下岗失业工人?多少待业学生?想问题,办事情,谋发展,要三思而后行,科学而持续,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总而言之,“热”招商必须“冷”思考。

猜你喜欢

招商引资招商政府
“不见面”招商,点亮城市发展未来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招商引资研究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都什么年代了还招商引资
莱西以招商驱动新旧动能转换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重庆在第十二届东盟华商会招商引资成绩喜人
招商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