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双歧佐以山莨菪碱足三里封闭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2011-11-23朱桂芳郭丽丽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山莨菪碱轮状病毒益生菌

朱桂芳,席 娥,贺 波,郝 琴,郭丽丽

(榆林市儿童医院,陕西 榆林 719000)

金双歧佐以山莨菪碱足三里封闭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朱桂芳,席 娥,贺 波,郝 琴,郭丽丽

(榆林市儿童医院,陕西 榆林 719000)

目的观察口服金双歧佐以山莨菪碱双足三里封闭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对300例急性腹泻患儿给予口服金双歧佐以山莨菪碱双足三里封闭治疗。结果300例腹泻患儿的总有效率80%,其中120例粪便检出HRV-RNA,120例显效80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91.67%。经治疗发热患儿79.17%在24 h内退热,48 h内全部退热。平均止泻时间为2.73±0.94 d。检测HRV-RNA阳性的病例,在服药后3天内有50%转阴。结论口服金双歧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是预防和治疗小儿腹泻病的良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金双歧;山莨菪碱;腹泻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小儿腹泻最主要病原体,全世界范围内,<5岁的儿童每年的中位数约3.2人次,其中2500万例需门诊治疗,200万例患儿需要住院治疗,其中约82%的死亡儿童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35~59万例儿童死于RV腹泻。<3岁的儿童几乎所有都感染过RV。因此,预防RV腹泻已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扩大预防接种的目标[1]。

榆林市儿童医院于2009-02~2011-02轮状病毒性腹泻病流行期间,应用口服金双歧佐以山莨菪碱双足三里封闭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300例,并对其排毒转阴时间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300例均为急性腹泻病患儿,其中男230例,女70例,病程在5天以内,年龄6个月~3岁,粪便呈稀水样便。临床症状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

1.1.2 实验室检查 (1)大便常规:1~10个白细胞/HP70例,>10个白细胞/HP40例,镜检无白细胞者190例,部分病例有脂肪球+~+++/HP。(2)粪便轮状病毒检测:300例中120例检出HRV-RNA(胶体金法),阳性率40%。

1.2 治疗方法

(1)采用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儿童用药:口服,6个月内婴儿1片/次,2~3次/d;6个月~3岁小儿2片/次,2~3次/d;3~12岁小儿3片/次,2~3次/d。温开水或温牛奶冲服,婴幼儿可将药片碾碎后溶于温牛奶冲服。(2)山莨菪碱注射液双足三里封闭:山莨菪碱为M—胆碱受体拮抗剂。解除胃肠痉挛及血管平滑肌痉挛选择性高,改善微循环,同时有镇痛作用[1]。在口服“金双歧”的基础上,佐以山莨菪碱0.3~1(.次),进行双足三里封闭,1~2次/d,连用1~3d.。结果治疗组止泻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订的疗效评定标准为[3]:无效:用药后72 h,腹泻次数仍>2次/d,或性状无明显好转,甚至病情加重更换药物者,均属无效。有效:服药24~72 h大便次数减少到≤2次/d,大便性状好转,水份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显效:用药24~48 h,大便次数减少至≤2次/d,或恢复到正常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

2 结果

300例患者中显效180例,有效60例,无效60例,总有效率80%。其中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的120例。显效80例,有效3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1.67%(见表2)。

表2 治疗结果

病原学检测阳性120例中,有60例在用药治疗3天内转阴,10例第5天转阴,余50例在出院当天(5~7d)尚未转阴。

止泻时间:服药治疗后24 h内止泻者110例(71.17%),24~48小时止泻者70例,48~72 h止泻者60例,超过72h止泻者60例,平均止泻时间为2.73±0.94 d。

退热时间:服药治疗后在24 h内退热者190例,24~48 h余退热者50例,共240例发热患儿,在入院后两天全部退热。

3 讨论

轮状病毒性腹泻是小儿急性腹泻病常见的病因之一,肠道中的正常厌氧菌特别是双歧杆菌明显减少,益生菌能够增强肠上皮细胞的保护性反应[4],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有确切疗效。

采用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商品名“金双歧”口服,佐以山莨菪碱注射液双足三里封闭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患儿共300例,总有效率80%,其中轮状病毒阳性者120例,有效率高达91.67%。全部病例均未应用抗生素,也无任何毒副作用出现,且药品无味,可用温开水或温牛奶冲服。患儿乐意接受,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有效药物之一。

人们对益生菌的认识历史悠久,通过实验观察临床应用的益生菌药物以肠道原籍菌为主,如酪酸杆菌和类链球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口服后可迅速补充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益生菌药物用可通过以下机制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1)构成生物屏障:刺激和促进黏蛋白分泌与表达,增强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功能,降低肠道通透性,减少渗出,防止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2)营养竞争,占位效应:通过分泌抑菌或杀菌物质,从而产生有机酸,并刺激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lgA),阻止致病菌及毒素黏附,纠正菌群失调;(3)益生菌可促进人体小肠绒毛膜上皮细胞增生,替代修复病变部位绒毛膜上皮细胞,特别是致炎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均衡细胞因子,从而调节全身性免疫应答反应;(4)可参与蛋白质、胆固醇和胆汁酸等的代谢,促进并参与多种维生素的合成。口服后的益生菌约在肠道内存在1周左右即随粪便排出。因此,此类药物对机体无明显的毒副反应。但在用药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抗生素与益生菌不能在同一时间口服;若需同时口服者:(1)最好采用胃肠道外给药;(2)两种药物必须相隔2~3 h;(3)将益生菌剂量加大及延长服药时间。

[1]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胃肠解痉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02.

[2]何燕.山莨菪碱(654-2)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2002,21(1):27.

[3]李燮彬.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观察[J].实用儿科杂志,1992,7(5:261-262.

[4]李志川,郑跃杰.肠道菌群及免疫[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7):507.

R725

A

1672-2639(2011)03-0056-02

2011-05-10;责任编辑徐文梅]

猜你喜欢

山莨菪碱轮状病毒益生菌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复合益生菌在高蛋白日粮水产养殖动物中的应用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腹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益生菌与水产动物肠道健康
氢溴酸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障碍的机制研究进展
昆明地区1570例轮状病毒感染住院患儿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儿童秋冬季应注意防轮状病毒感染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