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NA、抗SSA、抗SSB、抗ds-DNA、抗Sm与狼疮性肾炎病理的关系探讨

2011-11-23杨军锋杜娟丽王汉民孙世仁郝晓娟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肾炎阳性率肾脏

杨军锋,杜娟丽,王汉民,肖 鹏,孙世仁,任 燕,郝晓娟

(1.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三科;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肾内科;3.西电集团医院肾内科,陕西 西安 710082)

ANA、抗SSA、抗SSB、抗ds-DNA、抗Sm与狼疮性肾炎病理的关系探讨

杨军锋1,杜娟丽1,王汉民2,肖 鹏3,孙世仁2,任 燕1,郝晓娟1

(1.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三科;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肾内科;3.西电集团医院肾内科,陕西 西安 710082)

目的探讨ANA、抗SSA、抗SSB、抗ds-DNA、抗Sm与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肾脏病理类型及病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4-06在西京医院和西安市第五医院经临床诊断为SLE的住院患者共222例,其中观察组172例,对照组50例,对不同病理类型之间ANA、抗SSA、抗SSB、抗ds-DNA、抗Sm抗体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SLEDAI评分,行统计学分析。结论ANA、抗SSA、抗SSB、抗ds-DNA与LN病情活动及肾脏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抗Sm与病情活动及肾脏损害无相关性,仅对SLE诊断有意义。

LN;自身抗体;SLEDAI评分

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我国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通过观察172例病理证实的LN患者和50例未发现肾脏累及的SLE患者的ANA、抗SSA、抗SSB、抗ds-DNA、抗Sm,探讨此5种自身抗体与狼疮性肾炎的肾脏病理类型及病情活动性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0-01~2004-06在西京医院和西安市第五医院经临床诊断为SLE的住院患者共22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SLE分类诊断标准[1]。观察组为经肾脏活体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为LN患者172例,病理分析依据2003年国际肾脏学会/肾脏病理学会(ISN/RPS)对狼疮性肾炎分型的修订标准[2]分为6型,其中男14例,女158例,男女之比为1:11.26;年龄范围7~67岁;病程7d~17年。对照组50例为未出现肾脏累及的SLE患者,其中男2例,女48例,男女之比为1:24,年龄范围15~59岁,病程1个月~1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饮食习惯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无特殊职业病等。

1.2 研究方法

对172例观察组患者及50例对照组患者的ANA、抗SSA、抗SSB、抗ds-DNA、抗Sm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SLEDAI评分,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此5种抗体与狼疮性肾炎病理之间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ANA、抗SSA、抗SSB、抗ds-DNA、抗Sm阳性率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中Ⅰ型和Ⅶ型病例过少,无统计学意义;ANA阳性率比较中Ⅱ型与ⅣV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Ⅲ型、Ⅲ+Ⅳ型及Ⅴ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SSA阳性率比较中Ⅱ型与Ⅲ+Ⅳ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Ⅲ型、Ⅳ型及Ⅴ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SSB阳性率比较中Ⅱ型与Ⅲ、Ⅳ、Ⅴ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Ⅲ+Ⅳ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ds-DNA阳性率比较中Ⅱ型与Ⅲ型、Ⅲ+Ⅳ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Ⅳ型、Ⅴ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Sm阳性率比较中Ⅱ型与Ⅲ型、Ⅲ+Ⅳ型、Ⅳ型、Ⅴ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6种病理类型各抗体阳性率比较n(%)

注:*P<0.05;△P<0.05;▲P<0.05;☆P<0.05;★P<0.05。

观察组(11.13±4.08)SLEDA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4±1.23)。观察组中以III型(11.11±1.99)、III+IV型(15.55±1.92)、IV型(15.33±1.57)、VI(14.67±0.56)型的SLEDAI评分较高。

3 讨论

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有肾损害临床表现者达45%~85%[3]。LN免疫机理为循环中抗dsDNA等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成免疫复合物后,沉积于肾小球,或者循环中dsDNA等抗原先与肾小球基底膜结合,再与循环中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引起炎症反应。WHO依据肾脏病理类型不同将LN分为6型。本组研究结果显示ANA、抗SSA、抗SSB、抗ds-DNA、抗Sm检测阳性率在LN不同病理类型中存在一定差异。

ANA对SLE的诊断敏感性为95%,特异性相对较低为65%[4]。本组资料显示在观察组及对照组中ANA检测阳性率最高,分别为91.28%、94%,与陈春华[5]报道的95%略低,本组观察显示ANA检测阳性率在LN的IV型中最高,与II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其SLEDAI评分最高为IV型(15.33±1.57),故考虑ANA与SLE及LN的活动性有关。

抗SSA、抗SSB也可出现于SLE的血清中,但其诊断特异性低,因为它们也可出现于其它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在SLE患者中出现抗SSA、抗SSB阳性常提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抗Sm抗体是SLE的标记抗体之一,特异性达99%,但敏感性仅25%[6]。本组通过观察显示抗SSA检测阳性率在III+IV型LN中较高,抗SSB检测阳性率在Ⅲ、Ⅳ型LN中较高。结合SLEDAI评分,显示在Ⅲ型、Ⅲ+Ⅳ型、Ⅳ型其活动性较高,提示抗SSA、抗SSB阳性与SLE肾脏损害及肾脏病理活动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抗Sm阳性率Ⅲ型最高,其次为Ⅱ型,与SLEDAI评分不一致,提示抗Sm抗体与SLE的肾脏损害无相关性。

抗ds-DNA抗体是诊断SLE的标记抗体之一,多出现在SLE的活动期,特异性为95%,敏感性为70%[4]。抗ds-DNA抗体能够诱导肾小球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并导致肾损害的发生是狼疮肾炎的危险因素[7]。本组观察显示抗ds-DNA阳性率在Ⅲ型、Ⅲ+Ⅳ型LN较高,结合SLEADI评分在Ⅲ型、Ⅲ+Ⅳ型也较高。由此可见,抗ds-DNA阳性与SLE病情的活动程度及SLE患者肾损害有关,

综上所述,ANA、抗SSA、抗SSB、抗ds-DNA与LN病情活动及肾脏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抗Sm与病情活动及肾脏损害无相关性,仅对SLE诊断有意义。

[1]Hochberg MC.Updating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LE[J].Arthritis Rheum,1997,40:1725.

[2]Weening JJD,Agati VD,Schwartz MM,ct al.The classification of glomerulonephriti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evisited[J].J Am Soc Nephrol,2004,15:241-250.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59-863.

[4]顾越英.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8):508-513.

[5]陈春华,王丽.联检抗C1q抗体、ds-DNA、抗-核小体、抗Sm、ANA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5):545.

[6]樊春红,杨铁生,王琴.抗心磷脂抗体(ACA)、抗ds-DNA抗体、尿蛋白、C3、C4联合检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6):783-786.

R365

A

1672-2639(2011)03-0006-02

2011-07-08;责任编辑徐文梅]

猜你喜欢

肾炎阳性率肾脏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肾脏衰老与老年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肾炎病人的科学护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