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可行性

2011-11-23张晓虎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异丙酚氯胺酮苏醒

成 鹏,张晓虎

(陕西省咸阳中心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可行性

成 鹏,张晓虎

(陕西省咸阳中心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目的评价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随机分成异丙酚-瑞芬太尼组(RF)和氯胺酮组(K)。RF组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K组以氯胺酮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比较两组诱导前(T1),诱导后(T2),消毒时(T3),切皮后1 min(T4),结扎疝囊时(T5),手术结束时(T6)的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并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出室时间。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体动反应、嗜睡、精神症状等发生情况。结果RF组在T2、T3、T4、T5时心率和血压明显低于K组相应时点(P<0.05),RF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K组(P<0.05),RF组患儿手术氯胺酮用量明显低于K组(P<0.05),RF组患儿苏醒时间和出室时间均明显短于K组(P<0.05),RF组患儿苏醒期呕吐发生率低于K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法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效果确切,过程平稳,恢复快速、平稳,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小儿麻醉维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小儿麻醉;异丙酚-瑞芬太尼;氯胺酮

目前,小儿全凭静脉麻醉(非气管插管)多采用咪达唑仑、氯胺酮及丙泊酚联合应用,但术中患儿常有体动,需多次追加氯胺酮和(或)丙泊酚,此麻醉方法常使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术后苏醒延迟。本实验目的是为了观察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应用,能否使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麻醉效果更确切;能否减少氯胺酮及丙泊酚的用量,缩短患儿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40例,其中男36例,女4例,年龄3~8岁,体重10~28 kg,手术时间30~80 min。

1.2 麻醉方法

常规禁饮食,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02 mg/kg,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诱导前先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对于哭闹不止的小儿,肌肉注射5 mg/kg,然后建立静脉通路;K组持续微量泵注入氯胺酮4 mg/kg/h和丙泊酚4 mg/kg/h,RF组持续微量泵注入瑞芬太尼(瑞捷宜昌人福药业批号101012)0.05~0.1 μg/kg/min和丙泊酚4 mg/kg/h。个别病例麻醉转浅时给予氯胺酮1mg/kg静脉注射。两组病例术中输液均采用复方乳酸钠液8~10 ml/kg/h,如出现明显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则给予快速输液治疗,效果不佳则加用麻黄碱及阿托品。

1.3 观察指标

术中全程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比较两组诱导前(T1),诱导后(T2),消毒时(T3),切皮后1 min(T4),结扎疝囊时(T5),手术结束时(T6)的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麻醉效果分为优(Ⅰ)、中(Ⅱ)、差(Ⅲ)三级,麻醉效果的评定根据术中患儿的面部表情、体动来进行观察。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指停静脉维持药至患儿清醒呼之睁眼的时间)。术毕统计氯胺酮及丙泊酚用量,记录苏醒期不良反应如躁动,精神症状,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K组与RF组之间一般情况比较

K组与RF组之间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K组与RF组术中及苏醒期各项指标比较

K组在T2、T3、T4、T5时的心率、血压明显高于RF组相应时点(P<0.05),两组患儿术中麻醉效果、苏醒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及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术中及苏醒期各项指标比较

注: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现代小儿静脉复合麻醉常用咪达唑仑,氯胺酮及丙泊酚,此三种药物复合应用虽能达到增强麻醉效果[1],但存在术中镇痛不全、术中需多次追加剂量和术后苏醒延迟等问题。氯胺酮作为传统的静脉麻醉药物,是小儿麻醉的常用药,但其用量随患儿体重和手术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使麻醉安全性也降低;还存在着苏醒时间较长、易出现精神症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丙泊酚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持续输注无蓄积作用,无肌肉不自主运动、咳嗽等不良反应[2]、苏醒快速安全,用于小儿同样具有起效迅速、麻醉过程平稳、恢复迅速的特点。瑞芬太尼为新型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起效迅速、在体内1 min左右即达到血—脑平衡,具有药效强、剂量容易控制、副作用少等优点。体内消除主要通过血液、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分解代谢,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输注时间长短不影响代谢的半衰期,故长时间输注给药或反复注射给药其代谢速度无变化,体内无蓄积[3],体内完全代谢一般在停药后10 min内。与苯二氮卓类等镇静催眠药物合用具有协同作用。本研究发现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应用可明显减少氯胺酮追加次数,减少氯胺酮的用量,使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此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能明显缩短小儿术毕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有所减少,提高了小儿静脉麻醉的安全性。但小儿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应加强循环管理,以防止低血压和低心率的发生,同时应加强呼吸管理及监测,以防止呼吸抑制,甚至呕吐窒息的可能。氯胺酮、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以微量泵持续注入,能有效地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使麻醉过程更平稳,可控性更好。此种联合用药既可满足刺激性较大的手术需要,又可减少各种麻醉药物的用量,使苏醒时间缩短,是一种较好的复合用药方法,而且无需插管,方法简单,也避免了因气管插管而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

[1]邢春花,严美新.小儿静脉泵注丙泊酚-氯胺酮麻醉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8):497.

[2]余丽华,刘仕莲,陈紫容,等.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2008,3(6):7-8.

[3]庒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5.

R726

A

1672-2639(2011)03-0050-01

2011-05-17;责任编辑赵菊梅]

猜你喜欢

异丙酚氯胺酮苏醒
七氟烷与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植物人也能苏醒
右旋氯胺酮的药理学特征及其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绿野仙踪
麻醉药氯胺酮可缓解抑郁症状
会搬家的苏醒树
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