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龙改编”:孤岛抗日开新天

2011-11-20何雁

今日海南 2011年7期
关键词:琼崖特委云龙

□本刊记者 何雁

“云龙改编”:孤岛抗日开新天

□本刊记者 何雁

1938年12月5日,琼崖各地红军游击队集中在琼山县云龙墟举行改编暨誓师抗日大会。“云龙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琼崖的胜利,是琼崖国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琼崖革命武装斗争史上的重大事件

从海口市区往东南方向进发,穿越蜿蜒的林荫道,驱车27公里,云龙镇便到了,著名的“云龙改编”旧址就在该镇的东北边。

1938年12月的“云龙改编”,不仅是琼崖国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琼崖我军建军史上的重大事件。琼崖红军改编为抗日独立队,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方针政策在琼崖取得的胜利。从此,独立队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采取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方针,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琼崖抗日先锋和中流砥柱。

一次几经周折的改编

据史料记载,“云龙改编”旧址原为一座古庙,名为“六婆庙”。1937年7月,根据党中央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中共琼崖特委致函国民党琼崖当局,提议琼崖国共双方进行谈判及协议合作,以共同抗日。在全国人民抗日呼声的压力下,国民党琼崖驻军一五二师师长陈章在《民国日报》上发表声明,同意谈判。8月,琼崖特委特派代表开始与国民党当局接触并进行初步谈判,强调中共中央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方针,并提出改编红军的条件。包括:国民党当局停止进攻红军、逮捕我党人员;改编为抗日政府领导下的抗日部队;保持我军完整性和独立性、不同国民党军队混编;有单独防区、不同国民党军队混驻一地;当局按时发饷、发粮及各种军需品,补充弹药武器;在海南抗日,不能调离琼崖。谈判过程极其艰难,顽固的国民党当局不断企图试探我红军情况,并要求先把红军部队带出来。我代表与当局斗智斗勇,据理力争,将对方的无理要求一一严拒。

随即,在第二轮谈判中,我代表再次严申立场,没有向国民党当局妥协。两个月后,双方谈判仍无进展,国民党当局仍然不顾国家与民族的危难,逮捕了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妄图以此为压力迫使我党让步,为谈判增加筹码。经党中央大力营救和广大人民群众强烈抗议,冯白驹于12月获释,并代表特委与国民党琼崖守备司令王毅继续谈判。1938年10月,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并签署了琼崖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抗日的协议。

1938年12月5日,琼山云龙墟炮竹齐鸣,锣鼓喧天。琼崖红军游击队集中在六婆庙举行改编暨誓师抗日大会。改编后部队番号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冯白驹任队长。国民党当局按一个营300多人的编制每月拨给军饷8000元,并经共产党同意选派副队长和下辖三个中队的副职。这就是琼崖抗战史上著名的“云龙改编”。

在留存的历史照片中,今人还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当年改编时的壮观——战士们身穿清一色军服,全副武装,整齐列队,上万名群众和各界人士纷纷携带慰劳品前来祝贺,“抗日先锋”“人民救星”的锦旗挂满了整个庙堂……

“云龙改编”后,独立队在政治上、组织上仍然保持独立自主,并继续发扬红军优良传统,实行官兵平等、军民一致的原则,官兵同甘共苦、同席就餐,军饷和薪金不发给个人,而是统一使用。同时,在琼崖特委直接领导下,立刻转入紧张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为抗日做准备。改编后的部队不久便在南渡江潭口打了一次影响很大的阻击战,极大鼓舞了琼崖人民抗日的士气。此后,冯白驹通过创办军政学校等,培养骨干,多次粉碎了日军的蚕食和扫荡,直至抗日的最后胜利。

一个不应忘却的名字

寻访琼崖纵队的历史,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容忘记,他就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海南人民的一面旗帜”的琼崖纵队领袖——冯白驹。

冯白驹故居位于离云龙镇不远的长泰村。那是一个典型的海南农村院落。屋后古木成林,屋前庭地宽阔。整个故居占地4亩多,分将军故居和陈列馆两大部分。故居前是开放的公园式广场,广场前有一座冯白驹半身铜像,目光炯炯,凝望前方。铜像座基正面刻着邓小平的题字:“冯白驹将军”。

在广场的右侧,有一棵见血封喉古树,树底下有个大洞,可容一人藏身。据陪同参观的村民介绍,有一次敌人追捕时,冯白驹曾在那棵树的树洞里藏了一晚,躲过敌人的搜查。这棵古树经历漫长的烽火岁月,至今仍然苍劲不老,仿佛在向我们讲述当年的故事。

1936年下半年,冯白驹从海外侨胞带回的一张报纸上,第一次看到了中共中央公布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他如获至宝,迅速召集特委成员和各县委书记、红军游击队骨干学习讨论“八一”宣言。于是,大家一面安排力量到各县传达贯彻“八一”宣言精神,一面以琼崖特委的名义向国民党琼崖当局提出停止内战、停止进攻红军、实现全琼团结抗日的主张。

在此期间,中共琼崖特委先后组织出版了《救亡呼声》《党团生活》《救亡旬报》等刊物,宣传共产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其中的不少文章都是冯白驹亲自撰写的。他在《国光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对琼崖时局的我见》时,群众争相购买,从而使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遍及全岛。

1937年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后,冯白驹受命与琼崖国民党当局进行抗日谈判,因国民党背信弃义,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与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由于海南各界人民的抗议以及党中央、周恩来直接向蒋介石进行交涉,12月,冯白驹获释。他作为中共琼崖特委的全权代表继续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终于在1938年10月22日达成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协议,促成了“云龙改编”。◎

猜你喜欢

琼崖特委云龙
解云龙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琼崖纵队何以二十三年红旗不倒
浣溪沙·琼崖聚仙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
——《琼崖革命历史文献选编》出版
琼崖革命精神研究的新探索
——《琼崖革命精神》评介
苏云龙作品
皖西北特委在巢县的隐蔽斗争
照片背后的故事——中共奉天特委主要成员被捕前后
马云龙油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