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艺术实践的重要性及对策

2011-11-20钟玉长

艺苑 2011年6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方式艺术

文/钟玉长

声乐艺术实践是声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培养其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目标是要通过声乐艺术实践对学生产生艺术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培养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因此促进声乐艺术实践工作的发展,对我国声乐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声乐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声乐艺术实践的重要性源自于声乐教育本身的特点与其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声乐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教学的抽象性,即声乐是一种技巧的教学。这种教学主要依赖的是教师在自身经验等方面的积累和对技巧的自我理解,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学的难度比较大,教师与学生都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时间。在教学方式上,往往采用教师示范和听取名家大师的录音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抽象和枯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同时,学生对教师和名家的一味模仿,也会削弱他们的创造能力,对他们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是不利的。以声带的发声技巧为例,由于声带在发声时的状态是无法被学生直观感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为学生作比较形象而具体的示范。而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所遇到的问题也很难有一个直观的体现,更加难以用具体化的形式进行测量。因此,声乐教学只能以教师的讲解与启发作为主要方式,而学生也只能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感觉去把握自己的发声机能。这种抽象而枯燥的教学方式也正是我们在声乐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另一方面,声乐教育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音乐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上对声乐教育的需求和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声乐教育的重要性也越发突显。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很多学校加大了声乐专业的招生数量,使很多学生纷纷进入了这一领域,但教学方式的陈旧、师资力量的有限,使得声乐教育的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弥补声乐教育抽象、枯燥的缺陷,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声乐艺术实践作为一种比较灵活而且有效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了学校的重视。这样,声乐艺术实践课程被作为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大纲,且将记入学生的总学分,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它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声乐艺术实践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声乐艺术实践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社会所认可,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忽视在这一工作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声乐艺术实践的时间有限

由于声乐教学是一个非常抽象而枯燥的过程,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且积极性不高,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难在有限的课时之内教会学生所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学校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因此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加大了专业课程的时间,而声乐艺术实践则被当作了一种辅助的教学方式,其时间上也很难得到保证。很多教师都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甚过艺术实践,甚至认为艺术实践的价值非常之有限,相对于它所花费的时间成本是不成比例的,应当进一步缩小。声乐艺术实践时间上难以得到保证,使它的作用很难得以发挥。

2.学生缺乏自信,畏惧实践

由于声乐教学需要比较空旷的环境,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也往往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辅导。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表现的机会,无法培养登上舞台的勇气,也很难从与其他人的对比中发现自身的学习状况。这使得很多学生缺乏自信,畏惧实践。这个问题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没有勇气登上舞台;另一种则是登上了舞台后茫然不知所措,在表演的过程中比较生硬,缺乏艺术表现力,不能很好地体现自身的水平。声乐是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学校培养声乐学生的目的正是在于使他们具有艺术表演和艺术创造的能力,但缺乏自信的学生是无法实现学校的这一培养目的的。

3.实践表演的节目过于单一

声乐学生的实践表演节目长期停留在独唱和合唱两种形式,缺乏新意。一方面,单一的表演、实践形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使得学生能力单一,不利于全面发展;另一方在,单一的表演、实践形式,在追求个性的时代是不符合学生的需求特点的,也没有办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参加艺术实践也只是流于形式,当作是一种单纯的学习任务,缺乏积极性,也无法从实践中获得学校所期望的收获。

4.艺术实践的条件比较简陋、资金不足

学校在艺术实践上的投入受到学校自身经济实力和对艺术实践的重视程度两方面的影响。因此,往往出现的情况是,艺术实践在资金的投入上远远不足。有些学校甚至为了节约经费而取消了艺术实践;另一些学校虽然也进行艺术实践,但舞台条件比较差,无法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水平,更无法使学生从中获得乐趣,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解决声乐艺术实践中的相关问题的对策

1.合理进行声乐艺术实践和课堂教学的课时分配

有些学校认为声乐艺术实践与课堂教学在时间上是相冲突的,因此有意地减少艺术实践的课时而用于课堂教学。这是由于没有弄清楚声乐艺术实践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没有充分认识到声乐艺术实践的作用而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做法。艺术实践和课堂教学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都是一种教学方式,而且艺术实践具有较之课堂教学更为灵活的形式。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开阔视野、与其它专业交流以及认识社会的机会。这可以使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声乐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这是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

同时,学校通过调整两种教学方式的授课时间,也可以使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不重视艺术实践的现象得到改变,使他们认识到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而且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在艺术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授课,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便于他们理解,使上课质量得到保证。

2.创造艺术实践环境,营造实践氛围

由于艺术实践不可能经常进行,因此学校如果只是增加艺术实践的课时安排,并不可能在一个长期的时间内维持学生的实践热情,也无法使学生的实践经验得到有效的积累。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实践环境,营造一种实践氛围也成为一种必然的需要。

在这一方面,学校应该更多地为学生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学业上的压力,调和枯燥的学习氛围;又可以使他们积累表演经验,培养表现的欲望。在形式上,可以采用各种专业技能比赛、艺术交流和课堂上的个人技巧展示等。因为,上台演唱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体现,教师不仅应该教授学生声乐演唱的技巧,而且也应该把如何上台表演当成是自己授课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鼓励学生积极争取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他们演唱的欲望,也可以达到与艺术实践相同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在这些表演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促进学生演唱技巧的提高。也只有在这样一个人人争取实践机会的氛围下,才能使有限的艺术实践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3.促进艺术实践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

我们的艺术实践应该面向生活,而不应该仅局限于课堂或有限的音乐会等实践机会。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也远比我们现在的艺术来的更为丰富多彩。适情而歌、因景而唱,才是声乐艺术实践应有的形式。在传统的艺术实践中,都要求学生进行长时间的练习,然后才能登台。这虽然对学生熟悉和磨练自己的专业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但也应该培养学生即席演唱的习惯。将生活作为艺术实践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寻找艺术实践的机会,可以促进艺术实践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多样化。

4.开拓学校艺术实践经费的来源,加大实践投入

学校在经费的来源上无非有三个方面,即政府拨款、学费收入、学校自筹。学校在收入上比较有限,资金比较紧张,而艺术实践的经费开支又比较大,所以很多学校往往会削减艺术实践的经费,这样不利于艺术实践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开拓学校艺术实践经费的来源,这个来源主要是在学校自筹方面。

首先,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也是一种有偿的商品,也是可以获得一定收入的。声乐艺术实践作为一种实践,虽然是一种教学方式,但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对其进行商业化。与校外的演出公司进行合作,开展以商业性演出为基调的艺术实践也是一种可以尝试的解决学校艺术实践经费不足的方法。在这种形式下,不仅学校的压力可以得以缓解,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实践活动获得一定的物质激励,从而提高他们进行实践的积极性。而另一方面,由于进行商业性艺术实践的压力比较大,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形成无形的压力,促进他们的自我提高。其次,由于艺术实践并不是经常性的教学活动,因此学校可以在没有艺术实践的时期将场地和设备进行出租。这样一来可以减轻学校在购买实践设备方面的压力,实现以物养物的良性循环,使学校闲置的资产得以运转。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方式艺术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纸的艺术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