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舞春秋”壶的创意设计

2011-11-16吴淑英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12期
关键词:徽标传神宜兴

吴淑英

江苏宜兴 宜兴214221

谈谈“舞春秋”壶的创意设计

吴淑英

江苏宜兴 宜兴214221

第九届世界健美锦标赛于2006年5月22日至6月3日在中国南京开赛,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舞春秋》

在大赛的欢迎宴会上,我的紫砂作品“舞春秋”壶,吸引了各国运动员惊异的目光。国际健美操协会技委会主席约翰·艾特金森十分高兴地从我手里接过“大赛组委会”赠给他的礼品——“舞春秋”紫砂壶。

“舞春秋”壶是以中国“写意雕塑”的艺术魅力在体育盛会的舞台上闪光的。说起雕塑人们总是“言必称希腊”。具有悠久历史的希腊雕塑是伟大的,中国秦始皇时的兵马俑亦是伟大的。只是从汉代以后中国与西方的雕塑分道扬镳走了两股道,西方的雕塑继续沿着“写实”的老路走,直到一百年前,才有了“写意”雕塑作品。中国的雕塑在汉代如同中国画一样就步入了“写意传神”的美学理想与追求。汉代徐州的兵马俑高不过一尺,但生动传神;汉大将霍去病墓前的巨型雕塑大朴不雕、写意传神、辉映中外,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东西方雕塑观不同,但人们对于有艺术生命力的雕塑作品,都会报以同样的热烈掌声。“舞春秋”紫砂壶即为一例。

“舞春秋”壶是沿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传神”之路走来的,讲究塑形造物的“似与不似”。壶嘴的雕塑描写出健美男运动员手臂的强劲之神,但又没有写实雕塑那样对健美男运动员肌肉发达作深入的刻画和推敲。壶钮的小巧更是“贵在神似”的美女舞蹈之手,一双纤手。壶嘴、壶钮是“舞春秋”的传神之所,男子汉的强臂与娇女子的纤手,和壶身的“球形”、壶把的“仿徽标的抽象”的谐调,那丰富多变的线条,或刚或柔、或弧或圆、或吭歌或低吟,传达了刚与柔、力与美的和谐,深刻的和合了健美运动所追求的“柔韧与力量”的神韵,搏动着一件“写意雕塑”艺术作品的生命旋律。

作为艺术作品的点睛之笔,“舞春秋”的壶名、壶题,可以说是“偶尔得之”,蕴含着诗情画意和中国艺术特有的时空意境观。“春秋”是一年一度,是生命的节奏,“舞”,是舞蹈动作的延伸、起伏、旋转,所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在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的美学里,正用一个“舞”字,诗意地诠释了中国艺术的空间意识。他把“舞”看作一切中国艺术意境的典型,他认为艺术家将自己的精神意志融入到作品中去,物质的对象和精神的自我在艺术的空间中游行,而“舞”正是它最直接、最具体的自然流露。“舞春秋”三个简单的汉字,却抒说着“人的生命”,在各自的舞台上,舞动着、跳跃着、拼搏着、奋斗着、前行着。那“舞春秋”壶,雄强的巨臂,娇俏的纤手,旋转的徽标,正 发 生着“世界共舞,迎来健美运动又一春秋”的意境。而壶上题铭“生也一舞台”则更加直白地抒发胸臆。

“舞春秋”壶以“写意雕塑”的神韵完成了“小天地舞动大场面”的重大外事任务。小小的砂壶作为友谊的使者引起热烈的情感波澜,传递了中国人民的友情,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示了紫砂艺术的迷人魅力。正是外事活动无小事,小壶推得大球转。

猜你喜欢

徽标传神宜兴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刺与柔
刻画人物如何『传神』
诗笔白描,写照传神
捕捉精彩,描写传神
圆桌
徽标的解答——由“形”入“意”
无才勤补拙 造境意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