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石化的“三力”之源

2011-11-16符立萍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大庆石化三力乙烯

■文/符立萍

在加快发展的坚定脚步中,大庆石化公司始终紧紧扭住效益这个牛鼻子,以科技创新培育增效动力,以项目建设打造持续竞争力,以基层建设激发全员活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大庆石化加大技术改造的步伐,优化生产运行,大打效益增长仗。

瑞雪兆丰年。2010年12月31日,大庆地区纷纷扬扬的雪花再次盈满枝头。大庆石化公司继腈纶、乙烯、丁辛醇等装置提前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后,炼油厂又报捷,全年共加工原油658万吨,创出历史最好水平。随着这些装置的陆续“交卷”,大庆石化这艘航船顺利抵达“十一五”的目的地。

紧紧扭住效益这个牛鼻子

大庆石化把“效益最大化”作为安排生产布局的原则,用市场规律指导生产,充分利用自身是特大型联合企业,加工系列、品种多的优势,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用总经理王德义的话讲,就是“紧紧扭住效益这个牛鼻子,凡是有利于效益增长的事情要做好,凡是不利于效益增长的事情要少做、不做”。

装置满负荷生产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前提,为保证装置“吃饱喝足”,大庆石化先后与大庆油田公司等原料供给单位签订了原料、产品互供战略合作协议,形成稳定的供货渠道,确保了加工量。原料一旦出现不足,公司就对有限的资源实行企业内部市场化配置,哪个产品边际利润高、赚钱多就加足马力生产哪个。

大庆石化把信息反馈系统的触角延伸到市场前沿,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并采取“日跟踪、周测算、月分析”的机制指导生产。每周五,公司固定召开优化会,公司领导带领计划经营处、生产运行处、储运中心等18个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负责同志一起,分析市场信息和变化趋势,据此优化生产方案,平衡效益与生产运行,调整产品生产数量和种类。2010年7月中旬开始,ABS、聚丙烯、顺丁橡胶产品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大庆石化抓准机遇,努力生产厚利产品6.5万吨,创效4900多万元。

这个公司落实对标措施,精耕细作,通过优化乙烯资源配置、控制油浆出厂等措施,深挖装置潜力,确保原料合理消化,装置高效生产。2010年上半年,为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解决夏季炼厂气过剩问题,炼油厂将焦化干气引入制氢装置作为生产原料,每小时可节约外购油田气1400标立方米,每年可节约油田气504万标立方米,降低生产成本870万元,此举既实现了挖潜增效,又避免了通过火炬放空造成的空气污染。

“优化”让大庆石化尝到了“甜头”。2010年,液氨出厂增效1180万元;增加油浆、焦油燃料比例,增效6590万元;增产高标号汽油,增效3830万元。

与增效交相辉映的是,大庆石化经济技术指标整体提升。与“十五”相比,公司“十一五”期间,68项主要指标全部提升,47项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合成氨能耗33.8吉焦/吨、乙烯+丙烯收率49.7%、乙烯装置损失率0.3%、低压聚乙烯耗乙烯1003千克/吨、线型聚乙烯耗乙烯931.8千克/吨,均居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前列。

这五年,大庆石化公司在生产运营中还坚持开源节流并举,通过深入挖潜,累计节能37.5万吨标煤、节水1736万吨、减排890万吨,与“十五”比降幅分别达17.5%、29.9%和34%,提前完成了国家和中国石油集团下达的“十一五”节能任务,公司运行质量整体提升。

科技创新培育增效动力

2010年12月17日,大庆石化科技创新的“进度表”上,又增添了可喜的一笔。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万吨级乙烯三聚合成己烯-1成套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专家组验收。这项成套技术填补了中国石油己烯-1工业化生产技术空白,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己烯-1是生产高性能聚乙烯树脂的重要共聚单体,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大庆石化公司与石油化工研究院组成联合攻关团队,经过研究人员的辛勤努力,成功开发出万吨级己烯-1成套技术工艺包。

有了己烯-1生产技术这个“金钢钻”,大庆石化就可以揽到更多的“瓷器活”。公司加大己烯-1高端共聚产品的开发力度,开拓己烯-1及其共聚产品市场,努力提升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效能力。

“石化产业若想实现高附加值,必须实现核心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在这一理念的鼓舞下,几年来,大庆石化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新产品开发为“催化剂”,在不断跨越性提高产能的同时,重点加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攻关力度,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产业链高端。

多年来,中国石油乙烯工艺包始终以引进国外技术为主,耗资巨大。2009年,大庆石化公司与寰球工程公司合作开发成功乙烯装置工艺包,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乙烯装置工业化成套技术,扭转了中国石油在乙烯技术上的落后局面,一举打破了几十年来国外技术垄断,节约了1000多万美元技术引进资金。

“技不如人,受制于人。”大庆石化人的这一感受缘起ABS。摆脱进口依赖,自主研发成功“ABS生产技术新工艺”让大庆石化人挺直了腰杆,坚定了ABS树脂专用料的研发信心。再接再厉,这个公司自主研发成功的冰箱内胆专用料板材级ABS树脂,被列为中国石油集团 “十一五”期间重大科研项目,将改变我国冰箱内胆专用料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

大庆石化确定了科研跟着产品走,产品跟着市场走的匹配创新之路,既加快了研发效率,也使产品更贴近市场。

茂金属是这个公司2007年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主要用于包装膜的生产。用它做出的包装薄膜产品更透明,更坚韧,密封性好,可使产品的保质期大大延长。过去,国内不能生产,每吨价格高达2.3万元。大庆石化测算结果显示,如果自己生产茂金属,仅满足自需每年就可节约资金1500万元。“十一五”期间,这个公司共生产茂金属18781吨,经过应用试验,产品性能优良。

“十一五”期间,大庆石化公司共承担科研项目196项,取得技术创新成果155项,获得授权专利37项,形成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或工艺包,开发出缠绕膜专用料、异型瓶专用料5500B等高附加值新产品14项。

项目建设打造持续竞争力

“这项工程是我们的‘争气工程’、‘创新工程’,我们一定要把握时机,争取按计划、保质量完成。”2010年11月16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在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建设现场这样说。蒋总的一席话,令大庆石化人备受鼓舞。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通过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炼化业务产业链,是大庆石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就是企业加快发展征程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2009年9月,承载着殷殷希望,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正式全面开工建设。工程指挥部为确保各项控制点按时完成,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大庆石化建设公司、东北吉林化建等参建单位组织精兵强将投入施工,不断推进工程建设进度。2010年,工程以乙烯装置为主线,完成了地下主要设备基础施工,11台大塔及裂解炉辐射段钢结构吊装就位,为2011年全面进入安装年创造了条件。目前,工程正在有序实施,已完成投资34.3亿元,占总投资的26.6%。

以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为龙头,“十一五”期间,大庆石化围绕炼化生产主营业务,合理布局,规模发展。先后高标准、高质量地新建了12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120万吨/年加氢精制装置、10万吨/年乙苯脱氢装置,完成了污水回用装置、新建航煤栈桥、一重催MIP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一个个里程碑似的项目,不断拓展着大庆石化的炼化生产新空间,成为企业加快发展的“发动机”。

除了做加法外,大庆石化不忘做减法。“十一五”期间,大庆石化在完成建设项目近300项的同时,一批规模小、能耗高、技术落后和效益差的装置被淘汰,关停或拆除了复合肥、蜡油催化、石蜡加氢等20余套报废装置。“舍小”促进了“做大”、“做强”,大庆石化炼油、化工整体装置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项目建设为企业发展积蓄了新能量,也带动了企业工程建设能力的增强。装备制造单位借助“三高一特”主打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中国石油率先掌握高通量换热器、120万吨/年加氢精制装置加氢反应器制造技术,业务扩展到全国20多家石油炼化企业。建设公司3000多名员工一边保障公司装置运行、大乙烯等工程建设,一边投入到四川石化、广西石化和呼和浩特石化等企业的建设和保运,承建的12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技术改造项目获得中国工程建设鲁班奖。信息化业务凭借炼化信息技术独有优势,从石油化工领域拓展到钢铁、电力、煤炭、制药等行业,5年赚回2亿元。

“十一五”收官之际,大庆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获批复。据测算,大乙烯、大炼油投产后,将带动运行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经济总量有望增加70%。

基层建设激发全员活力

“每个人前进一小步,企业就会前进一大步。”大庆石化公司党委书记郑怀义常说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个公司全心全意依靠员工搞生产、抓安全、求发展的决心,也道出了企业扎实推进基层建设的思路。

近五十年的发展经验,让大庆石化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基层建设是实现本质安全和管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十一五”期间,大庆石化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扎实推进基层建设上质量、上水平、上层次上。

大庆石化创新基层建设方式方法,通过“一带四”模式,着力提升企业四种能力。“一”就是每年确定一个基层建设主题,“四”就是抓好四个有效载体——创建“四好”班子、“六好”车间(“六个一”党支部)、“五型”班组、“五星”员工。“四种能力”即提升企业科学发展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形成人人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巨大合力,这个公司从建设一批“好班子”入手,以“四好”班子、“六好”车间创建为主线,优化基层干部队伍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基层干部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使党员干部成为员工的表率,成为所在单位的主心骨和带头人。

2010年起,大庆石化建立基层党支部书记岗位培训考试机制,支部书记必须拿到考试合格证才能上岗。化工一厂原料二车间支部书记朱杰顺利通过考试后说:“我当了8年支部书记,头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我知道,通过考试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切实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是对自己、对党组织真正负责任。”

大庆石化高度重视以班组长为核心的技术骨干团队建设,专门为其设立人才库,采取梯级培养、选拔任用等激励措施,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升班组长的业务指导、组织协调和开拓创新能力。激活班组能量为企业增效加大了砝码。化工三厂凝聚工段班组大胆创新工作方法,摸索出了一套凝聚干燥系统主掺工艺操作法,每年间接创效200多万元。该操作法获得了黑龙江省“创新杯”大奖。化肥厂尿素车间在开停工过程中采用三班武向阳的升压方案,解决了中压超压、低压结晶的问题,年增加经济效益100万元以上。

大庆石化下大力气抓好员工队伍的“提素工程”。公司逐步完善培养、使用、流动和薪酬激励机制,并积极推广和应用模拟仿真等现代技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开展生产技术竞赛活动,形成以专业培训为主体,岗位技能竞赛为补充的大培训格局,加快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储备。

五年来,大庆石化培养各级管理、技术和技能人才4500多人,147个党支部达到“六个一”党支部标准,128个车间达到“六好”车间标准,967个班组达到“五型”班组标准。其中,4个单位荣获集团公司基层建设百面红旗。

五年拼搏,五年奋进。在加快发展坚定的脚步中,大庆石化人满载着收获的喜悦,走过了“十一五”,迎来了充满希望的“十二五”。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大庆石化党政领导班子信心满怀:“十二五”,要扎实做好发展、转变、和谐三件大事,打造主业突出、辅业精干、服务业完善的“一本两翼”发展格局,形成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区域规模优势,把大庆石化建设成为中国石油最大的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之一,为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大庆石化三力乙烯
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与舞蹈学“三台三同三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仪征:“三力”铸牢共同体意识 “三紧”建美红石榴家园
中国将引领全球乙烯产能增长
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党建管理水平
“三力”并举,提升学术期刊舆论引导力
肩负起弘扬“石油精神”的责任
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求解三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
肩负起弘扬“石油精神”的责任
5月份日本乙烯及乙烯衍生物出口总量环比劲增17%
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系统开发及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