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之声

2011-11-16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4期
关键词:化学品碳纤维天然气

成品油定价应张弛有度2011年2月9日

近期,受埃及局势动荡的影响,国际油价表现强势。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原油需求的增加,国际油价正在回到前期高价的“结构性牛市”路上,纽约伦敦两地国际油价在年内双双再破百应无悬念。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国际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对全球经济恢复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发展都将造成较大的冲击。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大趋势下,我国成品油价格逐步走高也不可避免。

由于我国现行的成品油价格管理机制对于高油价阶段的定价机制仍不明确,修改后的定价机制又迟迟未公布,目前市场对新机制的尽早出台充满期待。

有专家建议,未来我国可维持适度较高的成品油价来推动节能减排。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如果一直维持过低的成品油价格,未来将难以承受国内快速膨胀的石油消费需求。因此,我国必须从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考虑,推动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节能降耗意识。

不过,我国成品油价格也不能单一地依据国际油价的上涨而上涨。当前我国成品油价格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的水平,推动成品油市场化改革不仅仅是逐步把下游价格放开,也应该逐步把上游资源的“准入机制”放开,打破上游的市场垄断。新修改的定价机制应该张弛有度,在弥补企业成本上涨所造成的损失的同时,也要鼓励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不能给消费者造成过重的负担。

(刘 雪)

煤层气蛋糕如何分2011年2月9日

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获得资源改革转型“先行先试”权。作为“综改区”重要改革内容之一,煤层气开采“气随煤走、两权合一”的方案有望获批。

近两年,随着价格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天然气逐渐成为利润丰厚的蛋糕产业,各能源企业竞相进入。

在政府眼里,民资和外资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促进产业发展;用不好,最终制约产业健康发展。而外资进入过猛,更会让人担忧,反客为主,形成外资对煤层气产业控制。

笔者认为,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障碍,是存在于各方主体之间利益分配博弈的矛盾。若要充分发挥各利益主体自身优势,解决煤层气“三高”问题,首先就必须创新地构建符合各方利益需要的商业模式,彻底理顺各主体之间利益关系。

由于煤层气与煤矿相辅相依,因此,开采的经营主体必须是一个利益整体。面对当前煤、气产权分离,经营主体不一,背后利益错综复杂等问题,可以通过合作方式解决利益纠纷。比如可以通过组建股份公司形式,将气、矿两个利益主体合并起来,从而达到气、矿产权合一的目标,有效解决央企气与地方煤之间的矛盾。

除此之外,在推进地方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实现让利、留利于地方的目的。资源税从价改革一旦付诸实施,便可大大提高山西地方财政收入,有助于地方政府增加当地经济建设的储蓄资金,从而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如此也可打消地方政府对央企进入的顾虑。

(宋 亮)

中国企业应学会在贸易战中生存与发展2011年2月1日

近期,美国商务部裁定,将对从中国石油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进口的部分钻探管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税。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已经无数次地使用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和制裁措施。

也正因为这样,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就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学会在贸易保护、贸易制裁和各种贸易战中生存与发展。

第一,要打牢基础,练好基本功。从机制上,要建立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从体制上,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决策科学化、程序规范化、评价标准化的管理体制;从技术上,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第二,要规范运行,提高信誉度。

第三,要增强规则意识,善于应对挑战。中国企业在应对各种贸易保护和纠纷过程中,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从总体上讲,还是失败多于胜利。一方面,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确实存在瑕疵,让其他国家的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有机可乘。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习惯于闭门造车,只知生产,不知了解外面的信息,往往是出了问题才疲于应付,错过了许多机会。

第四,要加快海外投资步伐,避免和减少贸易纠纷。如果中国企业能够更多地在海外投资,利用海外的资源、海外的人才,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和减少许多贸易纠纷。

也许,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大范围的贸易保护和制裁不会出现。但是,中国企业决不能麻痹松懈。即使大环境是好的,针对中国企业和产品的贸易保护和制裁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中国企业只有善于适应这样的变化,才能真正做到稳坐钓鱼台,不因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和制裁而遭受巨大的损失。

(谭浩俊)

日本政府计划提高炼油效率

日本经济新闻2011年1月13日

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将实施一个为期五年的项目,旨在开发提高炼油效率的技术,以生产更多的汽油、柴油和其他高附加值石油产品。

METI称,METI的目标是将原油转化率从现有的大约70%提高至80%,这样可以令日本原油需求量减少约10%。这个投资100亿日元的项目将于2011财年开始。该项目同时还将寻求开发重质原油加工技术,类似于产自加拿大的重油。这将使得日本原油进口来源多样化,以减少对中东原油的依赖,更好地保证原油供应的安全性。

作为该项目的第一步,METI已经拨款24亿日元用于对炼制前后的石油组份进行彻底的分析,并收集原油炼制过程中随温度和压力变化的石油产品收率数据。

基于数据分析结果,METI将资助开发提高汽油和其他高附加值石油产品收率的炼油技术。该项目还将包括原油和石油产品裂解设备的制造。METI计划承担开发成本的一半,并将寻找3~4家有兴趣该项目的私人公司参与。

(晓 华)

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

美国能源情报署网站2011年1月13日

美国能源部旗下能源情报署(EIA)在新年首月能源前景报告中表示,2011年全球石油需求有望增长1.7%至8800万桶/日。

EIA在报告中表示,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2.7%,至8657万桶/日。其中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石油需求同比增加50万桶/日,而非OECD国家增加170万桶/日,其中中国增加70万桶/日升至905万桶/日,展望未来两年,中国石油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但增速将慢于2010年。EIA预测2011年和2012年中国石油日均需求均将增加53万桶/日,2011年将达到958万桶/日,2012年将达到1011万桶/日。

EIA表示,未来两年来自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供应增长速度将放缓,预计2011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供应将增加17万桶/日,不过到2012年将仅仅增加2万桶/日。意味着未来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更多的依赖于欧佩克产油国产量的增长。欧佩克预计2011年将石油产量增加46万桶/日至2990万桶/日,2012年将增加100万桶/日至3100万桶/日。

(晓 华)

日本碳纤维项目纷纷“复活”

英国ICIS新闻2011年1月12日

日本东丽工业公司日前表示,公司已经决定“复活”先前宣布位于日本爱媛县的碳纤维生产设施扩能计划。新建一条1000吨/年的生产线,主要生产特种小丝束碳纤维,项目总投资约1.94亿美元。该生产线将于2012年9月投产。投产后,东丽工业公司碳纤维总产能将增加至1.89万吨/年,而爱媛县的碳纤维产能将达到8300吨/年。

日本三菱丽阳公司于2010年7月恢复了先前宣布的日本大竹新建碳纤维项目的建设进程。此前该项目的建设因受到业务环境严峻以及碳纤维市场低迷的影响而于2009年3月暂时搁置。该项目原计划在2009年第四季度投产,目前看来,到2011年二季度才能投产。三菱丽阳公司将在该项目投资1.35亿美元,设计产能为2700吨/年。

为满足来自工业应用领域增长的需求,三菱丽阳公司已经开始建设该装置。据分析人士表示,风力发电叶片、压力容器和汽车等工业应用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将长期增长。

(晓 华)

今年全球专用化学品市场增速放缓

SRI咨询公司网站2011年1月6日

专用化学品生产商们预计2011年全球专用化学品市场继续增长,新兴市场继续引领全球专用化学品市场增长,但发达地区将显现疲态,尤其是专用化学品领域的两大品种——油漆涂料以及黏合剂密封剂。

SRI咨询公司(SRIC)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全球专用化学品市场将以年均4%的速度增长。其中中国将以年均7.3%的增速独领风骚,亚洲其他地区的增速为5%,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增速为4.3%,中南美洲的增速为4.2%,中东欧地区的增速为4.1%,日本增速为3.3%,北美增速为2%,而西欧地区增速最慢,为1.3%。

SRIC称,就专用化学品需求的种类而言,全球各地区各不相同,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在中国,需求增长最快的是高性能热塑性塑料和成像化学品。在中东和非洲,增速最快的是采矿化学品和润滑油添加剂。中南美洲的采矿化学品和印刷油墨需求增速最快,而中东欧地区的采矿化学品和塑料添加剂需求增速最为强劲。

(晓 华)

俄公布2030年天然气发展总规划

俄罗斯《石油与资本》杂志2010年第11期

2010年10月初,在俄罗斯天然气之都—新乌伦戈伊市举行了《俄罗斯2030年天然气工业发展总规划》会议。普京总理亲临并主持了会议。

当前美国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急剧减少,而俄罗斯施托克业大气田液化天然气的目标市场正是美国。大量液化天然气从美国市场流向欧洲,挤压俄罗斯的管输气。俄罗斯的天然气不仅出口量减少,价格也从金融危机前的每千立方米400美元下降到300美元。2010年出口量和价格均略有回升,何时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尚难预测。

新乌伦戈伊会议则发出了乐观的信号。除提出2030年俄天然气产量从2009年的5823亿立方米到1万亿立方米的目标外,还提出了下列重要指标。1.天然气储量增长26万亿立方米;2.开发新区产量将占总产量的约40%;3.扩大销售市场,其中亚太市场将约占总出口量的20%,液化天然气将占总销售量的15%等。

为完成上述任务,天然气工业总投资将为12.3万亿~14.7万亿卢布。

(高寿柏)

阿塞拜疆与伊朗签天然气供应合同

俄罗斯能源网2011年12月

今年1月11日,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SOCAR)与伊朗国家天然气出口公司(NIGEC)签订了阿塞拜疆向伊朗供应天然气的长期合同。该合同规定,合同期为5年,2011年起,阿向伊供应10亿立方米天然气,以后逐年增加。

为加大向伊朗的天然气供应量,SOCAR公司正在对位于阿斯塔尔的天然气加压站进行扩大能力的工作。此外,还将对阿塞拜疆至伊朗的天然气管道进行扩建。日供气量从现在的120万立方米增加到300万~350万立方米。

连接阿塞拜疆和伊朗的天然气管道是加兹—马格梅德—比恩德—比安德。该管道的总长度为1474.5公里,其中296.5公里在阿境内。该输气管是1971年建成投产的加扎赫—亚斯塔拉—伊朗输气干线的支线。该干线的管径为1200毫米,沿线在加兹马格梅德、阿格达什和加扎赫高有3座加压站。

此前,在伊朗总统正式访问巴库时,伊朗和阿塞拜疆曾就扩大天然气和电力供应进行合作问题签订过两个备忘录。

(高寿柏)

猜你喜欢

化学品碳纤维天然气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一种碳纤维加固用浸渍胶的研究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博禄碳纤维增强聚丙烯使汽车零部件更轻更坚固
碳纤维增强PBT/ABS—g—MAH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