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人际信任度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

2011-11-04孙海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人际主观幸福感

李 东,孙海红

(西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重庆400715)

初中生人际信任度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

李 东,孙海红

(西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重庆400715)

为探讨初中学生人际信任度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研究选取山东潍坊市两所初级中学的初一至初三年级的150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马氏量表 (版本3)、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测量,进而揭示初中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其自我效能感有较高的相关;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总之,初中生人际信任对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人际信任度;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

1 引言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而特殊的时期,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逐渐形成,开始接受大量外界事物。学生通过学校的学习、生活及老师的培养指导形成一定的能力,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必然会在其人际交往中体现出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展开及素质教育的实施,初中生的人际交往环境和生活环境正发生着重大变化,这对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幸福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很大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这三者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儿童马氏量表(版本3)、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测量,从而探讨初中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以山东省两所初级中学的初中生共计150人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有效回收率85.3%。其中男生67人(52.3%),女生61人(47.7%)。初一学生47人,初二学生46人,初三学生35人。

2.2 研究工具

2.2.1 儿童马氏(Mach Scale)量表(版本3)

儿童马氏(Mach Scale)量表(版本3)含有20个项目,其中有10项正面陈述,10项反面陈述,属于自陈式量表。各陈述依据被试对其同意程度采用两种记分法,正面陈述“完全同意”记5分、“部分同意”记4分、“部分不同意”记2分,“完全不同意”计1分,反面陈述则相反。总分越高,表明人际信任度越低;总分越低,则表明人际信任度越高。

2.2.2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本量表共有33项,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国内段建华对其进行过修订。

2.2.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由Sehwarzer等人于1981年编制,共有10个项目,被试在l-4等级上进行自我评定。修订后的中文版,发现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a=0.87,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r=0.82(P<0.001)。该量表共有 10个题目,分别为完全不符合、稍微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四个评分等级,量表总分的理论范围是10-40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高。

2.3 实验过程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然后按指导语的要求完成整个问卷。问卷填写均采用无记名方式,整个问卷完成需时约25分钟。有关数据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初中生人际信任、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点

3.1.1 初中生人际信任总体情况

初中生男生的人际信任平均得分为53.04,女生的平均得分为55.48,男生平均得分略低于女生。儿童马氏量表分数越高说明人际信任越低,分数越低说明人际信任越高,所以男生的人际信任较女生要好。以性别为自变量,人际信任为因变量,经t检验,初中生人际信任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t=1.752,P>0.05),见表 1。

3.1.2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平均分为113.95,初中男生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115.12,女生的平均得分为112.66。男生平均得分略高于女生。以性别为自变量,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经t检验,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t=1.132,P>0.05)见表 1。

3.1.3 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总体状况

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得分为28.02。在性别上,男生的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7.87,女生的平均得分为28.18,女生略高于男生。以性别为自变量,一般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为一般自我效能感无显著性别差异(t=0.448 p>0.05),见表 1。

初中生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表1 主观幸福感总均分及其性别差异比较

3.2 不同年级初中生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的状况与差异性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人际信任平均得分为 53.40,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114.62,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8.79。初中二年级的人际信任平均得分为 53.61,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115.98,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8.17。初中三年级的人际信任平均得分为56.06,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 110.37,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6.77。但经过方差分析,初中生的人际信任、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均没有显著年级差异(见表2、表3)。

不同年级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和表2 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

不同年级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和表3 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性分析

3.3 初中生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3.3.1 不同人际信任的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比较

按一般儿童马氏量表的总分,把得分高的27%作为低人际信任组(共35人),得分低的27%作为高人际信任组(共35人),分别比较两组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情况。从表4可以看出,高人际信任和低人际信任初中生之间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 (t=8.211,p<0.01),高人际信任的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低人际信任的主观幸福感。初中生高人际信任和低人际信任初中生之间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t=4.493,p<0.01)。高人际信任的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低人际信任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不同人际信任的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表4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比较

3.3.2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

对初中生人际信任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表明,初中生在总体幸福感量表上得分与儿童马氏量表上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603 p<0.01)(见表 5)。 儿童马氏量表分数越高说明人际信任越低,分数越低说明人际信任越高。因此,负相关结果表明初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越高,主观幸福感也越高;初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越低,主观幸福感也越低。

3.3.3 初中生人际信任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初中生人际信任得分与自我效能感得分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r=-0.489 p<0.01)(见表5)。儿童马氏量表分数越高说明人际信任越低,分数越低说明人际信任越高,因此,负相关结果表明初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越高,一般自我效能感也越高;初中生的人际信任程度越低,一般自我效能感也越低。

3.3.4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对初中生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表明,总体上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p=0.59,p<0.01)(见表5)。 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也高,一般自我效能感低的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也低。

表5 初中生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4 结 论

4.1 初中生人际信任、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人际信任维度上,男生与女生的人际信任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一结果与陈雪对初中生的人际信任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结果一致。三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竞争意识较强,然而三年级学生之间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时间比一、二年级时间长,同学之间比较熟悉,所以初中三年级学生在儿童马氏量表平均得分要比二年级与一年级的人际信任得分略高,但与一、二年级无显著差异。

在主观幸福感的维度上,男生在总体幸福感量表上的平均得分略高于女生,但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并不显著。初中男生的课外活动较多,男生参加的体育活动较多,课外活动的时间、种类都较女生多,男生的团队活动使得他们感到生活丰富多彩,而女生因为各种活动的数量及时间较男生少一些,主要精力在学习上,学习成绩较好,尽管生活相对男生是较单调的,但好的学习成绩使她们感到生活乐趣,所以尽管主观幸福感的得分略低于男生,但无显著差异。三年级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尽管比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的得分都略低,但由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三年级学生的升学的压力并不是很高,各种游戏活动并不比一、二年级少很多,因此主观幸福感并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

在自我效能感的维度上,男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上的平均得分比女生略低。女生由于多数时间精力放在学习上,所以成绩一般较男生好。在初中阶段,评价一个学生时,其学习成绩是很重要的参考因素,因此女生得到的评价较好。但男生因为在团体活动中容易得到认同,而且一直以来社会对女性有许多歧视,这些因素都会在人们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作用,使男生有较多的优越感,他们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对较高,因此自我效能感并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三年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放在学习上,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相应的自我效能感也得到提升,因此尽管面临升学压力,但自我效能感并无显著的年级差异。

4.2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高人际信任的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程度显著高于低人际信任的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程度。初中生人际信任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际信任高的初中生由于信任别人,在生活中能与别人和谐相处,进而体验到学习、生活的美好,所以比人际信任低的初中生主观幸福感高。具有高主观幸福感的初中生,由于体验到生活的乐趣,乐于主动去探索外界事物,乐于与人交往以获取更深层次的人际幸福。相反,如果主观幸福感较低则不会对生活产生高的乐趣,对人际交往不够重视,进而人际信任水平降低。

4.3 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高人际信任的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程度显著高于低人际信任的初中生,初中生人际信任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自我效能感高的初中生人际信任度也高,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人际信任度也低。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自信度高,在生活中他会更加积极、主动。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相信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确信交际能获得有价值的回报,就会增强人际交往;相反,如果一个人一般自我效能感低,那么相应的自信度不高,在人际交往中胆怯畏缩,常担心自己应对能力不足,体验到强烈的自卑,在人际交往中消极地退缩,人际信任水平就会降低。

4.4 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一般效能感低的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也低。自我效能感高的初中生由于比较自信,所以体验到的压力较小,压力小使得学生的生活学习充满乐趣,因此主观幸福感较强。自我效能感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这种较高的自信心会使个体产生积极情感从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5 结语

改善初中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初中生的人际信任能力,对初中生提高主观幸福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开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有效改善学生的人际信任能力,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正确价值观与幸福观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时,相关部门不能忽视初中生的人际关系的改善与人际信任能力的培养,以便使初中生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Bandura,A.Self-efficacy[J].Encyclopedia of human behavior,1994,(4):71-81.

[2]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84):191-215.

[3]陈雪.初中生人际信任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枣庄学院学报,2008,25(6)56-59.

[4]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59-66.

[5]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1):46-51.

[6]韩进之.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

[7]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论[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4):73-81.

[8]孟慧,梁巧飞.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33(1):96-99.

[9]苗元江.幸福感的解释模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33-36.

[10]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21(6):553-555.

[11]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12]吴明霞.30年来西方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4):23-28.

[13]夏俊丽.高中学生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1):40-42.

[14]余鹏,宿淑华,李丽.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43-44.

[15]郑信军.青少年学生人际信任问题调查[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4):63-66.

[16]郑雪,王玲.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2):105-107.

[17]邹兵,谢杏利.医学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信任、人格的关系[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2):48-51.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in terpersonal Trust,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elf-efficacy

LI Dong,SUN Haih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n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trust,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elf-efficacy,this study selected the tw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Weifang Shandong for this survey.The measuring Tools are the Markov Scale(version 3),overall well-being scale(GWB)and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though which we reve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state and 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personal trust,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general self-efficac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interpersonal trus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have a high correlation;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interpersonal trust and self-efficacy have a high correlation;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elf-efficacy have a high correlation.In a word,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interpersonal trust has a remarkable effect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elf-efficacy

interpersonal trust; subjective well-being; self-efficacy

G622.5

A

1674-5787(2011)04-0123-04

2011-06-22

李东(1987—),男,山东潍坊人,西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心理学。

责任编辑 闫桂萍

猜你喜欢

人际主观幸福感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搞好人际『弱』关系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