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ZTC1+1澄清剂在复方板蓝根颗粒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2011-11-04傅建邦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含氮板蓝根浸膏

傅建邦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南阳 473058

ZTC1+1澄清剂在复方板蓝根颗粒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傅建邦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南阳 473058

目的探讨使用天然澄清剂ZTC1+1精制法替代水提醇沉法,提高复方板蓝根颗粒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方法通过澄清剂用量试验,选择澄清剂最佳用量比例,以干浸膏收得率和含氮量评价澄清剂ZTC1+1的澄清精制效果。结果制备复方板蓝根颗粒选用ZTC1+1澄清剂量以A剂0.15%、B剂0.30%的加入比为最佳,使用ZTC1+1澄清剂精制法干浸膏相对收得率为163.39%,相对含氮量174.41%。结论使用ZTC1+1澄清剂精制法明显优于水提醇沉再水沉法,且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能源及材料消耗。

复方板蓝根颗粒;ZTC1+1澄清剂;生产工艺;应用

在复方板蓝根颗粒提取精制过程中,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除去提取液中大部分的蛋白质、果胶、黏液质、多糖、多肽、有机酸等大分子物质。近年来研究发现这些大分子物质中,有机酸、多糖、多肽等具有一定治疗价值,在精制过程中除去它们,不利于药物疗效的充分发挥[1]。鉴于此,采用天然澄清剂澄清精制法代替水提醇沉工艺,以降低多糖、氨基酸、有机酸等成分的损失。该方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比老工艺更简单快速,费用低廉,安全方便,对生产设备要求低,增加制剂稳定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ZTC1+1澄清剂(Ⅱ型)(天津振天成科技有限公司);DL6M低速大容量离心机(湖南凯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氢氧化钠、硫酸钾、硫酸铜、醋酸、硫酸、硼酸、盐酸均为分析纯。

1.2 方法

1.2.1 水提取液的制备 取板蓝板300 g、大青叶450 g,加纯化水浸泡30 min,煎煮2次,第1次1.5 h,第2次1 h,合并2次水煎液,浓缩至1∶3,备用。

1.2.2 澄清剂评价指标 药液的含量和澄清度受ZTC1+1澄清剂用量的直接影响,所以ZTC1+1澄清剂的澄清效果用澄清剂用量、药液干浸膏收得率、含氮量3项检测指标来评价[2]。

1.2.3 澄清剂的配制 A剂:取A组份5 g,加入5 mL 1%醋酸溶液溶解并搅成糊状,然后加入95 mL 1%醋酸,溶胀24 h,搅拌,配制成5%黏胶液。B剂:取B组份10 g,加入5 mL去纯化水搅成糊状,然后加入95 mL去纯化水,溶胀24 h,搅拌,配制成10%黏胶液。用前摇匀。

1.2.4 澄清剂用量试验 取带有刻度的试管6支,每支试管中加入1∶3水煎药液100 mL,加热至70~80℃,分别搅拌加入 B 剂 1、2、3、4、5、6 mL,每 30 分钟搅拌 1 次。2 h后,使温度保持在50~60℃加入同B剂体积相等的A剂,45min后搅拌。最后再加热至80℃ 20 min,并保持试管垂直静置8 h。结果显示:试管①中沉淀物的高度最低,其次是试管⑥、试管③中沉淀物的高度最高。最后确定每100 mL水煎药液(1∶3)加ZTC1+1澄清剂A剂和B剂各3 mL为最佳。

1.2.5 样品浸膏的制备 取1∶3的水提取液1 000 mL,加ZTC1+1澄清剂B剂30 mL,使温度保持在70~80℃,每30 分钟搅拌1次,可见药液明显变混,或可见小的絮状物。2 h后,加入A剂30 mL,使温度保持在50~60 ℃,45 min后再搅拌一次,可见明显的絮状物,上清液透明,无乳光。澄清液离心后过滤,滤液再浓缩至每毫升浸膏中含原药材1 g;同时按水提醇沉工艺制备同浓度浸膏,备用。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浸膏收得率的测定

分别精取上述2种方法制备的样品浸膏约30 g,于105℃干燥至恒重,计算两样品干浸膏收得率和干浸膏相对收得率(以水提醇沉法干浸膏收得率为100%来计算)。结果表明,ZTC1+1澄清剂澄清法制得的水提取液的干浸膏相对收得率为163.39%。见表1。

表1 样品浸膏干浸膏收得率和相对收得率(%)

2.2 含氮量检测和结果[3]

分别精取上述2种方法制备的样品浸膏3 mL,加入2支500 mL凯氏烧瓶中,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Ⅸ L氮测定法中的常量法进行含氮量检测,最后所得馏出液250 mL,用0.05 mol/L H2SO4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毫升H2SO4液(0.05 mol/L)相当于1.401 mg的氮。计算两样品含氮量和相对含氮量(以水提醇沉法样品含氮量为100%来计算)。结果表明,ZTC1+1澄清剂澄清法制得的水提取液的相对含氮量为174.41%。见表2。

表2 样品溶液含氮量和相对收得率(%)

3 讨论

制备复方板蓝根颗粒选用ZTC1+1澄清剂量以A剂0.15%、B剂0.3%的加入比为最佳。应用ZTC1+1澄清剂澄清法制得的水提取液干浸膏收得率和含氮量明显高于水提醇沉法。同时ZTC1+1澄清剂澄清法不需要使用乙醇等有机溶剂,不用进行溶剂回收,能够缩短生产周期,节省能源及材料。因此,澄清剂澄清法生产工艺较水提醇沉法更有应用价值。

含氮量测定过程中,使用硫酸、过氧化氢(1∶4)混合溶液的目的是为了加速消解反应,但必须要等样品浸膏完全碳化后再加入。否则消解反应过于激烈,产生大量气泡,被消解的溶液容易溢出凯氏烧瓶,造成实验失败。

复方板蓝根颗粒的定性鉴别是以靛红玉和精氨酸为鉴定物质。靛玉红、靛蓝是板蓝根和大青叶中主要化学成分,是脂溶性物质,在水提醇沉过程中,已经丢失大部分[2],同时也会使氨基酸等成分丢失,给复方板蓝根颗粒成品鉴别带来困难。因此采用水提醇沉法生产的复方板蓝根颗粒以靛玉红、靛蓝、精氨酸作为鉴定指标不尽合理。同时水提醇沉法还会造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非免疫源蛋白质凝集素、有抗内毒素作用的有机酸丢失。张曦等[4]对复方板蓝根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改进,先用70%乙醇提取大青叶,然后再用水提取大青叶药渣和板蓝根,最后合并提取液,低温浓缩至膏状[4]。此法虽然较水煎煮提取法提高了靛玉红、靛蓝、凝集素等的提取率,但在最后精制仍然会使部分靛玉红、靛蓝丢失。所以,不管采用什么提取方法,在精制时加用澄清剂澄清都能提高产品收得率。

[1]颜红.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水提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05,11(1):80.

[2]张萍,吴月国,刘骅.ZTCl+1-Ⅱ澄清剂用于中药水提液澄清[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113-115.

[3]傅强.药物分析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7.

[4]张曦,周志生.正交实验优选复方板蓝根冲剂的处方组成和提取工艺[J].海峡药学,2004,16(4):24.

R282.4

B

2095-0616(2011)19-142-01

2011-08-25)

猜你喜欢

含氮板蓝根浸膏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不同含氮量Cr-Mn-Mo奥氏体不锈钢的理化性能
含氮半高速钢冷轧辊材料回火组织转变研究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您真的了解板蓝根吗
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概况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旱地板蓝根高产种植技术
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暖宫孕子丸浸膏中黄芩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