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部劳教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矫治的探究

2011-11-04张亚东胡双宝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劳教项目数均分

张亚东 胡双宝

(1.武警政治部军事监狱卫生所,北京102607;2. 武警政治部体工队,北京102607)

某部劳教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矫治的探究

张亚东1胡双宝2

(1.武警政治部军事监狱卫生所,北京102607;2. 武警政治部体工队,北京102607)

目的调查部队劳教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98名劳教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症状自评量表测评结果显示69名(70.41%)部队劳教人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论多数部队劳教人员存在明显心理问题,必须针对其特点,探讨相关心理矫治方法,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矫治,以提高教育改造和教育挽救质量,确保部队劳教所的安全稳定。

部队劳教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部队劳教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问题及矫治的相关性研究至今仍很薄弱,作为一名部队心理工作者应当针对其心理问题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探究。心理健康是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互统一的良好状态[1],是个体能够依赖的最为重要的内在资源,是影响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某部劳教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相关干预,探讨心理矫治的应用及其有效性。为适应部队当前预防犯罪和改造罪犯的需要做出努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部劳教所98名劳教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16~35岁,平均(22.4±4.3)岁;干部8人(8.16%),士官38人(38.78%),义务兵52人(53.06%);婚姻状况,已婚8人(8.16%),未婚90人(91.84%);文化程度:小学2人(2.04%),初中47人(47.96%),中专 15人(15.31%),高中 22人(22.45%),大专9人(9.18%),本科3人(3.06%);罪错类型:擅(逃)离部队30人(30.61%),盗窃23人(23.47%),打骂体罚8人(8.16%),打架斗殴11人(11.22%),乱拉男女关系9人(9.18%),伤害5人(5.10%),交通肇事3人(3.06%),诈骗4人(4.08%),玩忽职守 5人(5.10%)。

1.2 方法

在实施心理矫治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对劳教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请地方专职技术人员组织测试,统一指导用语,说明测试的目的和意义,讲解问卷填写方法,消除劳教人员顾虑,并对受试者完成作业进行检查。测试之后对这些学员实施心理矫治,14周后再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

心理异常判定标准:SCL-90因子分1~5分评分标准,SCL-90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43项,或任一因子分>2分均为心理有异常表现[3]。

心理矫治项目和步骤:根据Jeans[4](1990)提出的重新犯罪的预测指标之一,即提高罪犯的自尊心,但不激发其反社会习惯,减少他们的压抑和焦虑作为心理矫治项目。采用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Ellis)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T)和阿伦 .T.贝克(A.T.Beck)和雷米(V.C.Raimy)的认知疗法(CT)编制心理矫治的步骤。

个别辅导:共10周时间,每人每周1次。第1步骤(1~2周),由心理医生分别与每位劳教人员谈话,了解他们的情况,建立一种坦率和真诚的咨询关系。第2步骤(3~6周),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疗法,让劳教人员通过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第3步骤(7~10周),采用行为矫正技术来进一步改变劳教人员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并采用认知复习的方法来巩固新观念。

团体辅导:将劳教人员分成6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11~14周),每周各小组1次。主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编排设计若干节目进行相关训练,引导他们学习接纳现实,改变对人生的种种不合理信念,对人对己较宽容和忍耐,减少对自己和他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不再受不合逻辑的观念所困扰,进而协助他们建立较实际合理的人生态度,改善成员个人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并处理他们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愉快事件。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问卷输入Excel编成数据表格,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矫治前与常模SCL-90各因子比较

劳教人员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59人(60.20%)阳性项目数大于43项,63人(64.29%)总分大于160分。见表1。

表1 矫治前与常模SCL-90各因子比较(±s)

表1 矫治前与常模SCL-90各因子比较(±s)

项目 研究组(n=98) 常模(n=1388) t P SCL总分 171.04±47.04 129.96±38.76 8.65 <0.01总均分 1.90±0.61 1.44±0.43 7.42 <0.01阳性项数 40.63±19.24 24.92±18.41 8.08 <0.01阳性均分 2.94±0.55 2.60±0.59 6.07 <0.01躯体化 1.95±0.72 1.37±0.48 7.95 <0.01强迫 2.09±0.28 1.62±0.58 16.78 <0.01人际关系 1.91±0.74 1.65±0.51 3.46 <0.01焦虑 1.89±0.84 1.39±0.43 5.95 <0.01抑郁 2.03±0.27 1.50±0.59 19.62 <0.01敌对 1.81±0.75 1.48±0.56 4.40 <0.01恐怖 1.49±0.70 1.23±0.41 3.66 <0.01偏执 1.84±0.67 1.43±0.57 6.03 <0.01精神病性 1.77±0.68 1.29±0.42 6.96 <0.01

2.2 矫治前与矫治后SCL-90各因子比较

矫治后劳教人员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除强迫、敌对、偏执三个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矫治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矫治前与矫治后SCL-90各因子比较(±s)

表2 矫治前与矫治后SCL-90各因子比较(±s)

项目 矫治前 矫治后 t P SCL总分 171.04±47.04 154.23±39.12 7.64 <0.01总均分 1.90±0.61 1.81±0.48 6.21 <0.01阳性项数 40.63±19.24 34.92±19.20 7.46 <0.01阳性均分 2.94±0.55 2.80±0.56 5.48 <0.01躯体化 1.95±0.72 1.78±0.54 6.45 <0.01强迫 2.09±0.28 1.98±0.36 1.86 >0.05人际关系 1.91±0.74 1.75±0.62 4.02 <0.01焦虑 1.89±0.84 1.61±0.53 4.72 <0.01抑郁 2.03±0.27 1.75±0.32 17.14 <0.01敌对 1.81±0.75 1.76±0.69 1.87 >0.05恐怖 1.49±0.70 1.34±0.41 4.05 <0.01偏执 1.84±0.67 1.73±0.63 1.28 >0.05精神病性 1.77±0.68 1.56±0.52 5.76 <0.01

3 讨论

3.1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98名劳教人员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部队劳教人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存在敏感多疑、焦虑抑郁、偏执敌对,易出现疲倦和情绪不稳现象,稍不如意就抱怨他人,行为呈冲动性、报复性和攻击性。据统计,该劳教所近5年平均每年都有数起自残、自杀和伤人等事件发生,还曾发生过多起逃跑事件。通过以上资料可以发现部队劳教人员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既有生物学因素,也有社会文化因素。生物学因素决定行为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存在,而社会文化因素则决定行为心理现象发展变化方向[5]。首先,部分劳教人员存在人格障碍的倾向是重要原因。人格特征是遗传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格的偏离是走向犯罪的内部动因。其次,多数劳教人员存在社会关系失调,部队生活不顺利,自我约束不严格等问题,再加上家庭教养态度的影响等因素导致了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再者,劳教所的特殊环境是另一重要原因。他们入所后由于角色的转换,原有社会地位的丧失,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心理落差加大,在认识、情感、行为上一时难以适应劳教所的生活,动力定型受到破坏,这往往使他们很不适应而感到痛苦,在劳教中情绪不稳定,动摇及反复性大。最后,对于自己前途的担心是特殊原因。这些劳教学员在解教后大多都会退伍,缺文化,少技能,再加上他们的特殊经历,势必会增加他们对于重新步入社会的恐惧感。

3.2 心理矫治的有效性

部队劳教人员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与其自身的思想问题有联系,但不可笼统地归于思想问题,还与其心理问题、人格倾向甚至心理疾病都有密切联系。本研究显示,经过14周的心理矫治(认知疗法)干预后,劳教人员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矫治前,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说明对劳教人员采取的心理矫治方法是有效的,是一个成功的经验。近年来的文献研究也表明,矫治能有效地改造罪犯。在一个考察青少年重新犯罪的近期元分析中,Lipsey(1998)的研究表明,参加矫治的犯人中有45%可能重新犯罪,而未参加矫治的犯人中则有50%的人可能重新犯罪[5]。

本研究发现,参与矫治的98名劳教人员中在SCL-90的强迫、敌对、偏执三个因子上降低的幅度较小,与矫治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他们在劳教前就可能存在这些人格障碍的倾向。那些和人格障碍倾向相关的因素与躯体化、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素相比,前者矫治时间更长、难度更大。原因是人格和反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是长期社会化的产物,是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某种不良因素(来源于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发生的假社会化现象,使有些人形成了人格障碍和犯罪心理结构。故对劳教人员人格障碍和犯罪心理结构的矫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正如美国学者Dinitz[6]1980)的研究认为,如果对反社会的本质、防治有了突破,监狱和法律系统完全可能出现一个新的景象。可见,对于研究如何有效矫治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刘艳.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辩析[J].教育研究与实际,1996:3.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7-19.

[3]傅安球.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96.

[4]Markenzie DL.刑事司法与预防犯罪[J].周勇译.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4):38-45.

[5]高锋.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1.

[6]Hollin CR,Howells K.Clinical approaches to working with young offenders[M].John Dinitz and Sons Itd,1996:84-89.

Investigation of Mental Health Status in Prisoners of the Army

ZHANG Yadong1HU Shuangbao2
1.Military Prison Health Center of Armed Police Department, Beijing 102607,China;2.Sports Team of Armed Police Department, Beijing 102607,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in prisoners of the army.Methods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Symptom Checklist-90(SCL-90) in 98 prisoners of the army and compared with national norm.ResultsAccording to the SCL-90,69 personnel(70.41%) had psychoproblems,total and total mean score,numbers of positive items and each factor score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ersonnel than in the national norm(P<0.01).ConclusionPrisoners of the army has obvious psychoproblems, timely mental intervetion and trea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n the methods of the psychological modifi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educate that transformation and save,can promote the safety of army prison.

Prisoners of the army;Mental health status

B841

A

2095-0616(2011)12-24-02

2011-05-25)

猜你喜欢

劳教项目数均分
蝴蝶标本(外一首)
“中国PPP大数据” 之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2017年报
“中国PPP大数据” 之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季报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劳教终结
劳教制度的终结
终止劳教
为劳教解教人员就业搭建平台
京津沪渝穗主要经济指标2008年1-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