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出务工与非外出务工农户生计资本状况实证研究

2011-10-24时红艳

统计与决策 2011年4期
关键词:金融资本户主生计

时红艳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2100;2.新乡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外出务工与非外出务工农户生计资本状况实证研究

时红艳1,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2100;2.新乡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文章利用陕西省安康市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外出务工户和非外出务工户的生计资本状况,分析结果表明:外出务工户在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方面占优势,非外出务工户在社会资本方面占优势。

外出务工;农户;生计资本

文章根据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结合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农户生计”课题组和山西师范大学“农户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课题组在陕西省安康市3个山区县的调查数据,将调查地农户分为外出务工户和非外出务工户两种类型,对两类农户的五种生计资本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1 数据

本文选择陕西省安康市作为调查地。安康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构成“两山夹一川(江)”的自然地貌。安康地缘和区位优势独特,在省际之间,处于川、陕、鄂、渝4省市的结合部,农户外出务工的情况非常普遍。

调查共收集了3个县9个乡镇36个村1106户农户的有效数据。调查对象大多为家庭中熟知家庭收支情况的户主及户主配偶,其中,男性占89.21%,女性占10.79%;在问卷中,我们对户主的教育程度用分类变量进行了测量,从低到高依次是“不识字,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被调查家庭中户主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8.4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到36.2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到43.4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11.86%;从生命周期的视角看,户主的年龄表明了家庭处于一个特定的生命周期阶段,如结婚、生子、子女入学等,这与家庭的收入能力和消费水平关系很大,被调查的样本户中,户主的平均年龄是45.16岁,其中,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29.74%,户主年龄在40岁到60岁的占63.02%,户主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7.23%;被调查对象的家庭规模平均为4.28人,其中,4口人及以下的占24.14%,4~5口人的占到62.48%,5口人及以上的占到13.38%;外出务工户占74.41%,非外出务工户占25.59%。总之,被调查的样本农户户主多为男性,年龄大多集中在40~60岁之间,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小学到初中,家庭人口多为4~5口人。由于秦巴山区山大人稀,自然灾害频发,国家的环保政策又限制了工业企业准入,约七成的农户都选择外出务工。

2 方法及指标

本文的研究引入了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是Sen和Chambers以及Conway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提出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关于农户生计的集成性分析框架和建设性工具。它不但在理论上得到开发和重视,并且在世界各地的扶贫开发和生计建设项目中得到了运用和实践。该框架将生计定义为“生计包含了人们为了谋生所需要的能力、资产(包括物质和社会资源)以及所从事的活动。只有当一种生计能够应对、并在压力和打击下得到恢复,能够在当前和未来保持乃至加强其能力和资产,同时又不损坏自然资源基础,这种生计才是可持续性的。”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中,生计资本状况是家庭或个人拥有的选择机会、采用的生计战略和所处风险环境的基础,也是对农村扶贫和发展项目进行政策干预的切入点。在DFID可持续性生计框架中生计资本即包括5个部分: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不同的情境下,五种生计资本可以相互转化。

结合调查地实际情况,本研究设计了生计资本的测量指标(见表1)

(1)自然资本指农户拥有或可长期使用的土地,水和其他生物资源。土地为农户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也是农户最重要的自然资本。调查中我们将自然资本以农户家庭拥有的耕地和退耕林地亩数来衡量。

表1 农户生计资本测量指标

(2)物质资本指农户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资设备和基础设施,其意义在于提高劳动人口的生产力。本次调查对物质资本的测量设定了三类指标:房屋结构,大型生产工具,耐用消费品。

(3)金融资本通常指用于购买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现金以及可筹措的资金,包括二个部分:农户的年现金收入和农户从各种渠道筹措的资金。本研究将家庭总收入,盖房的借款金额,有存款和有负债的比例作为衡量金融资本的指标。家庭总收入指调查得到的家庭年收入,包括:农业收入,养殖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获得的各种补贴(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移民补助和其他补助)和其他收入。

(4)人力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用于谋生的知识、技能以及劳动能力和健康状况。对人力资本的测量设定了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指标,其中,平均劳动力数量和家庭平均规模代表了人力资本的数量;户主的平均年龄,户主的受教育程度,户主参加过免费培训,生产技能培训费用均值代表了人力资本的质量。

(5)社会资本指人们为了追求生计目标所利用的社会资源,主要表现为基于血缘关系的家庭网络、基于地缘关系的邻居网络和基于情感关系的朋友网络。本文结合调查地农村实际情况,将农户拥有的社会资本通过以下指标来衡量:能找到的借钱户数,家人和亲戚中有干部,公职人员的比例,通讯费用,人情往来费用。

3 结果

在对各类生计资本设定测量指标后,利用统计软件计算出外出务工户和非外出务工户各类生计资本的数值,在1106个调查样本农户中,外出务工户和非外出务工户的生计资本状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见表2)。

表2 两类农户生计资本状况的比较

根据表2,外出务工户在以下指标上要高于非外出务工户,且统计上有显著差异:自然资本中的平均耕地,物质资本中的房屋结构,金融资本中的家庭总收入,人力资本中的平均劳动力数量,家庭平均规模和户主受教育程度;非外出务工户在以下指标上要高于外出务工户,且统计上有显著差异:物质资本中拥有机动四轮车和农用三轮车的比例,耐用消费品中有洗衣机和空调的比例,家人或亲戚中有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比例;两类农户在以下指标上虽然有差异,但统计上并不显著:自然资本中的退耕林地,物质资本中有拖拉机的比例,有电动自行车,电冰箱,摩托车,电视机,电脑的比例,金融资本中有存款,有负债,盖房的借款金额,人力资本中户主的平均年龄,户主参加过免费培训,生产技能培训费用均值,社会资本中家中1个月的通讯费用均值,人情往来花费均值。

尽管外出务工户和非外出务工户在五种生计资本禀赋上各具优势,但总体而言,外出务工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中的房屋结构,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要好于非外出务工户;而非外出务工户的大型生产工具拥有比例和社会资本好于外出务工户。

4 结论和讨论

总之,经过对比分析,外出务工户在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方面占优势,非外出务工户在社会资本方面占优势。

物质资本中的房屋可谓是农户最为重要的资产,也是农户一生中最大的一项支出。对农民而言,房屋不仅用来居住,还用来储存粮食。尤其是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房子从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到砖混结构,不同类型的房屋反映了农户生命财产安全系数的不同,从而也体现了他们的生计水平。调查地外出务工户的房屋质量明显好于非外出务工户,这也许是因为外出务工户家庭收入较高的缘故。

除房屋外,大型生产工具也是农户所拥有的重要物质资本。生产手段标志着农户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从而也影响着农户的生计水平。马克思曾用生产中所使用的工具来衡量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查结果表明:非外出务工户机动四轮车和农用三轮车拥有比例高于外出务工户,且统计上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操作大型农业机具需要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对外出务工的家庭而言,留在家中务农的大多是妇女和老人,他们往往依靠比较原始的劳动或通过雇佣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基本不使用或很少使用农机具。

许多学者在对农村耐用消费品的研究中发现:由于耐用消费品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较低,不同收入组的农户耐用消费品支出差别不大。本文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对于物质资本中的耐用消费品,两类农户的差异并不显著。

综合两类农户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外出务工户拥有较多的自然资本(表2中的平均耕地亩数),通过进城打工也获得了较多的金融资本,但这些资本主要用来修房盖屋,改善农户的居住条件,对物质资本中大型生产工具的投入却没有增加。因此,外出务工有可能会导致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不足。这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加以证实。

人力资本的内在价值在于它能更好地利用其他4种生计资本,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农户驾驭其他资本的能力和范围。对两类农户人力资本的比较显示:外出务工户的人力资本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显著地高于非外出务工户。因此,较多的劳动力人口,较高的文化素质,也许既是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的一个原因,也是农户进城务工取得较高收入的一个条件或基础。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农村中那些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往往选择外出务工。

在五大资本中,和非外出务工户相比,外出务工户的人力资本优势最为明显。秦巴山区70%的农户都有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高素质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是否会导致较为严重的人才流失,从而阻碍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社会资本对农户生计的意义在于:社会资本在农户生产和生活困难的时候提供了外部支持和帮助,拥有异质的社会资本对农户的生计质量有积极的影响,个人摄取社会资源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社会关系网络的质量。谋求建立社会关系网络被人们当作占有社会资源的捷径,关系网络也因此转化为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本,并对资源的分配产生影响。表2显示:非外出务工户的社会资本明显优于外出务工户。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农村是以婚姻、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熟人社会,被调查户中有权利的亲戚或家人大多也在农村地区居住生活,和外出务工户相比,非外出务工户在农村地区的社会关系网更多,质量更好,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能动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在当地会有更加多样化的生计活动和收入来源。这也许是非外出务工户不离开土地的一个原因。

[1]Chambers,R.,R.Conway.Sustainable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C].IDS Discussion Paper,No.29,1992.

[2]李斌,李小云,左停.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J].农业技术经济,2004,(4).

[3]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4).

[4]苏芳,蒲欣冬,徐中民,王立安.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

[5]李琳一,李小云.浅析发展学视角下的农户生计资产[J].农村经济,2007,(10).

[6]史月兰.西南喀斯特地区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6).

F061.3

A

1002-6487(2011)04-0079-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9CJY071)

时红艳(1971-),女,河南新乡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责任编辑/浩 天)

猜你喜欢

金融资本户主生计
BY THE SEA
回来(外一首)
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指导意见公布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金融资本挑战产业资本时代
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融合障碍何在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生计
汉唐户主资格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