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机制研究

2011-10-24任玉珑李海锋林鉴军王恩创

统计与决策 2011年4期
关键词:二氧化碳发电机制

任玉珑,李海锋,孙 睿,林鉴军,王恩创

(重庆大学 a.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b.能源电力技术经济研究院,重庆 400044)

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机制研究

任玉珑a,b,李海锋a,b,孙 睿a,b,林鉴军a,b,王恩创a,b

(重庆大学 a.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b.能源电力技术经济研究院,重庆 400044)

文章以二氧化碳减排的重点行业发电企业(火电)为研究对象,把发电企业看作一个不断演化的有机系统,在分析发电企业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动力及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机制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演化机制;政策建议

0 引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发电企业的经济利益往往与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产生矛盾。由于许多节能减排的措施要花费巨大的资金投入,增加发电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要达到节能减排的规定标准就要牺牲自己的一些商业利益;与此相反,如果发电企业为了节省生产成本而不安装或不使用减少污染的设备或工艺,就会造成污染物的排放或者能源的消耗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可能会遭到行政处罚。这种现象的存在,反映出在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机制上存在矛盾和深层次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和演化机制对国家出台发电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相关法规、政策具有最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到目前为止,探讨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演化机制的相关文献还比较少。如文献[1][2]只是从理论上来分析二氧化碳排放权定价的必要性,而没有分析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动力及演化机制;文献[3]从技术进步和管理改革两方面分析了在我国火电行业推行节能自愿协议的潜力,提出了在我国火电行业中计算二氧化碳减排量的简易工程方法,但并没有具体分析火电行业自愿减排的影响因素。同时,上述文献都是没有把企业看作一个动态的有机系统,只是静止地、孤立地来探讨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问题,具有片面性。本文拟把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的重点行业发电企业(火电)作为研究对象,把发电企业看作一个不断演化的有机系统,在分析发电企业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动力及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机制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演化机制及发电企业与外部环境

演化经济学家认为,制度可看作是生物进化中基因的类比物,它储存了一个时期的信息,并将之传递给下一个时期。经济主体的特定行为规则、相互作用机制和学习模式等都根植于制度之中,制度在组织和市场内外,从各个层面上塑造了经济人的思想模式、相互间的关系、决策以及惯例[4]。制度演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机制:变异机制、选择机制、遗传机制,但其解释必须考虑人类经济活动的特定方面,它远比生物演化更为复杂。文中的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演化机制是指在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促使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因素,尤其是二氧化碳减排的能力(技术和方法)如何在演化过程中变异、选择和遗传,继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发电企业作为一个不断演化的有机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发电企业时刻与其所在的环境进行各种交流,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图1所示。

发电企业向政府的税务部门纳税,同时又要接受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国资委作为我国发电企业的投资者和所有者在为发电企业自身建设提供资金,同时获得企业提供的利润。国资委作为政府部门的下属单位,也会按照政府的要求督促发电企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劳动者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在向政府部门要求制定法律限制发电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也会直接要求发电企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与发电企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系统在和发电企业进行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同时,也会要求发电企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发电企业在同外界环境进行信息和物质等方面交流的同时,也促使其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从低级向高级进行演化。除了发电企业对外部环境具有开放性外,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即每一个企业主体或同类主题亦都有开放性。在发电企业中,各个子系统不但具有相互协调的能力,而且具备了交叉替代的能力。子系统的开放性和主动性相适应,形成了发电企业的灵活性,提高了整个发电企业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2 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动力

2.1 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同

发电企业之间以及发电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竞争与协同是促进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真正动力。发电企业内部之间的竞争使发电企业系统趋于不平衡,为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提供了演化的动力;发电企业内部之间的协同则使发电企业在不平衡条件下使发电企业之间联合起来,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二氧化碳减排的谈判)中具有整体的优势地位,支配发电企业系统整体的演化过程。发电企业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为向政府要求更多的减排份额和减排资金、技术补贴等支持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过程。发电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企业二氧化碳减排中利益的获取和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同时,发电企业之间的协同与竞争是并存的。发电企业之间的协同使企业在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中进行技术合作和优势互补。发电企业在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就是一个竞争和协同的过程。竞争使发电企业的减排能力得到提高;协同使发电企业在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和方法方面得到优势互补。竞争和协同的共同作用促进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整体优化。

2.2 发电企业的无限需求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矛盾

发电企业和其他别的企业一样也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组织,发电企业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企业生存的需要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生存的需要直接反映在企业成员个人生存的需要方面。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个人的总需求。按照此理论,当第一级的需求满足之后,高一级的需求就会自然产生,所以说人的需求具有无限性,实际上也就是说企业生存的需要具有无限性。企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在社会中受到的尊重,以及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具体到发电企业自身来说就是发电企业在为我国日常的经济运营和人民生活提供足够的电力的同时,同时需要完成企业的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发电企业的无限需求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具有无限期延续性,只要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演化的动力就持续存在,促使发电企业向着更能完成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方向演化。

2.3 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无限性和大气环境容量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大气环境容量取决于自然要素、污染性质、气象参数等条件,是指不同功能区按其不同的环境目标要求,在保证人类正常生存和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前提下,大气环境所能承纳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5]。当某一经济主体的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后,就可能导致环境构成和状态发生改变。一旦这种排污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引起环境质量恶化,就会影响和破坏其他经济主体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这就是说大气环境容量资源是一种稀缺的功能性资源,对某一种气体的容量是有限的。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已经给人类的日常生存带来威胁。我国大发电企业主要以煤炭作为主要的发电原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近期来看,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的稀缺性,煤炭作为主要的发电原料的现实难以改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将会增强,也就造成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但是,大气环境所能承担的二氧化碳容量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发电企业为了生产社会发展需要的电能需要排放二氧化碳,而大气的二氧化碳容量是有限的,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是促使发电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演化动力。

3 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机制的影响因素

3.1 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变异机制及影响因素

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变异机制可以产生多个彼此存在差异的发电企业组织,为市场提供可供选择的对象。并不是每一个发电企业都会适应市场逐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如果没有变异机制,二氧化碳减排效率更高的二氧化碳企业就不可能出现,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进程会收到严重制约。

在组织种群生态学中,企业变异就是指企业种群中不是那出现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的过程,即企业市场的进入[6]。而在演化经济论中,企业的基因变异则是指企业创新[7]。由于我国发电行业属于国家垄断的行业,基本上不允许企业随便进入。在此认为企业创新是引起发电企业变异的主要表现方式。

企业创新是一个全过程的概念,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研究和形成过程,也包括新发明的应用和实施过程,还应包括创新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全过程。一个发电企业如果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进行了创新,那么其在生产技术、管理方法等许多方面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产生了新的企业基因,增加了市场中企业的多样化程度。

发电企业进行创新的目的在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作为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影响发电企业进行创新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第一,国家相关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还不是很完整,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偏差。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的创新虽然可以为发电企业带来好的效益,但创新主体不能从创新中获得创新利润,创新投入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于是,发电企业便不会为二氧化碳减排进行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所以,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和方法是否进行创新,不在于创新主体发电企业,而在于发电企业所处的环境;第二,政府对发电企业行为的管制。如果企业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受到政府的多方面管制,发电企业不能自主决定采用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和方法,那么发电企业就难以在二氧化碳减排上做出创新;第三,科技教育的发展状况。科技教育的发展为发电企业进行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创新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可以说,科技教育的发展是决定发电企业进行二氧化碳减排创新的关键因素。

3.2 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选择机制及影响因素

在发电企业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创新后,为了选出适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和方法,选择机制就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对这些创新进行筛选,优胜劣汰。

选择机制对于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也起着重要作用。企业创新产生了存在一定差异的发电企业。市场将会对企业进行选择,市场选择的过程,其实就是市场对企业进行优胜劣汰的过程。只有在选择机制的作用下,那些具有更好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和方法的发电企业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市场对发电企业的选择决定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演化的进程。影响发电企业能否被市场选择的主要因素有:第一,政府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和方法价格的管制。政府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价格管制的理论依据就是企业在市场选择的过程中有可能采取掠夺性定价策略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和打击竞争对手。只有在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和方法的价格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促进整个发电市场二氧化碳的减排;第二,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产品的质量管制。产品的质量是发电企业选择购买与否的重要依据。由于各种原因,需求者并不能完全正确的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产品的质量的好坏进行鉴别,减排的技术产品的发明者可能故意隐瞒、歪曲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产品的质量信息,干扰市场选择。因此,就需要政府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产品质量做出强制性规定;第三,地方保护主义对发电企业选择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产品有重要影响。从企业演化的观点来看,地方保护主义会造成市场分割,破坏不同地区的发电企业依据自身条件购买适合的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产品的竞争秩序,妨碍发电企业选择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产品的正常进行。

3.3 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遗传机制及影响因素

在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过程中,遗传机制的主要作用是对市场选择出的先进二氧化碳的减排的技术产品可以使相关发电企业获得满意的盈利,则该企业就会在进一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应用和改进该技术,扩大对该技术的应用,同时也会促进其他发电企业对该企业进行学习和模仿。遗传机制一方面可以使先进的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产品在企业内部稳定下来,并能够促进优秀发电企业的规模扩张;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那些有利于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产品在发电企业之间传播和扩散,进而促进所有发电企业二氧化碳的减排。

与生物的遗传基因不同,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演化机制中的遗传基因就是发电企业拥有的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和方法。发电企业的遗传机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主要有:第一,二氧化碳减排量的管制。二氧化碳减排量的管制主要指政府环保部门对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量进行控制,主要是限制二氧化碳减排量的下限。由于政府管制的存在,发电企业不能自主确定其二氧化碳减排量,有可能打击拥有先进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的发电企业对其基因的主动复制,也就人为的抑制了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进程;第二,国家反垄断法律的管制。政府实行反垄断政策的公开目的在于维护和促进发电市场的公平竞争,防止市场垄断二氧化碳减排的低效率。但从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演化机制来看,反垄断管制会严重影响具有先进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的发电企业通过扩大规模、兼并等方式对其优良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基因的复制,从而阻碍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第三,国内外贸易环境的影响。良好的贸易环境有利于发电企业通过引进或输出先进的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和方法,从而有利于发电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基因的复制,促进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顺利推进;第四,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制度。员工在不同发电企业之间的正常流动是发电企业之间进行学习的重要方式。如果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不利于员工在不同企业之间的正常流动,就会阻碍发电企业之间的正常学习,不利于拥有先进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和方法的优良基因在不同发电企业之间的传播。

4 政策建议

研究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动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目的是通过制定恰当的二氧化碳减排的法律和政策来促进发电企业二氧化碳的减排。发电企业具有适应性的生物特征,经常处于一种动态多变结构的状态,因此对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演化的控制,只有在把握其演化的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创造有利于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外部环境,从而引导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在演化经经济学中,一个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可以使企业的变异、选择与遗传机制有效的发挥作用,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进程才能得到有效推进。本文认为推动和促进我国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演化进程,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4.1 创造有利于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基因变异的社会环境

(1)制定发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加大组织推进力度。

(2)推进以发电企业为主导的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3)减少政府对发电企业的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发电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工作。

4.2 创造一个有利于二氧化碳排放市场选择和发电企业退出的社会环境

(1)取消政府对国有发电企业的歧视性补贴,培育和完善二氧化碳减排市场的市场竞争体系。

(2)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发电企业从市场退出的社会阻力。

4.3 创造一个有利于拥有先进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和方法的发电企业的基因遗传的社会环境

(1)建立专项的发电企业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和方法的研发基金。

(2)加大对拥有的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和方法的发电企业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3)促进发电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文化建设。

[1]周宏春.世界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9,(12).

[2]洪涓,陈静.我国碳交易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2).

[3]赵飞,周渝慧.节能自愿协议在火电行业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1).

[4]洪名勇,施国庆.习俗元制度的演化机制:一个演化经济学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6.(9).

[5]林积泉,王伯铎.能源重工业区大气环境容量与大气环境整治研究[J].环境工程,2005,(8).

[6]罗珉.组织理论的新发展——种群生态学理论的贡献[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0).

[7]杰克·J·弗罗门.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王金南,毕军.排污交易实践与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9]库尔特·多普菲.演化经济学[M].贾根良,刘辉锋,崔学锋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F062.9

A

1002-6487(2011)04-004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510016);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03080)

任玉珑(1944-),女,湖南长沙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电力市场、电力经济。

(责任编辑/亦 民)

猜你喜欢

二氧化碳发电机制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发电”
“抓捕”二氧化碳
柠檬亦能发电?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摇晃发电小圆球
摩擦发电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