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把手』彭述之的人生沉浮

2011-10-23何立波同舟共进

共产党员(辽宁) 2011年16期
关键词:瞿秋白陈独秀中央

(文/何立波 据《同舟共进》)

『二把手』彭述之的人生沉浮

对很多人而言,彭述之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中共“四大”上,彭述之成为一颗“政治新星”,成为仅次于陈独秀的“二把手”。这位中共早期风云人物,后来却成为中国“托派”首领,漂泊海外,了此一生。

党内“留苏三领袖”之一

彭述之1894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隆回县,后考入北京大学学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彭作为中共最早党员之一被派往苏联留学。1924年,彭述之和李大钊一同出席共产国际五大。彭述之口才好,擅长演说,留学莫斯科期间非常活跃,与瞿秋白、罗亦农被称为中共党内“留苏三领袖”。1924年8月,彭述之回国,在上海大学任教,并担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同时在党的机关刊物《向导》与《新青年》杂志兼任编辑,成为陈独秀的坚定支持者。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彭述之担任大会秘书长,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局决定:陈独秀任中央总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张国焘任中央工农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传部委员。当时,党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思想发动和马列主义宣传,所以在中央局五名成员中,以彭述之为首的三位领导人是做宣传工作的,由此可见其地位和责任之重。彭述之由此一跃成为中央领导人、名副其实的“二把手”。中共四大后担任中央宣传部秘书的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分析了彭述之异军突起的原因:“彭述之是国际派来的同志,代表当时的国际路线。他未经大会选举就参加中央会议,担任宣传部长。”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主编蔡和森赴莫斯科开会,彭述之接任《向导》周报主编。受陈独秀的影响,在彭述之担任主编时期,《向导》周报对当时的农民运动和北伐战争不支持、不拥护,还拒绝发表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6年8月,中共中央执委在上海开会。陈独秀提议反对北伐,彭述之随即赞同,但张国焘和瞿秋白反对。1926年7月31日,根据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大多数同志的意见,中共中央发出第一号通告,公开表示赞同北伐。这对陈独秀、彭述之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陈、彭与中央的“绝交书”

中共“六大”之后,工人出身的向忠发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彭述之等人自认为资格老,看不起新的中央领导人,而且他们很多人在中共六大前后曾经受到过处分,心怀不满。于是,这些人纷纷聚集在陈独秀周围,形成了以陈独秀为首、彭述之等人为骨干的党内小集团。

1929年10月25日,中共江苏省委开会决定开除彭述之等人的党籍。陈独秀与彭述之于10月26日联名致信中央,指责这是“滥用中央威权”,还在信中表示:“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是不怕开除党籍的。”这封信可以说是陈独秀、彭述之与中央的“绝交书”。

1929年12月15日,陈独秀、彭述之等人宣布成立“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1931年5月1日,上海召开了中国托派组织的“统一大会”,成立了统一的托派中央,陈独秀为总书记。

中国托派统一后,积极反对国民党独裁。后来,因叛徒的屡次出卖,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与彭述之等被捕,“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随即解散。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陈独秀、彭述之等政治犯被释放。彭述之回到上海,加入托派临时中委会,继续从事托派组织活动。上海解放前夕,彭述之将托派“中央机构”撤到香港。后由于港英当局的逼迫,他先后流亡越南和欧洲。1973年后,彭述之定居美国。

1983年11月28日,彭述之因患心脏病在美国去世,终年89岁。

(文/何立波 据《同舟共进》)

猜你喜欢

瞿秋白陈独秀中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独伊心中的瞿秋白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陈独秀之妻:我生君已老
民国一段出轨奇闻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瞿秋白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陈独秀的收与不收
陈独秀三拒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