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10-20西南民族大学徐初霞

河南科技 2011年1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大学生

西南民族大学 徐初霞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南民族大学 徐初霞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正迅速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源,产生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信息的拥有量、处理能力和利用水平,一定意义或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培养高素质信息人才成为各国的强国大计和教育的首要任务,而高校肩负着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一部分是来自于信息比较闭塞或者偏远的地区,这部分学生原有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能力都较为薄弱,信息素质整体不强,若不能很好地提高,毕业后则较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发展较不平衡。200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以下简称《规程》)明确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的任务,从宏观上规定了高校必须开展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然而,该《规程》对于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学规划、教学要求及教学效果的评估,没有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因而各高校则是自行开设文献检索课程、自行选用有关教材。大多数院校往往只把文献检索课程当做一门普通课程甚至选修课看待,并没有把它作为一门方法课、基础课开设并真正重视起来。二是高校教师信息意识淡薄,观念陈旧。目前,很多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随时而变,不具备创造性地获取最新、最快、最有价值和广泛信息的能力,或者说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效果差、效率低、水平有限;还有的教师对于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拥有信息良知,甚至尊重基本人权漠然视之;等等。

2.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大学生的信息需求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片面性和不稳定性;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信息反应不敏锐,信息意识不强,不能积极主动地关注信息素质教育;信息能力偏低,不能有效地达到或实施检索需求,对检索系统的检索语言、检索运算符不熟悉,不完全具备相关的检索技能。

3.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文献检索课程认识有待加强,教学实践需要强化。学生对文献检索课程认识淡漠主要有3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高校在文献检索课程开设重视程度不够重视。调查表明,虽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程,但在普通高校大都存在着这种课程可有可无或根本不重要的思想认识,实际上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有的高校认为开设的公共课程太多,会挤占专业课的课时。有的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但却将之归为选修课之列,在学生信息意识薄弱的情况下,对该课程不了解,就不会选修该课程。即使有些高校把文献检索课程设成必修课,由于分配的课时和学分偏少、流于形式、学生重学分而轻课程内容,其信息技术和能力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加之文献检索课程没有相关的规章制约,教材传统封闭,缺乏时代性、开放性、权威性等,难以调动起来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不适应现实需要,与发达国家的信息素养教育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二是课堂教学引导不够。在高校大学生的专业课教学中,没有普遍地注重或有意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本专业的信息引导,导致学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信息资源不够丰富,甚至在专业学习中对于信息的检索、分析和利用一片茫然。三是有关后续的信息素质教育,以及结合专业课和科学研究进行大学期间的可持续跟踪信息素质教育和指导,更是不着边际。

二、强化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

1.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更加重视和强化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一是要充分认识提高和增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深远意义,将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与其他专业素质的培养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予以同等重视,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构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施以相应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二是要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高校需要树立新的观念、新的意识,在思想、组织、制度、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形成体制机制保障,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积极敏锐地捕捉或获取所需信息,具备良好的搜集处理信息、更新知识的能力。

2.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一是要综合考虑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容体系,以信息能力教育为基础和重点,合理开设信息意识教育课程和信息道德教育课程,使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信息能力教育课程的基点是文献检索,同时要综合培养大学生的信息分析、利用和创新能力。让大学生通过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学习,熟练地掌握专业的检索工具和信息检索技能,特别是对数字资源的检索和获取,这是信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应着重培养学生寻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分析、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二是要增加信息法律、信息安全、信息经济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查询、利用信息资源的实践中,培养和增强信息意识、法制观念以及相应的道德责任。三是要开展后续的信息素质跟踪教育活动,如思想政治理论、计算机、专业课、毕业设计等课程,包括撰写毕业论文和学生参与的科技活动,以各种形式来指导学生提高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及其信息素质。

3.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活动,为大学生增强信息素质提供各种实践平台。

(1)大学新生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强化信息意识。先行开展“信息意识基础”的入学教育,使学生树立获取利用信息及其相应能力重要性的认识;继而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形式以讲座和参观为主,问卷考察为辅;再有就是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教育,这是网络环境下进行电子信息资源检索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2)大学高年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开展系统地信息知识与技能教育,并使学生运用掌握的信息技能进而深化和拓展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科研能力。在这个环节中,还需要以穿插讲座的方式,讲授信息利用与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评价和运用能力,增强其信息法律意识,获取和利用信息的道德观念以及论文的撰写水平和能力。

(3)研究生阶段。这一阶段应更深入地安排教学内容,例如情报研究,筛选、分析和综合情报的方法,要求学生撰写综述性论文以更加深入有效地利用信息等,使研究生在信息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中获得较强的科研能力,并能尽快地了解和掌握最新信息资料,从而在科研中较好地发挥作用。这样,就形成一个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大学生以及研究生学习始终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

4.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教师的信息素质和水平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具有直接的影响甚至决定性作用。搞好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需要有一支钟情信息教育专业、熟谙信息教育规律、具有丰富信息教学经验、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因此,要提高专业课教师和文献检索课教师的信息素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1)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要有计划地采取多种措施,通过进修、函授、短期培训、定期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

(2)提高教师的信息资源利用水平。要组织教师开展对信息资源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信息业务水平,使教师能够非常熟悉和了解最新最多的信息资源,更新或强化其信息技术和能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通过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不断增强教师的分析、联想和推理能力,及时发现和搜集本校主要特色学科的前沿信息,做好信息海洋的“导航员”,不断提高其信息服务的水平。

5.共同协作,建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学及评价体系。

(1)建立和完善组织体系。尝试组建信息素质教育教学委员会之类的组织模式,以信息素质教育教学委员会为协调指导中心,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各种渠道,共同对教师、管理者进行培训。

(2)建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发展规划。在此规划指导下开展课程设计,编写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教材;不断对教材教法、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评价,反馈信息,开展教学督导等工作。

(3)建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建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学评价体系既能够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也能够增进学生了解自身的信息素质,从而带着问题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素质大学生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大学生之歌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