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93~2009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立项课题数据分析

2011-10-18黄华伟

关键词:社科基金项目哲学

黄华伟

(湘潭大学社科处,湖南湘潭,411105)

1993~2009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立项课题数据分析

黄华伟

(湘潭大学社科处,湖南湘潭,411105)

以1993~2009年哲学学科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为研究对象发现:哲学学科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属于传统强势学科,研究力量和人员人数明显超过其他学科,处于显学位置;哲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整体上呈上升之势,但所占国家社科基金总立项数的比例逐步降低;研究项目的地域呈既分散又集中的趋势;高校在哲学研究中扮演着不可动摇的主力军角色。如何实现中西马等各个二级学科之间、一般理论研究与哲学史研究之间、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分工合作,如何处理好哲学的中国化与世界化之间的关系,共同为汉语哲学的繁荣发展作出各自的贡献,是当今中国哲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最大课题。对于哲学这种人文基础学科,应适当转变项目支持的方式,加大对哲学的后期滚动资助项目、优秀成果文库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新资助方式的投入,提高成果的精品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哲学;立项课题;科研管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项目,其研究成果代表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水平。通过对哲学学科立项课题的统计分析,可把握本学科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是考察我国哲学研究发展的一个视角。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数据来源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公布的1993~2009年哲学学科资助项目的基础数据,[1]本研究涉及的项目类别主要是年度项目(重大委托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等立项条件和要求平台不一样,不在讨论范围之内。笔者借助Excel表格,对立项项目进行包括立项时间、立项类型、立项单位、所属系统、项目主持人、成果类型、主题分析等诸项形式特征因素的分析,以求对近年来哲学类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作一个全方位的考察,意在揭示我国哲学研究的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二、立项数据的形式特征分析

(一) 立项的时间和类型分布

从立项数来看,1993~2009年哲学学科项目共立项1 277项,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数的8.11%,年均立项75项。据吕国光统计,1993~2007年哲学学科在22个学科中立项数仅次于应用经济和经济理论,位居第三;在人文学科中排名第一。[2]可见,哲学学科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属于传统强势学科,研究力量和人员人数明显超过其他学科,处于显学位置。17年中,哲学学科立项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相邻年份稍有调整。哲学学科立项数占当年年度项目比总体上较平稳,立项总数在7%~10%之间。国家社科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立项项目的增加和国家财政支持是分不开的,这也是近年来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国家重要性的认识使然。

从项目类别来看,其中1994、1995、1997、1999、2000、2009这六年没有重点项目,但1994年和1997年有重大项目共5项。1996年比较特殊,重点项目占当年总项目的近半,考察当年情况,当年所有项目类型中的重点项目占总数的34.96%,这与当年的评审项目的指导思想有关。最近的2009年没有一个重点项目,说明当年的项目质量相对来说缺乏重点资助的精品项目。

从2003年开始,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只有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三种类型,不再有自筹项目。1993~2009年重点项目共资助71项,占总数的5.56%;一般项目共资助903项,占总数的71.03%;青年项目共资助284项,占总数的22.24%。自筹经费项目10项,重大委托项目10项。从表1中看出,哲学国家社科项目总量呈比较稳定状态趋势,从2001年开始,青年项目比例增长幅度变大,从2002年的13%到2009年的40%强,青年学者已经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二) 立项的地域分布特征

为了考察地区学术科研能力和发展状况,表2以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单位对哲学立项分布做了统计,立项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目前没有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哲学项目),既显示了广泛性又表现出了不均衡性和集中性。立项数量最多的是北京,有323项,占总数25.19%,处于绝对领先位置,江苏、湖北、上海、广东、湖南5等省市的立项也较多,均达到或超过70项。以上6个省市的立项共758项,占到了59.36%。北京市立项数是排名第二的江苏的近2倍,北京市立项总数比项目数排在后面的海南、青海、宁夏等19个省市立项数之和还多,这足以说明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市在哲学研究领域的优势地位。

按照地理区域划分,前十名中,东部地区占了6位,中部地区占了4席。西部地区排名靠前的只有四川省、陕西省,因为这两个省高校较多,而其他省份排序都靠后,这说明西部区域之间学术水平差别较大,整体研究能力的提高仍有待时日。从“十五”期间开始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开发的投入,国家社科基金亦在2004年专门设立西部项目,西部项目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稳定西部地区社科研究队伍而设,最早仅限于西部13个省(区、市),后来扩大到部分中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如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04年以来,西部项目六年累计资助哲学学科81项,其中西部学者承担79项,中部学者承担2 项。如果将西部项目纳入统计,陕西共计40项将超越安徽,排名第十,四川共计37项,紧随其后。重庆、云南、贵州分别以29项、28项、22项排名将升至第15、16、18位。这样,前20名西部占了5席,且排名有较大的提升,说明西部项目对于推动西部社科研究有了较大的成效。

表1 17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哲学项目类型及年代分布统计表

(三) 立项单位隶属系统分布

表3列出了17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哲学资助项目排名前20位的单位。前20的单位共立项571项(含并列立项6项),占总数的44.51%。由表3可知,中国社科院居第一,中共中央党校排名第6,其他18家单位全部是高校。从是否拥有代表科研实力的国家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来看,除中国社科院属于社科院系列,不设置国家重点学科外,前15名单位除清华大学哲学系因恢复较晚没有国家重点学科,其他单位都有国家重点学科(浙江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培育学科);全国目前共有18个单位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其中有14所进入了前20名,前16名的单位中都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华东师范大学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第17~20名的苏州大学、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所大学的哲学学科实力较强,超越了另外3所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

表2 17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哲学项目立项地区分布统计表

表3 17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立项数排名TOP20单位分布统计表

据统计,全国共有295所单位获得过哲学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由表4可以看出,项目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社科院、党校、科研机构和党政机关等五大系统。其中高校共获得979项,占总数的76.66%,其次是社科院系统获得153项,占12.14%,排在第三位的是各级党校,获得125项,占9.79%,党政机关和科研机构获得立项数较少,分别占1.10%和0.47%。表3 中高校立项数占项目总数接近3/4,说明高校是哲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和中坚力量,其他四个系统加在一起才占总量的1/4,在社科院系统的153项立项中,中国社科院共有80个项目,占社科院系统立项总数的52.3.%,比高校中立项数量排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52项还要多28项,表明中国社科院在我国哲学研究中的第一单位实力,短期内难以撼动。

表4 17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哲学项目隶属系统分布统计表

(四) 项目负责人情况的统计分析

剔除同名的负责人,统计出共1094人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并列的6项7人),其中获5项的1人,4项的2人,3项的17人,2项的144人,1项的930人。核心主持人是指主持国家项目较多,在本学科领域产生较大影响的主持人,一般将统计年限内主持国家课题2 项以上的主持人确认为核心主持人。统计出哲学学科的核心主持人有164个,比例较高。考虑到部分负责人在国家社科基金“马列·科社”学科申报立项项目,核心主持人的人数将更多,比例会更高。表5为获得过三项以上国家社科基金哲学项目的负责人情况。

表5 17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哲学项目资助课题主持人排名分布统计表

(五) 预期成果形式分析

由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上,对预期成果一栏,有1~2项选择,多数人往往选择2项预期成果形式。成果形式分布见表6。项目成果虽涵盖了6种形式,但主要集中在专著、研究报告和论文(集)三种(对于有2项预期成果的,为统计方便,取第1项统计),统计出3种分别占成果形式总数为:专著88.88%,论文7.13%,研究报告3.21%。一般而言,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周期相对较短,期限一般为1~1.5年,成果周期也相应较短。因此,应用性的研究课题一般以研究报告和论文为主,而专著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比较适合于一些基础理论课题,研究期限一般为2~3年。哲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成果形式以专著居多,实际上也反映出国家社科基金对于高水平理论研究支持的力度。

表6 17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哲学项目预期成果形式分布统计表

(六) 主题内容分析

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哲学学科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哲学史、东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代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哲学其他学科等10个学科分类。鉴于无法看到项目申请书和不少项目在学科分类上往往跨2 ~3个学科,或者属新兴边缘交叉性学科研究,笔者只能根据各年度的课题指南、对照学科基础知识、咨询相关学科专家等方式,对课题进行简单学科分类。对于跨学科的项目,为便于统计,只纳入一个学科统计,这与实际情况可能会有一些不符。表7为项目的主题分析。

从项目主题分析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选题,是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比较注重基础研究、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提倡理论创新,注重研究当前国际国内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表7 17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哲学项目主题内容分布统计表

统计这些项目,我们深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的意义和价值,是当前中国“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地位也很明显,以390项占了总数的30.5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是立项重中之重;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其发展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现代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关系研究,社会主义文化问题研究,我国哲学学科建设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无神论问题研究等,也是立项的重点。

伦理学在全球化、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学科发展非常迅速。在哲学学科中立项数有243项,占总数19.03%。伦理学立项重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伦理学基本原理研究,中外伦理史研究,现当代西方伦理学研究;未成年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商业伦理、社会诚信问题研究等。

陈来认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在哲学史研究、文献学研究、思想史研究三个方面都在客观性、学术性、全面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3]秦平、郭齐勇在《中国哲学研究30年的反思》一文中指出,传统哲学与当代研究、经与经学研究、佛教研究、道家与道教研究、宋明理学研究、现当代新儒学研究、出土简帛中的哲学思想研究、从政治哲学的视域研究中国哲学等,已成为热门或显学。[4]于此对应的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支持力度也较大,立项数居第三。

现今我国的科技哲学由自然辩证法发展而来,研究主题是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段伟文认为,当今,科技哲学从对自然和科学的哲学追问拓展为面向科技时代的哲学思考,出现了“顺应科技进步”、“探讨科学影响”和“反思科技自身”等研究进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与社会研究、科学思想与文化、科技伦理、创新哲学问题、当代西方科技哲学等领域因而得到全方位发展,正呈现出走向科学与技术研究之态。这些主题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的重点。[5−4]

美学研究立项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中外美学原理、中外美学史研究,中西主要哲学家、美学家的美学思想研究等基础理论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集中在对中国现代生活人们的审美观、审美需要、审美实践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外美育教育研究。

我国现代外国哲学研究,按照江怡划分,1990~1998年是“专题研究”,2000年后是“追踪前沿”阶段。[6]通过对该类项目主题分析,是符合这种划分的,1993~1998年的课题多是专题研究,如这一时期的“当代西方心智哲学”、“符号学研究系列”、“当代英美哲学和哲学家”等课题。2000年后的“当代西方公共哲学主导思潮研究”、“当代西方哲学中的实践理性转向”、“现象学在二十世纪法国哲学中的主导地位研究”等。现代外国哲学研究立项主要集中在分析哲学、现象学、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德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现代哲学研究。西方哲学史研究,则以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西方哲学史通史研究为立项重点。

逻辑学研究立项重点主要在国外逻辑学成果的研究和现代逻辑研究中的语言逻辑、归纳逻辑、演绎逻辑。哲学其他学科,主要是经济哲学研究(占了1/4),另外主题为政治哲学、生态文明哲学、语言哲学的项目也多有立项。东方哲学史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哲学、韩国哲学、越南哲学、印度哲学和阿拉伯(伊斯兰教)哲学上。

三、结语

第一,哲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整体上呈上升之势,但所占国家社科基金总立项数的比例逐步降低,“八五”期间后三年(1993-1995)是9.19%,“九五”期间是8.88%,十五期间是8.29%,“十一五”期间前四年(2006~2009)是7.36%。项目以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为主,重点项目偏少,特别是2009年,122项立项中无一项重点项目。

第二,从地域分布来看,获得过研究项目的地域呈既分散又集中的趋势。虽然有西部项目支持,但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立项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作为各级社科管理部门与相关研究机构,需认真分析自身资源,做好科研规划,努力培养并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学科,在全国竞争中占据一席地位。

第三,从立项所属单位来看,高校在哲学研究中扮演着不可动摇的主力军角色,项目有3/4花落高校,核心主持人也多数是出自高校。这与国家加大高校哲学人才培养、哲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项目经费的力度有关,也与各级政府积极落实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有关。同时大部分高校利用各种经费,加大哲学研究项目投入力度,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行配套和奖励经费。

第四,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题和研究时应比较明确超越中西马等二级学科之间的界限,在一种自觉和哲学意识的指引下从事哲学思考和研究,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二级学科。哲学作为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反思批判工作,是一个综合创造性的工作,无法简单的用二级学科来划分,不利于学者的学术视野和思想理论的创新。这种划分同时也不利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目前国际上是按照领域、问题或者国别和民族来划分哲学研究的。如何实现中西马等各个二级学科之间、一般理论研究与哲学史研究之间、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分工合作”。如何处理好哲学的中国化与世界化之间的关系,共同为汉语哲学的繁荣发展作出各自的贡献,是当今所有中国哲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最大课题。

第五,作为国家最高水平的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扩大资助规模的同时,应注重立项的质量,应严把“入口关”和“出口关”,提高成果的精品率。同时对于哲学这种人文基础学科,应适当转变项目支持的方式,加大对哲学的后期滚动资助项目、优秀成果文库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新资助方式的投入。

[1] 1993~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名单[EB/OL]. http://www.npopss-cn.gov.cn/planning/yearxm.htm, 2010−05−28.

[2] 吕国光. 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力布局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课题的视角[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1(4): 501−505.

[3] 陈来. 中国哲学研究三十年回顾1978~2007[J]. 天津社会科学, 2008, (1): 15−19.

[4] 秦平, 郭齐勇. 中国哲学研究30年的反思[J]. 哲学研究, 2008,(9): 60−65.

[5] 段伟文. 从追逐科学到反思科技——近30年中国科技哲学之理路述略[J]. 江海学刊, 2008, (5): 52−57.

[6] 江怡. 共时性哲学空间中的中国与世界——反思30年来我国的现代外国哲学研究[J]. 哲学研究, 2008, (11): 70−78.

Abstract:The discovery researched on project-establishment of philosophy discipline in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s between 1993 and 2009 indicates that philosophy is a strong traditional discipline in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and confined in famous school for its research effort and number of personnel a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of other science; Though project-establishment number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of philosophy shows a trend of substantial growth, the percentage it takes in the total number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decreased; region of research project presents a tendency of scattering and centraliz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main forces and play an unshakable role in philosophical research. How to realize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with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Marxist Philosophy, Chinese Philosophy, Foreign Philosophy and other various second-grade disciplines, the general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philosophical history research, the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realistic research, and make respec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philosophy, is an important topic facing all the Chinese philosophy workers. To increase rate of excellent works, our country should appropriately change the manner in project supporting, increase inverstment of new subvention way including post-funded projects, library of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the project, translation projects of Chinese academic and so on.

Key Words: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founding project; philosophy;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tudy situation of philosophical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ing projects (1993~2009)

HUANG Huawei

(Office of Social Science in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China)

C82; G311

A

1672-3104(2011)02−0056−07

2010−11−19;

2010−−

黄华伟(1980−),男,湖南郴州人,湘潭大学社科处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科研管理.

[编辑:颜关明]

猜你喜欢

社科基金项目哲学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菱的哲学
The Internet as a Forget-Cue: The Effect of Assumptions About Future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on Memory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人文社科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