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提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

2011-10-16耿琴瑶

艺苑 2011年1期
关键词:演奏者作曲家小提琴

文/耿琴瑶

小提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

文/耿琴瑶

小提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是演奏者艺术表现力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想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演奏者需要掌握高超的演奏技术,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修养,还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保持自信放松的心理状态。

小提琴演奏;音乐表现;演奏技术;想象力;心理

一个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他能够通过演奏自己手中的乐器,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对于听众来说,欣赏音乐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而对于演奏者而言,学习音乐表现又是一个充满艰辛而漫长的过程。用音乐表达人的思想感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传达给他人,就如将自己知道的故事或经历与人分享一样,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应该说,音乐表现的过程本身其实是一种享受,是自己的艺术创造与他人分享的过程。

一、音乐表现离不开具体的演奏技术

众所周知,小提琴是一件难以掌握的乐器。它的技术非常繁复,在一个技术动作里可以分出许多的技术细节。例如,左手的技术,实际上它包涵了手指按弦、换把、揉弦、单音、双音等等技术细节。而在这些技术细节中,我们还可以将其划分出更细致的技术内容。比如揉弦,就包含手指、手腕和手臂等不同的技术动作。又如右手的运弓,除了各种各样的弓法外,还包含发音所需要的许多技术动作。而且左、右手的技术不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还相互渗透。有时它们的复杂程度是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来形容的。然而,音乐的表现离不开技术的合理运用,但在从事技术训练时又不能脱离音乐。因此,在整理和学习演奏技术时必须明确,音乐表现始终是技术训练的目的,而音乐表现又离不开具体的演奏技术,只有它们的相互作用才可以使这一漫长而艰难的学习过程少一分枯燥,多一分乐趣。

二、音乐表现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及自身能力和修养增长的过程

在多年的演奏和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体会到,一个演奏者,无论何时开始重视自身的音乐表现都为时不晚。当然,早一天领悟就早一刻开始积累。音乐表现的学习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越早开始积累,将来才可能有丰富的收藏。平时,由于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去吸收知识,除了用心加用功之外,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重要,我们必须学会举一反三、因此,除了通过不断进行技术练习外,我们还需要借鉴他人的经验,需要多听、多看、多想;需要许多方面包括其它艺术领域和范畴的知识等等。在聆听他人演奏的同时,需要用自己的心灵去领会来自不同个体的精神境界。在逐步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力和思考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尽可能多地让自己投身于实践之中,以解决在技术以及心理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小提琴大师卡尔·弗莱什在他的回忆录里说:“在任何艺术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永远是内心的冲动和表现欲,而不是技巧。” 关于这一点,笔者也有着深刻的体会,音乐的世界永远联系着每一个演奏者和欣赏者的精神世界。那么,除了技术、能力、实践之外,还有什么是我们更难以逾越的领地呢?就像我们的先辈大师梅纽因先生,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音乐完全、充分诠释了生命的存在。相隔很远,从一张磨损的旧唱片上,徐徐飘来了他委托巴托克写的奏鸣曲或是爱尔加的协奏曲。梅纽因以一种直接、特殊、神奇而又亲近的方式邀请你进入他的世界,在那里,全世界的人都能感受到来自他心灵深处的呼唤。

三、音乐表现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任何没有想象的艺术行为都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力是音乐表现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被淡化甚至忽略,不能将将声音这一物质表现与想象力这一意识范畴相互联系。前些日子笔者偶然读到下面一段文字,今人豁然开朗,“……音乐可能碰巧是富于表现力的、沟通心灵的、感人肺腑和充满灵感的,但她却极少是偶然发生的,即便是她使人想起大海永恒的涛声或自发的鸟鸣声也罢。新生婴儿的啼哭同啄木鸟啄木断续的笃笃声、隆隆的雷声、风刮过麦地的刷刷声、鸽子的咕咕声、豆荚爆裂的辟啪声、金属碰撞的咣啷声、脚踩过矮灌木的窸窣声一样,都是固有的音乐之声。人们难道不正是主要在这些自然之声中找到了创造人类音乐的原始素材吗?……”原来,想象力来自我们生活的世界,而音乐表现如果没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支撑,就像没有了灵魂的物体,就像一个人失去了所有的感觉。音乐有时是有特定场景的,或者说有一个情景画面。在学习一部作品时,就如导演拍摄电影一样。作曲家是乐谱的最初设计者,那些音乐符号浓缩了作曲家的心灵感受,浓缩了作曲家生存的那个世界里所有他所能感悟到的酸甜苦辣。可以说,每一部作品都浓缩了作曲家的体验与想象。所以,当我们演奏的时候,如何将作曲家在乐谱里面所隐藏的东西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将每个音符的背后活生生的、自然的画面展现出来,是我们学习的根本任务。作为音乐的创造者,我们更像一个讲故事的人。比如说,一个故事原本的内容可能是美丽的,也可能是深刻的,又或者同时是充满悬念的。但讲故事者能否把它讲得精彩,引人入胜却非常关键。这是因为,讲故事者是有意识地讲,而听故事者则是无意识地听。如果演奏者自己没有想象,就好像讲故事者自己都没有把故事的情节弄清楚,可以想见,听众是很难对之感兴趣的。所以,想象力对于演奏者来说非常重要,有所想象的演奏会更有内容,更有时空感,更能营造一种氛围,让听众感受到我们所感受的。当然,我们的想象力必须建立在对作品的理性认识上,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对作者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有所了解,而且还要对作品的整体结构有所把握,并且有时还要认识到某些风格特点在同一作品里的主次与层次的不同。例如,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它集梦幻、神秘、诙谐、激越、抒情于一身,和声色彩变化丰富,作曲家的个性在这部作品里一览无余。演奏这一作品的最难之处在于表现出它的不可预知性,因为作者在写这部作品时才情横溢,灵感四射,运用了许多的素材,如果我们在演奏时没有想象力,如何将它的不可预知性表现出来?

四、心理因素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心理因素对人的一切活动都能产生影响,对音乐表现也不例外。保持自信放松的心理状态对我们的演奏大有益处。自信心就好像是我们攀登艺术高峰的依托,没有自信就没有不断克服困难的勇气,没有自信就很难保持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自信就很难做到真正地从心理上放松,心理上的不放松必定会影响生理上的放松,并且会直接反映在我们所表现的音乐和技巧上。所以放松是演奏心理因素里非常重要的环节。

小提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是演奏者艺术表现力的一个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对作品的诠释及演绎,演奏技艺的娴熟是音乐表现的基础,而音乐表现力则是演奏的艺术灵魂,需要在演奏及及教授过程中不断加以强调和强化。

耿琴瑶,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演奏者作曲家小提琴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身必由己”的艺术家——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艺术人生阅读
Hey Diddle, Diddle
偶遇一位拉小提琴的老人
长大可当作曲家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Pear Concert
猫咪成长史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