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较真,何错之有?

2011-09-24孙曙峦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1年9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报潜规则钱学森

孙曙峦

据8月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受到一名学生的持续威胁之后,南京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的教师报了警,以“维护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尊严”。据了解,报警教师教授二年级的测量学,这是不少工科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学期结束给学生打完考试成绩后,这位老师就收到了一位学生的威胁短信,要求给他加分。只因该生测量实习成绩为“及格”,没有拿到想要的成绩。

就因为考试分数不理想,一个大学生竟然选择辱骂与威胁老师,这种做法,令人震惊。而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时,发短信的同学却对此举不以为然:“我也没准备对她做什么,就是想刺激她而已。我其实就是开了一个比较恶劣的玩笑。”公然辱骂与威胁老师,已涉嫌犯罪了,可这位学生却全然不当回事。

作为一名大学生,这位同学平时经常旷课,正因为此,老师给他的平时成绩打了六十分,而在期末考试中,他只考了七十多分;两者一综合,这位同学的最终成绩不到七十分。客观地说,这是一个公平的成绩。但在这位同学看来,老师的做法却过分:“这个老师太较真了,又不是专业课,把分打高就行了。假如我是老师,我肯定不会跟学生这么较真。当老师,要有点师风师德,宽宏大量一点。”这种看法,可笑得令人惊讶。

遗憾的是,虽说这位学生的看法荒唐可笑,却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据这位老师介绍,此次考试结束后,她就接到不少电话,“七拐八拐地走关系要求提高成绩”。这就意味着,时下的高校里,要分、加分也成了一种“潜规则”。不难推测,在这种“潜规则”下,学校的风气涣散到了何种程度。事实也是如此,较真的这位老师在学校未受到任何支持,甚至有同行指责她“抹黑学校”。

钱学森曾留下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对此问题,不同的人将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不过,在笔者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学风极其不良,严重缺乏较真的老师与学生。这种状况,比“威胁短信”更令人担忧。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报潜规则钱学森
建设性新闻的文本建构与内容生产
钱学森之答
当代女生交友潜规则
“又见钱学森”
《人民日报》与《中国青年报》天津爆炸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
潜规则
自作自受的“全民潜规则”
潜规则之脏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