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锐意创新的博士局长杨喜中

2011-09-20朱汉斌

决策与信息 2011年12期
关键词:越秀区广州市博士

文/朱汉斌

杨喜中出生于革命老区江西吉安,1982年考入江西理工大学,1994年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毕业后到广东工业大学任教,2000年6月被招聘为广州市东山区科技局副局长,2002年6月被任命为党委书记、局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工作者。

在科技局“一把手”位置上,杨喜中带着大家一步一个脚印,为这个团队赢得了创新性荣誉。

建立博士俱乐部

东山区在广州市城区中面积最小,但区内党政军首脑机关云集,是广东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坐落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和广东省科学院总部及下属众多国家级研究院所,聚集了一大批博士;一年一度的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在此举办;大量海归人士向这里流动与回归,都给东山城区带来了众多机遇。

面对这在全国都绝无仅有的机会,杨喜中将目光盯在了人的身上:他千方百计把人留住,特别是留住他们的心。

当时,海内外博士们除了自主创业外,更多的是去企事业单位就业,其中从事科研占了绝大多数。杨喜中想:如果我们能够为博士们建立一个平台,为他们提供各类服务,使大家对国内政策和区域环境有更深的了解,成为博士们的家,为东山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献计献策,这岂不是双赢吗!

杨喜中的想法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经过各方协调,在广泛征求博士们的意见后,杨喜中决定筹建成立博士俱乐部。

2001年12月27日,我国第一家博士俱乐部在广州市东山区正式挂牌成立,杨喜中积极发挥博士品牌效应,组织策划了系列活动如“博士沙龙”、“博士讲坛”、“博士论坛”等。2002年5月,杨喜中还组织20名博士代表率先站出来,在一硕大博士帽上签名,宣誓从自己做起,“求真务实,反对学术腐败”,在众人瞩目的广州英雄广场签名抵制学术腐败。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如今博士俱乐部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家、金融家和博士之间相互了解、寻求合作、共谋发展的桥梁。会员们都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义不容辞地为家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东山模式”——“科促会”

作为广州市的老城区,东山区内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极度紧缺,面临着老城空心化的世界性难题。杨喜中认为:如果搞工业型高新技术产业,东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只有扬长避短,另辟蹊径,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在全市已有的高科技产业战略布局中闯出一条新路。

在上级政府大力支持下,2003年初,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区科技局就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专门制定了《东山区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东山区留学人员科技创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和《东山区关于优先安排优秀民营科技企业科技项目的实施办法》等相关扶持措施和政策。从而,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共鸣,受到区内外企业的好评。

许多企业的负责人向杨喜中建议:建立一种机制,构筑一个使科技企业之间和企业家之间相互沟通、增进合作交流、不断增强企业集群效应,以示范和带动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共同进步。

这些意见引起了杨喜中的高度重视。他认为,在现代产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细分化、专业化,产业的生态系统性愈来愈强,纵向的依托和横向联合的趋势决定了产业生态链的紧密性和相关性,龙头的带动作用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开了行业的生态链的支持,企业一枝独秀的生命力就会很短暂,甚至是昙花一现。

从2002年底开始,杨喜中便着手准备一项新的实践,通过政府的协调和支持,为区内科技企业搭建一个平台。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策划和辛勤努力,一个服务于科技企业、凝聚企业群体智慧和技术的全新组织——广州东山科技企业发展促进会(简称“科促会”)于2003年底正式成立。东山区委、区政府以此作为依托,力求打造一个新型的高科技的“东山模式”。

作为东山区科技企业的后盾和科技企业家的“娘家”,“科促会”由科技企业及企业家与从事科技经济管理、金融、法律、新闻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专业人士组成。会员中不但有龙头企业,也有高校、研究院所。经过多年的运营,“科促会”在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推动区域生态产业链形成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发展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又叫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早在2005年初,创意产业的雏形就隐隐约约地在杨喜中的脑海里萌生。

2005年8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广州市越秀区和东山区合并为新的越秀区。越秀和东山合并,不仅意味着地域上的融合,更是两区社会经济实力、政府施政水平的全面结合。怎样将资源互补利用起来是新越秀区面临的问题。同样,新形势下的科技工作如何取得新的突破?怎样打造新越秀的高新技术产业?杨喜中又在新形势下思考着新的突破。

并区之后不久,担任新越秀区科技局局长、知识产权局局长的杨喜中在越秀区组织召开了当年的全国十五中心城区科技局局长联谊会,北京市东城区的代表在介绍经验时提到了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这引起了杨喜中的注意,因为这与他脑海中未成型的想法有着相当的一致性,尽管他所听到的经验大都是概念。

越秀区商业发达,有“千年商都”之称,国内甚至于东南亚的很多商品都在这里集散;而原东山区的科技教育资源雄厚,同时还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花岗科技园(信息园),优惠政策和人才一个都不少。如果二者资源能够整合到一起,就不是简单的1+1的累加,而很可能催生一个新的产业几何级的增长。想到这里,杨喜中决定要付诸行动。

2005年底,杨喜中在给越秀区委、区政府和广州市主管部门的2006年区科技局工作计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进行越秀区数字内容创意产业发展的探索。

越秀区是广州市动漫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园林设计、软件设计和广告设计等创意企业群体所在地,也是广州市创意产业的集聚地。经过半年的深入调研,一份引人注目的调研报告出来了。

2006年7月24日,越秀区委、区政府组织召开了“越秀区数字内容创意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会”,来自广东省、广州市和中国科学院的与会人士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认为越秀区发展创意产业有着良好的前景和基础。

同年9月8日,由广州市软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科技局、越秀区政府联合打造的广州首家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广州创意产业园”在越秀区挂牌成立。这是越秀区向创意产业进军打出的第一张王牌。

随后,杨喜中组织制定了华南地区首个创意产业区级扶持政策措施——《越秀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成立了华南地区首个创意产业行业组织——广州市越秀区创意产业协会,推动组织编制了广东省首部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广州市越秀区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6年)》。

博士们签名倡导“求真务实,反对学术腐败”。图中左三为杨喜中。

短短几年时间,广州创意产业在国内最早起步,并取得斐然成就。一批创意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如“华语动漫第一奖”金龙奖主办机构漫友文化,推出中国首部原创动画贺岁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原创动力,“中国动漫第一股”奥飞动漫等。

科学治理环境

2010年4月,因工作需要,杨喜中调任广州市越秀区环境保护局,担任局长一职,并于2011年1月兼任党委书记。

越秀区作为广州市的中心老城区,饮食服务业高度发达,30多平方公里的城区中聚集了3000多家饮食服务单位,饮食服务企业的密度和总量位居全市前列,排放的油烟如若监控不当,会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为此,越秀区率先在全市推出了两大举措:餐饮业联合审批和油烟在线监控。

越秀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餐饮娱乐业联合审批制度,建立了“联合预审信息发布平台”。这不但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企业办事,而且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避免了企业投资失误,树立了政府的威信,实现了多赢。

同时,越秀区率先开发和推广使用的油烟在线监控就像一只只“千里眼”,监控着企业油烟治理设施的正常使用,确保达标排放。截至今年6月30日,在越秀区已安装1155台油烟在线监控设备,监控过千家饮食服务单位,占全市的61%。

近5年来,越秀区的环境信访量平均每年下降8%。特别是2010年,通过采取有效举措开展综合整治,饮食服务业污染扰民投诉量比同期下降了54.6%,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2011年上半年,饮食服务业污染扰民投诉量比去年同期又下降了41%,破解了居民群众的环境信访持续居高不下的难题,居民的环境幸福感和满意率大大提升。

猜你喜欢

越秀区广州市博士
盘活越秀区存量老旧物业的对策研究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致敬抗疫情英雄
教师作品选登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平博士密码
博士蚊
润博士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