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97—2008年湖南省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状况的动态分析

2011-09-06孙振球赵晓华曾游哲曾芳

中国全科医学 2011年25期
关键词:卫生机构病床社区卫生

胡 敏,郭 海,孙振球,谭 韦,赵晓华,许 丹,曾游哲,曾芳

卫生资源是卫生部门为社会及人群提供卫生服务的基础,包括卫生人力资源、卫生物力资源、卫生财力资源和卫生信息资源等[1]。而某地区所占有的卫生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该地区经济实力、文化水平和卫生状况的客观指标[2]。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湖南省卫生资源的数量也呈逐步增长趋势,但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医护比仍然没有达到卫生部的医护比配置标准。本研究通过对1997—2008年12年间湖南省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状况的动态分析,探讨湖南省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特点,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卫生职能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调查资料来源于: (1)1997—2008年的《湖南统计年鉴》;(2)1997—2001年的《湖南省卫生统计资料》;(3)2002—2008年的《湖南省卫生统计摘要》。

1.2 方法 对湖南省1997—2008年12年间的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人员数、卫技人员数、医生数、护士数、诊疗人次数、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的增长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并进行动态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收集的数据经核对、整理后录入,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作为数据统计分析工具。本年某指标增长量=本年数据-上年数据;本年某指标年增长率=(本年数据-上年数据)/上年数据 ×100%;平均发展速度 =某千人口指标=本年数据/本年人口数×1 000;某万人口指标=本年数据/本年人口数 ×10 000。

2 结果

2.1 湖南省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2.1.1 卫生机构与床位配置比较 1997—2008年,湖南省卫生机构总数在1997—2002年间变化不大,在4 250所左右波动;而2002—2003年卫生机构总数从4 272所迅速下降至4 016所;2003年后,机构数呈波动式上升。卫生机构中,卫生院的数量不断减少。卫生防疫站的数量总体上变化不大,其数量在142~167所波动。1997—2002年间医院数持续呈现负增长,到2002年到达最低值690所,其后的5年医院数又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从2002年的14所增加至2008年的193所。具体见表1。

表1 湖南1997—2008年卫生机构发展情况Table1 Development of health institutions in Hunan province from 1997 to 2008

床位总体数量呈增长趋势:2008年比1997年增加了52 700张,增长了39.12%,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05%。其中1997—1998年、2001—2002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每千人口床位数与床位绝对数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每千人口床位数主要受床位绝对数变化的影响,而受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较小,具体见表2。

表2 湖南省1997—2008年的床位情况Table2 Statistics of beds in Hunan province from 1997 to 2008

2.1.2 卫生人员配置情况 1997—2001年间,卫生人员数、卫技人员数、医生数、护士数、疾控人员总量都呈增长的趋势。1997—2001年,卫生人员数由229 564人增加到243 706人,卫技人员由184 567人增长到198 971人,医生数由77 974人增长到89 496人,护士数由50 232人增长到55 592人,疾控人员数由8 839人增长到10 030人,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51%、1.90%、3.51%、2.57%、3.21%。2001—2002年卫生人员数、卫技人员数、医生数、护士数大幅度下降,分别下降了4.95%、3.31%、11.64%、4.52%。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医疗单位进行了人员的精简以及剔除部分厂矿职工医院后人员相应减少造成的。2002—2006年,卫生人员数、卫技人员数、医生数、护士数总量变化不大。2006—2008年,卫生人员数、卫技人员数、医生数、护士数又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2008年比 2006年分别增长了 11.26%、11.40%、19.59%、31.1%,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48%、5.55%、9.36%、14.5%。2001年总体上,每千人口拥有的卫生人员数、卫技人员数、医生数、护士数和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的变化趋势与各人员总数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是部分年份人员数和每千人口拥有的人员数的变化趋势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如2004—2006年卫技人员数逐年增加,而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却逐年下降。说明2004—2006年卫技人员数的增长速度低于人口增长速度。1997—2008年,医护比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说明护士数增长速度快于医生数的增长速度。2008年社区服务站卫生工作人员 (5 183人)仅占卫生人员总数的1.99%;卫生防疫站卫生工作人员 (9 515人)仅占卫生人员总数的3.65%。具体见表3。

2.2 卫生机构服务产出情况

2.2.1 总诊疗人次数 1997—2004年湖南省卫生机构的总诊疗人次数呈下降趋势,2004年总诊疗人次数比1997年降低了24.25%,年平均下降速度为3.89%。2004—2008年总诊疗人次数呈急速上升的趋势,2008年总诊疗人次数比2004年增加了48.91%,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47%。每所卫生机构的平均诊疗人次数的变化趋势与诊疗人次数的绝对值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卫生机构数量对卫生机构的平均诊疗人次数影响小。具体见表4。

2.2.2 住院病人数 1997—2004年总入院病人数不断上升,2008年比1997年增加了3.59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86%。每所医院的平均入院人数也呈上升的趋势。其变化与总入院病人数的变化一致。这说明每所医院的平均入院人数受住院病人数的影响较大,受医院数的影响较小。具体见表4。

表3 湖南省1997—2008年人力资源动态变化Table3 Dynamic changes of health human resources in Hunan Province from 1997 to2008

表4 湖南省1997—2008年卫生机构服务产出情况Table4 Service outputs of health institutions in Hunan province from 1997 to 2008

2.3 卫生资源使用效率分析 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是主要的效率指标。病床使用率和病床周转次数呈上升的趋势。2008年病床周转次数达到了33.4次,是1997年的2.27倍。病床使用率2008年为78.1%,比1997年增加了21.42个百分点。具体见表5。

3 讨论

1997—2003年,湖南省医院数呈现上升的趋势。疾控中心的数量总体上变动不大。而近些年来,国家严格控制乡(镇)卫生院的数量,同时对一些功能重复、效益不高的卫生院进行了精简和兼并,使得卫生院的数量不断减少,但其占卫生机构总数的比例还是最大,首先是由于乡镇卫生院主要应用于农村医疗,而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和面积所占比例较大;再次,湖南省的卫生院的基数庞大。在国家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大背景下,这几年湖南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了发展,到2008年时,已从2002年的14所发展到193所,但占卫生机构总数的比例不高,200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占卫生机构总数的4.75%。

表5 湖南省1997—2008年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情况Table5 Statistics of health resources service efficiency from 1997 to 2008

湖南省床位和人力资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最近两年发展更为迅速,到2008年,全省床位18.74万张,卫生人员26.04万人,卫生技术人员21.17万人,执业医师9.63万人,护理人员7.26万人。但每千人口拥有量仍然低于全国水平,如2008年,湖南省的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数、卫技人员数、医生数、护士数 (3.81、3.09、1.41、1.06)低于全国(4.65、3.81、2.17、1.67)[3]的平均拥有量。而作为医疗服务效益和质量标志的医护比,虽然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但到2008年都尚未达到卫生部医护比例为1:2的推荐配置[4],仅为0.82。护士人员的相对不足,不符合医学模式的转变,不能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妨碍了医疗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近些年来,湖南省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在1.45名波动,低于各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配置标准[5]。由此反映了卫生人力资源内部结构中存在着重医疗、轻预防,重医生、轻护士的问题。

1997—2008年湖南省入院病人数持续增长,病床周转次数与病床使用率总体呈上升的态势,而总诊疗人次数近4年才呈现出增长的趋势。12年间,入院人数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4.86%,而病床使用率和周转次数却没有呈相应程度的增长,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96%、7.74%。说明病床存在闲置现象。

4 建议

应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和要求,卫生资源配置应综合考虑本地经济、卫生资源发展现状及居民的健康需求,合理规划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6]。

今后在卫生人员配置中要注意适当减少医生增加的幅度,加大护理人员增加的幅度,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配置比例,使医护比趋于合理,以改变目前“重医轻护”的状况。与此同时,要注意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及素质[7]。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加强护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实现医疗、预防卫生资源结构配置的合理化。重点在提高卫生防预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构筑以疾病控制中心为核心的疾病控制体系。同时,要增加对一些地方病、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投入,从而减少医疗卫生资源消耗,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

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增加对社区服务的投入,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促使大、中型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向社区服务机构流动,从而改变社区卫生机构的数量少、配置资源也少,而且质量不高的现状[8]。在此基础上,提倡“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保健进家庭”的做法,使得病人流向改变,减少大型医院的就诊需求压力。改善医疗服务的提供和利用与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的现状,以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

1 何宁,辛怡.天津市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研究 [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6(3):174-176.

2 蔡亚平,邓学良,龙章忠,等.我国卫生资源的发展历程及问题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1,2(4):99-1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4 罗一.重庆市巫山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况与配置效能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09:30-31.

5 韦玮,冯学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人力配置问题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2006,9(1):17-18.

6 秦江梅,胡善联.1980—2000年新疆卫生资源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3):37-39.

7 申卫国,王小万,朱海利,等.湖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现状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5):637-639.

8 李小芡,江启成,李绍华,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9):71-73.

猜你喜欢

卫生机构病床社区卫生
基于单片机的病床呼叫系统设计研究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新时期人事档案对卫生政工队伍建设作用的研究
基层卫生机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的集中核算
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