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作文”变成写作

2011-09-05陈丽君姜海峰

读写算 2011年34期
关键词:创造力想象力事物

陈丽君 姜海峰

如何让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不再迷茫,如何让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走出低谷呢?我想新课标和新的教学理念应该生成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那么就要把“作文”变成写作。我们现在讲的是“写作”,而不是“作文”,这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作文不仅在高考中占有五分之二的地位,生活中的交流与表达它更是举足轻重。但是应试教育下,应试作文成了高中的主打,真正的写作已被淡忘,正因为如此,作文的教学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是只能是一条地平线。

小学、初中的作文仅限于模仿或浅显的表达,所以学生作文水平普遍较低。一入高中,由于学生作文水平过低,老师们往往急于改变学生当前的写作状态,使之符合高中作文评价标准,以便在考试中拿高分,所以忽略了学生认识规律,强行灌输作文理论,一堂又一堂的技巧课,和背也背不完的资料,使学生头昏脑胀,写作兴趣还没有滋生,就已夭折在疲惫不勘中。更何谈体验写作的乐趣?缺失了兴趣做支架,写作这种高层次的建筑也就坍塌在了成长的摇篮里。作文教学难以进行,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就成了一种必然。

如何解决这种窘况呢?

我们现在讲的是素质教育改革,新课标也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那么我们也应该转变作文理念,跳出应试作文的圈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写作问题。

所以写作首先不能急功近利。它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最后提升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之事。不能为了作文而写作。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就是说话,一是有话说,二是好好说,讲的就是写作首先应该是有感而发。其次是合理而发。这才是真正的写作,它是自由的,个性的,主动的。这和“作文”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只是为了作文而写作,就如同让空瓶里流出水,结果可能流出的是泥沙。

只有避免了写作的功利思想,不为作文而写作,才能产生真正的写作,高考中也才能真正的获益,取得高分。

那么在写作的教学中如何避免急功近利的倾向呢?可以以片断练习为主,大作文为辅。片断练习的目的很明确,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培养写生写作兴趣。由于比较简短,让学生有话好说,完成难度较低,从而促进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由小积大,渐进生成。片断练习可以是多角度的,比如描写片断练习;抒情片断练习;议论片断练习……多角度练习不会让学生产生疲惫写作情绪。这些片段练习又是由仿写到自主创作而生成的,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的,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生成了写作。

大作文练习可以任由学生自主命题,自由发挥,自由写作。但要有别于周记,不然就变成了学生普遍会犯的通病,“记流水账”,所以尤其强调他们要命题。给他们恰当的限制和足够的自由,既可以使他们规范写作,又可以培养写作兴趣。不会出现老师强迫写,又无话写的倦怠和厌烦。

这样既可以转变写作理念,又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第二,写作需要一颗敏感易感的心,所以要有意识有目的性的培养学生、锻炼学生“多愁善感”。写作首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就是指随时随地能够认真观察身边的任何事物。这是我们最天然最不需要死记硬背的第一手材料。其次需要有一颗易感的心灵,就是指对所观察到的事物有所感知,并真实的记录下来,这是形成写作技巧得最有效途径。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的习惯是积累些做素材的重要手段。观察也是感受生活,体悟生活的开始。所以写作首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但只有观察没有感受,就像一件事物只有肉体,没有灵魂。所以写作还要有一颗易感的心。随时观察随时积累,还要在观察、经历的过程中体悟人生和生命的真谛,从而形成独立的人生思考,这将是写作的灵魂。踏遍千山万水当然可以涵咏自然神韵,纵横古今中外,也可以阅尽世事沧桑,所以除了感悟观察到的生活外还要感悟文字。通过几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验我们不曾经历的岁月和历史。不管是生活还是文字,我们只要随时怀揣着一颗敏感易感的心,它就会成为我们写作源源不断的宝藏。

第三,要为写作插上飞翔的翅膀。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想象和联想。

“○”,这是一个符号,也是一个数字,更是一种文字。

可以是“零”;可以是 “0”(英语字母“欧”);也可以是鸡蛋;更可以是太阳、月亮、鹅卵石。我们应该放哪一种事物入文,哪一种事物更美,就不言而喻了。但却发了想象力,它就什么也不是。没有想象力、创造力,也就没有了创作,或者说就不会出现好的作品。

学生缺乏想象力、创造力,我们就要去激发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零”不美,“0”也不美,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做纽带,不美的事物用文字把它变得变得美丽起来。这也正是换个角度和方式去促进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生成。例如: “有那样一个枯燥的数字,读起来无韵,看起来不美,但它既是人生起点又是人生的终点,既是生命的开始又是生命的结束,我们只能在无韵里嗟叹,在不美里寻找生命的的完美!”

教学生尽可能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每一个与文字相关的信息激活。再比如我们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和赏析,生活中的观察和思索都是我们联想的最好对象,是开启我们灵感、丰富我们语言的最好资源。这远比作文课堂上反复讲技巧和理论更实际和实用。联想和想象把我们头脑中的每一个文字和形象“立体化”,而我们只需要尽可能为每一个意思作比描,赋予每一个物象鲜活的生命,这样我们的文章才能由一潭死水走向奔流不息的天地。激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使阅读积累有了依托,给写作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第四 ,“修改”是写作成长的必经之路

鲁迅曾经原则地说过自己的一些经验:“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豪不可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修改既是一种阅读,又是一种提升,但比我们谈过的阅读更利于提升写作能力。契科夫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 修改是提升写作的关键。

要引导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文章,首先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学会质疑。让后就是在作文课中的修改三步走。第一步,学会修改最基础的错字和病句;第二步,删掉赘余,即对文章观点、思想没有任何辅助作用的语句;第三步就是替换,用优美的完善的词语、句子、段落替换原来不理想的文字。第一步是基础,第二部是深入,第三部是跨越和提升。

把“作文”变成写作,这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写作理念和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教学的低谷,提升教学的质量。鸟儿不会飞是因为翅膀不够强壮,新课标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在教学的山路上飞翔!

猜你喜欢

创造力想象力事物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想象力
单独中的洞见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春天来啦(2则)
知识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