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教师如何做学生心灵的保健医

2011-09-05耿春霞

读写算 2011年3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同学

耿春霞

情况分析

目前高中生存在的问题:1.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提高成绩上理想大学是万全之策。2.升学压力大,课程负担重,上课时间多,作业多,考试多,读书——解题,解题——读书,生活单调,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3.大部分学生面临英才焦虑,信心不足,考前心理紧张,产生疲劳,失眠,导致考试不能正常发挥。4.少数学生不能很有快完成初、高中过渡,对高中快节奏生活不适应。5.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被家长逼到了学校,因此学习重要性不高,少数学生迷恋看武打小说,玩电子游戏机上瘾,经常上网吧,与外校同学书信来往过密。6.一部分同学性格内向,遇事埋在心里不能及时解决。7.独生子女与离异家族子女增多,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精神差。8.学习方法不当造成成绩徘徊不前,心情苦恼。9.与异性同学之间效及同学之间关系处理不当,甚至受不良友伴的影响走入歧途。10.面临文理分科、高考与会考科目的学习与处理,挫折与前进处理不当。11.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意志品质,一旦遇到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就束手无策,产生这样那样的情绪焦虑,甚至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这些问题,仅用德育工作的方法,很难解决,必须辅之于心理输导的手段共同配合、互相渗透,才能顺利解决。

教师的教育艺术水平与学生

一般认为,教师的教育艺术表现在:

1、是否善于因势利导,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循循善诱。教师良好的引导,是提高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好的教师能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气氛中,使这种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意图并加以执行,成为学生自觉地努力目标。

2、是否善于掌握教育分寸,实事求是,做到分析充分、处理得当。实践证明,对学生过分的赞扬,会是学生产生骄傲自满、自高自大的心理,一旦遇到批评就接受不了。相反,过头的批评,会是学生丧失信心,自卑感加强,产生强烈的不满。过分放松,会消磨学生的意志,过分的严厉会养成学生行动上的盲从和故址;过分迁就会形成学生的松懈与放任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过高要求,会使学生望而生畏,高不可攀;过低要求,会对他们失去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应善于掌握教育的分寸,正确处理好各种问题。

3、教师的教育艺术和表现在随机应变和因材施教的能力上。

应该指出,教育艺术决不是“耍小聪明”、“投机取巧”,它反映了教师心理品质,和对学生的熟悉掌握,更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高度爱护和关怀。

做学生心灵的保健医,应采取四步并走的策略。

第一步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有的教师往往以权威者自居,训斥、讽刺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既影响了教育效果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负面影响。致使学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老师也无法把握他们的心理及思想动态。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老师的一个微笑可能会使学生敞开心灵之门;老师几句真诚的话语可能会使学生感激不尽;老师的不断鼓励可能会使一个即将放弃拼搏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老师,应该让学生崇拜而不惧怕;老师应该让学生爱戴而不是讨厌;老师应该做学生的好朋友;老师应该是学生遇到困惑时的倾诉者。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引导和教育的第一步。也只有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才有可能、有机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心理变化等。然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对学生付出一种投资—感情投资。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感受,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尊重学生,营造和谐、民主、自由、宽松的气氛,老师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学生,让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变着学生,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容忽视的情感投资是不可以被任何形式所代替的。

第二步,帮助学生寻找成功,树立信心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渴望成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老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个学习差生可以作到积极参加劳动,那么热爱劳动就是他的闪光点;一个学习较差但却能和同学友好相处的学生,团结同学就是他的闪光点……哪怕是学生偶尔的一次最佳表现,老师也应该及时表扬和肯定,使他们看到希望,找到成功的感觉。学生只有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成功才能树立信心,目标更坚定地一步一步走下去;才能用健康的心理去迎接一次次的挑战。

第三步,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可以用这种方式。例如,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私的心理特点,我让学生们开展讨论,讨论这种行为可能会给自己、给他人、给集体带来的影响,如果照此发展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等。有时我还虚构一些故事让学生分析讨论,效果较好。又如,面对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缺乏恒心、毅力、惰性思想较为严重的现象,开展“你行我也行”活动,还进行学习优秀生的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同学们的心理发展得到正确引导,使他们思想境界也得到升华。

第四步,激励引导,效果更佳

激励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趋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发展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可能由于场合、内容的不同而形式不同。激励是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的最好方式。每个学生都有渴望进步的要求,一个学生在遭受失败时,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如果一个遭受失败的学生得到的是老师严厉的批评、讽刺和嘲笑,那么他就会丧失信心;如果老师给他的是激励的语言、耐心的帮助,那么他就会继续努力,追求成功。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满意的笑容、一个手势的表达对于学生都是一次激励,或是成功的体验。老师要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成功的激励,更应该在学生失败时给他们以激励,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老师几句真心的安慰,或许给学生带来了真心的感激;老师的激励,或许给学生带来十足的信念,改变学生的一生。激励,我们容易做到,却能给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带来一次次机会。

在现代教育观的要求下,教师要做学生的心理医生,要做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意义重大,它还将是我们今后工作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同学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