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2011-09-05林耀

读写算 2011年34期
关键词:碳酸初高中化学

林耀

很多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原本自然科学成绩不错的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觉得化学太难了,难以适应,化学成绩急剧下降;同样,由于教材的改动,课时的变化,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感觉到化学这门学科难教。如何走出困境,怎样使高中化学教学特别是高一化学教学得到有效地开展?这是每位老师都面临的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以上问题的原因:

1.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差距

举个例子:初中自然科学中学生已学习过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但内容相当简单,即“物质得氧氧化,失氧还原”,学生只要观察氧元素的得失即可,有利于理解。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大大扩展丰富,不但要理解氧化还原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要掌握得失电子守恒等等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而且要运用所学知识会配平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会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化学反应能不能发生等等,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初中自然科学中的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初中化学课程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最简单的化学知识、最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仅仅是要求学生“知其然”。而高中化学教育是学习化学科学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学习主题是突出化学学科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科素养,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高中知识内容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化学知识有相当大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2.教与学不协调

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在思维训练上跨度小,并且由于中考化学知识要求简单,在学习上养成“记忆重于理解”这样的习惯。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要求教师把化学方程式罗列出来,然后他们一记了事。因此,就出现一大批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更不用说形成知识体系和培养应有的能力。而高中化学除形象思维外,还要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即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要求高,导致教与学的不协调。

3.学生心理变化引起不适应

笔者在省级重点中学任教,学生在初中时都是各自学校的最强者。刚跨入高中,他们信心十足、学习积极性很高,都有把高中各科目学好的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一旦遭遇挫折,又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就逐步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放弃化学的学习,这给今后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解决措施:

1.了解学生知识水平,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

在高中入学初,可进行一次针对初中知识的摸底考查,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类型,金属活动顺序,元素化合价,酸、碱、盐等知识及其应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熟悉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与个体状况。以此作为教学的原点,开始时起点要低,使学生逐步的适应高中的化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迅速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高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理解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基本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所以,经常出现学生觉得上课听得懂,作业做得对但考试考不好这种情况。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教会学生如何提问、联想、归纳、总结、寻求规律,逐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以及答题的规范性和严密性。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总结梳理来加深理解,使之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3.研究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教学时做到心中有底

高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通读初高中教材,特别是初中教材,熟悉初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解决;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完全解决,没讲透;哪些知识点是初中教学中不曾涉及的,找到必修Ⅰ化学知识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与增长点,做到心中有底。

4.调整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注意和初中教学有效衔接

(1)必修Ⅰ的新课教学中尽量以学生熟悉的知识为切入点

紧扣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注意寻找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启发学生把有关的知识在需要时检索出来加以应用。这样,不仅复习巩固了初中知识,又理解掌握了新知识,还为以后知识的学习指明方法;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能力,创造出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授离子反应时,从学生熟悉的酸碱中和反应或活泼金属和非氧化性酸反应入手提出问题,“为何不同的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中都有水?为何不同的活泼金属和不同的酸反应产物中都有氢气?” “不同的化学反应却得到一个相同的产物,说明必有内在的联系”。这样以学生熟悉的知识为载体,接受离子反应这一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了。

(2)激发学生兴趣优化知识教学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通俗、幽默的语言来讲授,增加趣味性、实用性的内容,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如对抽象的理论性强的内容,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形象地描述,生动地比喻。浅显的语句,甚至手势、表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建立起正确的思维。如在碳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上,学生很难理解为何生成碳酸氢钠,按照初中的学习经验他们就记住,只要考试会就行了。但只要教师换个角度解释一下“碳酸钠中的碳酸根对于氢离子的渴望不亚于碳酸中的碳酸根,两者能力相同,那凭什么碳酸拥有两个氢离子而碳酸钠中的碳酸根却一个也没有呢?因此,必然出现氢离子被平分的局面,即形成碳酸氢根”。如此解释,学生很容易理解,并可以举一反三,掌握弱酸的正盐和弱酸的反应规律,甚至更复杂的可溶性的磷酸盐和磷酸的反应产物也可以搞清楚。

(3)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千万不要低估学生对实验的渴求,一个成功甚至失败的实验均能引起学生对化学无尽的疑问和兴趣,是学生自主的学习化学的原动力之一。

总之,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求知识,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克服各种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碳酸初高中化学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冒泡的可乐
碳酸饮料可以灭火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碳酸饮料是牙齿“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