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后路360°环形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50例疗效观察

2011-09-05王建新薛滨勇

海南医学 2011年20期
关键词:融合术植骨差值

王建新,薛滨勇,苏 艳

(辽河油田中心医院骨外科1、药剂科2,辽宁 盘锦 124010)

腰椎滑脱症是一类多病因同表现脊柱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为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但患者存在较多脊柱不稳、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松脱等术后并发症[1],笔者为探讨更有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段,用腰椎后路360°环形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50例,并与50例常规行PLF的同类疾病患者作疗效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0例均为2005-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腰椎滑脱患者,平均随机分为PLF组和环形融合组,PLF组50例,男34例,女16例,平均(47.3±3.4)岁;按Newman分类,峡部裂滑脱24例,退行性滑脱26例;按Meyerding分度,Ⅰ度10例,Ⅱ度28例,Ⅲ度12例;滑脱部位:L317例,L422例,L511例;其中下腰痛者45例,下肢根性放射性疼痛者42例,间歇性跛行者31例,足趾背伸肌力减弱者17例,踝反射减弱者13例,会阴部麻木者5例。环形融合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平均(48.1±3.6)岁;按Newman分类,峡部裂滑脱26例,退行性滑脱24例;按Meyerding分度,Ⅰ度12例,Ⅱ度25例,Ⅲ度13例;滑脱部位:L315例,L422例,L513例;下腰痛者48例,下肢根性放射性疼痛者40例,间歇性跛行者30例,足趾背伸肌力减弱者18例,踝反射减弱者17例,会阴部麻木者4例。全部病例均经过X线正侧位片、MRI等检查证实Ⅰ~Ⅲ度腰椎滑脱,经3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效,并有不同程度椎管狭窄、椎间隙狭窄。

1.2 治疗方法 环形融合组:患者取俯卧位,做后正中切口。以滑脱节段为中心,充分显露两病变节段棘突、椎板、关节突、横突。先于滑脱椎体及下位椎体各植入两枚椎弓根螺钉备用。再行椎板切除、神经减压,根据实际情况保留关节突、椎板。牵开保护硬脊膜、神经根,显露、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利用撑开器撑开椎间隙和提吊钉使椎体复位,使滑移椎节达到解剖复位,恢复为生理性前凸,应用减压所得骨质或去取髂骨或Cage做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经C型臂X线机证实复位满意,加压牢固。最后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完成了360°环形融合植骨。PLF组:常规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不再赘述。

1.3 术后处理 术后卧硬板床,24~48 h拔除引流管,术后2~3 d双下肢主动、被动功能锻炼,术后2周带腰围下地活动。对患者行康复指导,定期复查X线片。

1.4 效果评价 两组均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常规行X线片检查,检查脊柱后凸角、Cobb's角,并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及Oswestry评分评估客观、主观疗效,行组间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SPSS13.0软件处理,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腰椎滑脱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比较表1显示,PLF组和环形融合组手术前后Cobb's角均明显下降,术后均值均小于10°,手术前后角度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形融合组角度下降幅度大于PLF组。

2.2 两组腰椎滑脱患者治疗前后JOA腰椎评分变化情况 表2显示,PLF组、环形融合组治疗后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膀胱功能及JOA总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以上各项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形融合组JOA评分各项指标恢复优于PLF组。

2.3 两组腰椎滑脱患者术前术后Oswestry评分 表3显示,PLF组、环形融合组手术前后Oswestry评分均明显上升,术后均值均大于80%,手术前后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形融合组术后病人Oswestry评分上升幅度大于PLF组。

表1 两组腰椎滑脱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比较(°,±s)

表1 两组腰椎滑脱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比较(°,±s)

注:PLF组手术前后比较,*1P<0.05;*2环形融合组手术前后比较,△P<0.05;两组手术前后差值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 差值PLF组环形融合组505030.5±4.231.2±4.18.3±3.2*1 3.1±1.2*2 22.2±3.228.1±4.3△

表2 两组腰椎滑脱患者治疗前后JOA腰椎评分变化情况(分,±s)

表2 两组腰椎滑脱患者治疗前后JOA腰椎评分变化情况(分,±s)

注:*1组内配对t检验,t=4.32,t=3.56,t=4.12,t=4.35,均P<0.05,*2组内配对t检验,t=4.11,t=3.12,t=3.98,t=3.21,均P<0.05,*△前后差值组间比较,t=3.21,t=2.98,t=3.24,t=3.12,均P<0.05。

组别 例数PLF组50环形融合组50时间点治疗前治疗后前后差值治疗前治疗后前后差值运动能力20.4±3.328.1±4.37.7±2.1*1 20.5±4.132.2±3.911.7±3.2*2*△感觉能力29.5±4.238.6±5.39.1±3.4*1 28.9±5.143.3±5.514.4±3.7*2*△膀胱功能3.1±1.36.2±2.03.1±1.3*1 3.3±1.48.5±2.24.2±1.4*2*△总分53.0±7.572.9±8.219.9±6.3*1 52.7±7.684.0±8.931.7±6.9*2*△

表3 两组腰椎滑脱患者术前术后Oswestry评分(%,±s)

表3 两组腰椎滑脱患者术前术后Oswestry评分(%,±s)

注:*1PLF组手术前后比较,P<0.05;*2环形融合组手术前后比较,P<0.05;△两组手术前后差值组间比较,P<0.05。

组别PLF组环形融合组差值38.8±3.251.0±4.3△例数5050术前45.5±6.244.2±6.3术后84.3±3.2*195.2±2.4*2

3 讨论

3.1 腰椎后路环形融合术的设计思路 到目前为止,椎骨融合仍是治疗腰椎失稳的主要手段,任何坚强的内固定均需要借助牢固的骨融合以发挥固定效果[2]。骨融合不良易导致假关节、内固定松动、折断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骨融合的重要性为越来越多学者所认同,本研究基于此进行提高融合效率和质量的探讨。PLF是椎板、小关节、横突间的植骨融合,目前在腰椎滑脱的治疗中应用较广,单纯的后外侧融合术,横突比较细小脆弱,横突间距宽,小关节突部分切除或完全切除,后路固定系统占据部分空间,有效植骨床不足,单纯后外侧融合融合质量较差,融合率较低,容易导致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根据腰椎负荷均分原则[3-5],椎体所受负荷大部分在椎体前柱,环形融合术通过椎间植骨、Cage的植入,实现背侧加压和融合,重建了腰椎的正常载荷分布,理论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远期疗效。本研究从以上理论出发,探讨腰椎滑脱的新治疗思路。

3.2 后路环形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评价 理论上,后路360°环形融合术能全方位加固腰椎,防止腰椎再滑脱。概括来说有如下优势:(1)能够同时行椎弓根系统内固定,通过脊柱三柱固定提高稳定性和融合率。(2)避免前路入路可能导致的大血管损伤和脏器损伤。(3)加做PLF既增加植骨面积,又通过融合前柱重建正常的负重力线,同时提高量和质,双重保障融合的成功。(4)可以同时解决椎间盘源性疼痛,减少术后腰痛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影像学检查、客观量表、主观感首等三方面评估后路环形融合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表明,环形融合组术后影像学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术后后凸Cobb's角(°)改善幅度显著优于PLF组(P<0.05),术后Cobb's角均数达5°以下。JOA评分系统在腰椎疾病治疗上应用广泛,充分评估患者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膀胱功能的变化,能较为客观评价腰椎疾病的治疗效果[5]。本研究显示,PLF组、环形融合组治疗后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膀胱功能及JOA总分均较治疗前提高,而环形融合组JOA评分各项指标恢复优于PLF组(P<0.05)。显示环形融合组对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更为有效。Oswestry评分系统由Frirbank等设计,通过简单问卷方式评价患者主观改善的程度,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6]。本研究数据显示,环形融合组术后病人Oswestry评分上升幅度也大于PLF组,显示环形融合术能更好改善患者主观症状,从而更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符合人文要求和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

[1]张忠民,金大地,陈建庭,等.重度腰椎滑脱脊柱序列功能重建[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4):302-306.

[2]李 健,王 胜,杨 波,等.脊柱微创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

[3]宁志杰,贾连顺,王 岩,等.骨科临床新进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

[4]胡文凯,王文军,蔡 斌.椎间融合器B—Twin联合新型脊柱外固定器治疗轻度腰椎滑脱症[J].海南医学,2008,19(11):14-16.

[5]Ruf M,Koch H,Melcher RP,et a1.Anatomic reduction and monosegmental fusion in high-grade developmental spondylosthesis[J].Spine,2006,31:269-274.

[6]陆延仁,袁克俭,张长杰,等.骨科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猜你喜欢

融合术植骨差值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差值法巧求刚体转动惯量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基于区域最大值与平均值差值的动态背光调整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